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丹
(辽源市胸科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研究发现,患者心理状态与护理人员情绪存在明显相关性[1]。但是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由于工作强度大、面临疾病种类多样,多数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同时又要紧急处理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各种突发事件,心理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进而影响护理工作水平。本研究以50名护理人员为例,通过采用专业问卷对其心理压力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整合针对性排解途径,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 共 5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1~45岁,平均(33.6±3.8)岁;工龄2~18年,平均(10.4±4.3)年;文化程度:中专学历19名,大专学历25名,本科学历6名;职称: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12名,护师16名,护士20名。
1.2 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9个因子,采用0~4分等级评分法,其中0分:表示无心理压力;1分:轻度心理压力;2分:中度心理压力;3分:较严重的心理压力;4分:严重心理压力。安排2名人员集中进行50份问卷发放,负责指导护理人员按规定填写及回收。
1.3 统计学处理: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为100.0%。SCL-9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分别为(2.8±0.2)分、(2.7±0.3)分、(2.7±0.4)分、(2.4±0.4)分、(2.7±0.2)分、(2.8±0.3)分、(2.7±0.3)分、(2.3±0.4)分、(2.8±0.4)分,平均评分为(2.6±0.3)分。其压力来源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家庭因素,分别占比28.0%(14/50)、50.0%(25/50)、22.0%(11/50)。
3.1 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产生原因:研究结果显示,50名护理人员SCL-90量表9个因子评分均明显>2分,说明护理人员存在中度心理压力。经循证支持及压力源调查,发现主要包括3个方面: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家庭因素,分别占比28.0%(14/50)、50.0%(25/50)、22.0%(11/50)。
3.1.1 社会因素:护理工作是医疗机构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每天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疾病类型,工作压力大、负担重,难免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究其原因,主要包括:①社会对护理人员工作评价低,部分患者片面认为治疗效果主要与医师诊疗结果相关,护理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仅起着辅助作用。②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认同感低,希望通过自身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以增强护理工作质量[2]。但是由于社会支持力度不足,导致护理工作常常不被认可,且在长期医患矛盾驱使下,医护双方信任感缺失,进而影响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
3.1.2 职业因素:①新型医疗模式背景下,要求护理工作从遵医嘱护理转变为常规护理+心理疏导+人文关怀,但由于医院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导致其长期在高负荷状态下工作,特别是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由于意外事件频发,加重了护理人员身心疲惫的状况。②患者对护理人员期望过高,但是护理人员因工作繁忙,导致没有更多时间学习进行知识更新,影响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综合评价[3-4]。③护理人员长期值夜班,生活不规律、体力透支导致精神疲惫,严重者甚至会失眠、记忆力下降、心悸等。
3.1.3 家庭因素:护理人员多为女性,除了日常工作之外,还需要承担照顾老人、子女等家庭责任,多会存在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另外值夜班,可能会导致护理人员无暇照顾家庭,产生家庭矛盾,最终影响工作效率及质量。
3.2 对策
3.2.1 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定期组织培训,邀请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或者专家进行讲述,内容包括护理新理论、新技术、心理疏导方法等,帮助护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指导护理人员主动调整与患者的相处模式,过程中注意语言得当、态度亲和,使用恰当的沟通技巧,主动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注意事项、日常防护措施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另外加强相关法律知识学习,引导护理人员能够有效解决护患纠纷,降低职业暴露发生风险。
3.2.2 实施“人性化”管理:遵循“强弱结合、新老结合”的原则,合理排班,在患者数量集中时可增加人员,保证护理人员能够正常休息,在工作中保持足够体力、精力。管理人员要不定期与护理人员沟通,及时发现、解决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增强护理人员工作热情。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对于表现良好的护理人员要予以充分肯定和奖励,为其提供更多的深造、晋升机会[5]。
3.2.3 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保持整洁、清爽;结合护理人员的反馈意见对病房物品放置进行合理调整,例如可适当放一些绿植、小摆件等,同时可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定期组织员工业余活动,通过护理人员之间相互交流,能够帮助其缓解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2.4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以“同理心”为基础,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帮助其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对于部分文化程度低、年老患者,护理人员要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流,除了友好接待之外,要主动告知其疾病病因、治疗方案、药物用法用量等知识,以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进而保证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开展工作[6]。
3.2.5 提高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医院管理人员要做好宣传工作,可采用软广告、视频播放等形式进行职业宣传,以促进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认同及理解,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成就感、使命感。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处于中等水平,主要与家庭、社会、职业因素息息相关,临床实践中要加强压力源分析,针对性采取措施进行疏导,以保证护理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