闫苗苗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太极镇畜牧兽医站,731600)
双腔吸虫病亦称腹腔吸虫病,是由寄生于牛、羊(或其他家畜)肝脏胆管、胆囊的双腔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侵袭病,本病在临床上无特征性症状。
双腔吸虫在甘肃省的分布极为广泛,全省各地的绵羊、山羊均有感染,还有许多地方的黄牛、犏牛和牦牛也有感染,也寄生于马、驴、猪、骆驼、狗、猴、兔、鹿、黄羊等动物,人也有被感染的病例。本虫在有些地区与肝片形吸虫同时存在。
据调查,我省有两种双腔吸虫,即矛形双腔吸虫和东方双腔吸虫。
1.1 矛形双腔吸虫或称矛形复腔吸虫、枝歧腔吸虫。虫体扁平半透明,新鲜标本,内部器官清晰可见,表皮光滑。前端尖细,无明显的肩,后端较钝。体长5~15mm,宽1.5~2.5mm。腹吸盘稍大于口吸盘。有睾丸两个,近圆形,前后斜列于腹吸盘之后。虫体较窄,其最大宽度在虫体中部之后,雄茎囊较长,其后端达腹吸盘中部的水平处。卵黄腺起始于睾丸的后方。虫卵呈椭圆形,暗褐色,卵壳厚,两侧稍不对称。大小为38~45X22~30微米,卵内含毛蚴,包在胚胎中的蚴呈瓜籽形、具三角形神经团、体后半部有两个圆形状颗粒细匀的排泄囊泡。
1.2 东方双腔吸虫,本虫新鲜虫体呈棕色,固定标本略带灰白色,肉眼可见其内部器官。虫体前端尖狭,有明显的头锥和“肩”,外形似肝片吸虫,只是很小。最大宽度在虫体中央之前,体长为6~7mm。口吸盘小于腹吸盘。两个睾丸紧靠腹吸盘后缘,近似长圆形,左右并列,呈不规则外观。雄茎囊较短,其后端一般不达到腹吸盘前缘,卵黄腺起始于睾丸中部的水平处。
双腔吸虫的发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是贝类,在甘肃省主要是条纹蜗牛(Cathaica fasciola); 第二中间宿主是蚂蚁(Formica truneita,F.gagatss)。 成虫在终末宿主的胆囊胆管和内产卵,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然后随粪便排出体外。当含有毛蚴的虫卵被第一中间宿主陆地螺蛳吞食后,毛蚴便在螺蛳肠管内从卵中逸出,移行到肝脏,经过几个发育阶段(约3~5个月)成为尾物。尾蚴在螺蛳呼吸腔内形成胞囊,然后每数十个到数百个胞囊聚集到一起形成粘团。当螺蛳运动时,特别是在久旱逢雨后,经呼吸孔排出体外,粘附于植物或其他物体上。尾蚴在外界环境里抵抗力很低,一般只存活2~3天、至多达20天左右。粘团被第二中间宿主蚂蚁吞食,尾蚴即在蚂蚁体内发育为囊蚴,当动物在采食时将含有囊蚴的蚂蚁一食入而获感染。童虫则由十二指肠经总胆管进入肝脏胆管中,约经8~12周发育为成虫,开始产卵。
我省各县均有矛形双腔吸虫的分布,被感染的动物有绵羊、山羊、黄牛、犏牛、牦牛、猪、骆驼等。全省家畜的感染情况是河西地区低、河东地区高。各种情况表明,双腔吸虫在我省不仅分布广泛,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而且受害家畜种类多。因此,本病的存在对我省畜牧业生产有很大的危害作用。
轻度感染时,症状不显。严重感染时,常见可视粘膜黄染、贫血、消瘦、水肿、消化紊乱及便秘或下痢等症状。在冬春季节,由于气候严寒多变,饲草、伺料缺乏等不良条件的作用,常与其它寄生虫共同危害,往往导致大批牛、羊死亡。
剖检所见,胆管内有大量虫体。由于虫体的机械刺激和毒素作用,可引起胆管卡他性炎症变化、胆管壁增厚,胆管周围结缔组织增生,造成肝硬变。有的肝表面形成斑痕,并引起肝脏肿大,大小输胆管扩张。
5.1 生前诊断:常用反复水洗沉淀法进行粪便检查找出虫卵,即可确诊。
5.2 死后诊断:常采用局部蠕虫学剖检法检查肝脏,从肝实质内找出幼小虫体,或从胆管、胆囊内找出虫体,即可确诊。
6.1 海涛林:羊每公斤体重50~60mg;牛每公斤体重40mg,经口灌服,驱虫效果在95%以上。
6.2 血防846(六氯对二甲苯):羊每公斤体重0.2~0.4g,牛每公斤体重0.3g,经口投服,驱虫效果为82.7~99%。
6.3 噻苯唑:羊每公斤体重200~300mg经口灌服,驱虫效果为98%左右。
6.4 吡喹酮:一次口服,牛羊按1公斤体重50mg用药。
6.5 丙硫苯咪唑:剂量为羊30~40mg/kg体重,牛10~15mg/kg体重,经口投药。
6.6 苏木 20g、贯众 15g、厚朴 15g、槟榔30g、木通18g、泽泻 12g、豆蔻 12g、龙胆草 30g,用法:水煎取汁,牛一次灌服,羊用1/3~1/6量。
6.7 鸦胆子30g、大茶药100g、生姜 60g,用法:水煎取汁,羊一次灌服。
6.8 预防性驱虫:在感染严重的地区应进行计划性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