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樫,林雪儿,史佩玉,陈卓婷,谢斯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
养生,也即“治未病”,早在《黄帝内经》成书时期,就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养生法则。养生[1]可分为精神调摄和形体调摄,精神调摄即为调神。神来源于先天之精,为一身之主宰。“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神之盛衰乃形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形神相俱是正常人体所必需的条件。调神又称养神、摄神,指通过调节人的精神活动与情志状态来维持人的心理健康,从而达到形神协调、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
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注重“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有密切关系,强调顺应四时的气候变化规律以适合自然界生、长、化、收、藏规律,从而达到养生调神,防止疾病的发生。另外,还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说明了阴阳为万物的根本,顺应大自然阴阳的变化则不会发病,强调了维持人体自身阴阳平衡在调神养生中的重要性。
茶,起源于神农氏尝百草,兴盛于唐宋,延续于明清至今。不同地域茶品不尽相同,但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却具有一致性。中国茶文化,以茶为载体,围绕茶艺、茶礼、茶道、茶精神而展开,其核心为茶道[2]。茶道,即通过茶事活动所悟之道,最早见于唐代著名诗僧皎然所作《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知此。”皎然把品茶过程归纳为三个层次,“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3]这“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便是品茶最高层次。茶道体现在茶、水、器、境、人方方面面,体现于茶艺方面的茶多酚及其衍生物与水相融所展现出的香、味、韵等令人愉悦的感官体验;茶品与茶器方面的合理搭配所彰显出的茶汤最佳状态;饮茶环境方面与茶人之间的默契协调,克服功利思想,所保持的健康安宁的品茶心境。饮茶讲究茶境,茶人在饮茶过程中忘乎自我,陶冶情操,培养道德精神,置身于天地间,这便是茶文化所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林清玄的“茶即人在草木之间”与之相契合。品茶境界即“和”的境界,就是在茶事活动过程中,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寻求对茶道精神一致性的认识,追求茶事活动各要素阴阳两面的巧妙平衡,从而保持茶、水、器、境、人之间及整体过程的和谐统一,在目标求同的道路上协调人际关系,促进形成“和”的动态[4]。
中医的整体观从根本而言来源于天人相应学说,在中医文化中,辨证论治都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这样顺应时间节律来治疗疾病即表现了中医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特色之处。而无独有偶,在茶文化中,饮用茶所用的茶具,茶杯为人,茶托为底,杯盖为天。品茶之时三者一起端起来,可见茶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其基础就是天人相应[5]。而在我们对茶的制作上,也有对其的种植、采摘时间、方位等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也是源自于天人相应的理念。而中医文化中的阴阳平衡学说也在茶文化中有着很大的表现,如茶本身喜阴,但经过高温加工后的茶即隐隐向着阳的方向转变,使得茶成品变得温和(阴阳平衡)的性质[6]。并且在茶的生长制作过程中,也巧妙的体现出了中医文化中五行的相生相克,如茶本为木、生于地则为土、采摘取其芯则为火、炒作时用铁器则接触于金、饮用则为水,故此茶中阴阳得以平衡。由此观之,不可不说茶文化与中医文化有着共通性。
古有神农尝百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说明了茶与中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最初甚至是作为药物来使用的。而在《本草拾遗》中也有提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几乎神化了茶其的药用价值。而现代临床上的各种临床实验检测出茶内含有的植物色素、碱类物质等等也证实了茶的药用价值。而在后世中,饮茶则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生活习惯,将药转换为艺。茶艺,在体会艺术的同时也在养身。在各类书籍中,茶与中医均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在《新修本草》中讲:“茗,苦茶,味甘苦,微寒,主痔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春采之。”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有云:“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阅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7]这些书籍,均证实了其药用价值,也足以证明茶文化与中医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故在历史上下几千年中,茶从最初发展到现在,其药用效果已经被很多文献资料所证实,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会发现茶文化与中医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潮汕功夫茶,也有一说为工夫茶,并非为一茶叶品种,而是潮汕茶文化的别称。潮汕茶文化,不仅表现在茶叶品种上,也体现在冲泡、品茗的过程中,同时也蕴含着独特的中医文化。之所以称为功夫茶,是因为“功夫”在潮汕文化中有做事周到,极为讲究之意,功夫茶特指茶叶冲泡品茗方式极为讲究,操作时需要一定的功夫[8]。
最早记载以茶为方的是三国张揖所著的《广雅》“荆巴间采茶作饼成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赤,…其饮醒酒”。茶,自古以来已被历代医家实践为治病养生的良药。陈藏器《本草拾遗》认为茶叶“上通天境,下资人伦,诸药为百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潮汕功夫茶起源于宋代,成熟于明清,发展至今仍在潮汕地区盛行。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潮汕功夫茶特用产于潮州凤凰山的凤凰单丛茶,属半发酵的乌龙茶,其特点为酽、苦、香,有抗湿、消暑、暖胃、利水等多种功效。现代研究表明,乌龙茶富含茶多酚、生物碱、氨基酸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有抗氧化、防治心血管疾病、抗糖尿病等功效[9]。
潮汕人很少说喝茶,通常称吃茶或者品茗,从喝茶向品茗的转变,预示着茶文化意境的转变。喝茶与品茗,由解渴到用心感受,这种转变将茶文化的物质属性进阶到精神属性[10]。
《淮南子·汜论训》“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但究其核心也是“和”,阴阳调和协调平衡,人体才能安康。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中医所追求的不仅是身体的安康,还是形而上学的调和。治病养生重在调神,历代养生家均认为调养精神安和是养生寿老的根本,治未病的良药,《淮南子》“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性之末也”。若只靠汤药饮食来调养身体,不懂得养神的重要性,是难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素问·上古大真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恰恰说明了这点。
酒有酒品,茶有茶道。潮汕工夫茶有“和、敬、精、洁、思”的文化精神[10]。其中和为核心思想,既指茶事活动追求和谐的目的,也指安然自在的心态。无论是目的还是心态,与中医调神养生调和的想法异曲同工。潮汕人冲泡功夫茶时惯用小炭炉、茶瓯、茶碗、茶盅,煮茶要这一整套才觉得知味。冲泡程序大致是烫杯热罐,刮沫淋盖,高冲低洒,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每一步都有讲究,即使随着时代更迭有些步骤早被删减,但这些却是万万不能去掉的。烫杯热罐先用开水,再用第一泡茶水烫杯,即“温杯”,转动杯身如飞轮旋转处处着意,烫杯热罐为的是清洁卫生,使茶的气韵彻里彻外,一起品茗虽是亲切但也不能失了一定的度,洗去病气,留下的才是浓情,流畅般的手法让品茗者对这杯茶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放心。刮沫淋盖也是如此。冲茶要像书法张弛有度、一气呵成。高冲时茶盅和茶碗的距离较大,热力直透罐底,使茶沫上扬,不单让茶味更香也有一定的美感;关公巡城,茶盅循环来回斟茶,似巡城一般,目的是为使杯中茶汤浓淡一致,且低斟是不使香气过多散失;韩信点兵,巡城至茶汤将尽时,将盅中所余斟于每一杯中,调和均匀,因而戏称韩信点兵。
潮汕功夫茶追求的不仅是解渴,还有内心的安静祥和。不像北方饮茶那么豪迈,小盅品茶不仅量少,要分次品尝,观色闻香品味,切不可“一口闷”。喝一小盅茶就要如此繁琐,内心不平静是不行的。因此,品茶的过程也是在追求内心平静祥和,回归本真的过程。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的儿茶素、茶氨酸、黄酮醇等活性成分。这些具有清除自由基、消炎、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诸多药理作用,对人体可以产生极大的益处[12]。
儿茶素广泛存在于绿茶、红茶、乌龙茶等众多茶叶之中,有显著的抑菌效果,可损伤细菌细胞,具有较好的促进氧化作用[13]。M Grzesik等通过体外试验发现儿茶素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很强的抗氧化机制,是理想的抗氧化剂,可作为抗氧化治疗中的候选物[14]。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儿茶素可降低葡萄糖毒性和肾脏损伤,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保护和预防作用,同时,儿茶素的摄入可以增加肥胖患者餐后发热量和脂肪氧化,有助于降低体重,从而抑制肥胖[14]。
茶氨酸为茶叶中的特有成分,是茶叶中含量最高的游离氨基酸。茶氨酸能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降低急性运动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抑制,缓解运动疲劳的出现[17]。茶氨酸对药物代谢也可以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促进抗肿瘤药物的抗肿瘤作用,降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17]。L-茶氨酸还具有降压的作用,能降低由心理压力增大而引起的高血压人群血压升高[19]。
茶叶中含有的黄酮醇类物质主要是山柰酚和槲皮素。山奈酚,又称山奈酚-3、山奈素、山奈黄酮醇、百蕊草素III,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防治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骨质疏松,以及保护神经、肝脏和心肌,抑制蛋白激酶等作用[19]。槲皮素则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癌、减轻肺脏炎症、保护神经等功能[21]。茶叶中含有的山奈酚与槲皮素等黄酮醇类物质协同发挥着茶叶的药理作用。
通过冲泡、品茗等一系列茶事活动,人们从中参悟潮汕功夫茶的“和、敬、精、洁、思”,进而调摄精神、颐养天年。随着中医调神养生理论与潮汕茶文化的不断共融,茶叶的药理研究也不断完善,但不同品种的茶叶药理特性还有待进一步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