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2019-01-06 16:52吴少天李亮平徐立然
中医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疫毒阴虚脏腑

吴少天,邱 荃,李亮平,徐立然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艾滋病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为HIV病毒直接攻击机体免疫系统,大量破坏CD4+T淋巴细胞,造成免疫功能逐渐丧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甚至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种,即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5年,我国艾滋病的患者人数已超过200万,并且艾滋病病毒的感染人数仍在增加,处于明显升高的趋势,但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2]。近年来,中医治疗艾滋病表现出显著的优越性,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因此,本文就艾滋病中病因病机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1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是中医学正确认知疾病的基础,也是辨证论治的重要内容,包括两部分,即病因和病机。

1.1 病 因

病因是能够破坏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又称病邪。中医学对病因的认识过程称为辨证求因,即以各种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来推求病因,从而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金匮要略》指出:“千般灾难、不越三条。”将病因按其传变概括为3个途径。《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中对病因的释义更为明确,在前人病因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因学说”,即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其中外因指六淫,内因指七情,不内外因包括金刃外伤、饮食、劳累[3]。

1.2 病 机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制,包括两方面,即邪正盛衰和阴阳失调。通常运用阴阳五行、经络、气血津液、藏象、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制及其基本规律。有研究[4]显示:疾病的发生与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有一定的关系,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同时说明任何疾病的发生均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正邪相争的结果,在正邪相争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正、邪之间的力量对比和消长盛衰变化,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2 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

历来医家认为机体得病不外乎正虚邪实,疾病的发生发展亦取决于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等因素。阴阳平衡则机体无病,阴阳失调则机体得病。邪为各类致病因素,因邪伤正,正邪交争造成邪正盛衰变化。因此,艾滋病的发生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导致[5]。

2.1 毒邪学说

据相关文献资料指出,关于毒的认识中医学中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提出:“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素问·刺法论篇》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上均表明了毒邪的概念,即毒邪是一种能够引起五疫的邪气。因此,西医学者均承认毒的致病性是一种邪气聚集的致病物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毒邪是可能导致艾滋病的直接因素,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认为毒邪是艾滋病发展演变规律的物质基础。因此,从中医角度认识艾滋病的病因病机,可以从艾毒、疫毒、秽毒3个方面进行概括[6]。

2.1.1 艾 毒

谢世平等[7]研究指出:艾毒并不是将西医的艾滋病病毒缩写而来的,而是在辨证求医的基础上结合中医传统研究方法和临床实际提出的,艾毒之艾取自艾滋病病名,艾毒之毒包括疫之为毒、邪之为毒、邪结化毒、致病特点与毒邪相符等内涵。张雪等[8]通过检索大量文献资料和调查分析后指出,艾滋病的基本病因是艾毒,其基本病机是艾毒伤元。张淼等[9]经过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回顾分析,提出“艾毒伤元”假说,规范了艾滋病的基本病机,即艾毒进入机体后主要攻击元气,正邪相争,逐渐消耗,最终导致元气耗竭,这对艾滋病中医的辨证施治具有指导性作用。

2.1.2 疫 毒

李建成[10]研究认为:艾滋病具有病情复杂、病程长、传染性强、诊治困难、死亡率高等特点,与《素问·刺法论篇》中的“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相符合。王义国等[11]研究指出:疫毒是艾滋病的病因,病机是“疫毒侵袭,正邪相争”,从艾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看,其本质是正邪相争的过程中疫毒侵入机体,正气与疫毒相持,疫毒深伏、遇因而发,病情迁延造成气血消耗、脏腑损伤,导致预后较差。

2.1.3 秽 毒

徐立然等[12]通过对艾滋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艾滋病是由于不内外因所致的一种疾病,其病毒性质属于湿浊秽毒,也称之为浊毒。同时该研究指出艾滋病的基本病机是邪正盛衰和阴阳失调。邢玉瑞[13]研究认为: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一些高危行为,如共用注射器或针头、不洁性交、吸毒等,具有秽浊之特性,故艾滋病的病因是秽毒,基本病机是浊毒伤元。

2.2 伏邪学说

HIV感染后要经过较长的潜伏期才能发展为艾滋病,潜伏时间长短不一。王玉贤等[14]研究发现:中医学对于艾滋病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根据其分期特点,即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将艾滋病归属为中医学“伏气温病”范畴。同时提出运用伏疫的观点作为认识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是“疠、郁、瘀、虚”的演变,其过程为疠气入血而伏于营血,疠气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外邪入侵致疠气外发。许前磊等[15]研究也指出,中医伏邪理论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相关论述,历代医家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伏邪理论,为从伏邪论治艾滋病提供了理论指导。艾滋病病毒具有湿毒之性的致病之邪,符合中医学“湿毒淫邪,伏气伤元”的理论。艾滋病毒邪潜伏于机体,元气不断耗伤,造成体内脏腑气血阴阳进行性损伤,导致瘀血、痰饮等各种病理性产物的形成,最终使脏腑衰竭而死亡。

2.3 湿温学说

张海燕等[16]570报告显示:湿温是因受到湿热之邪而引起的疾病,湿热之邪为阴阳合邪,湿热相合,蕴结体内,脏腑经络运行受阻,迁延不愈。研究以湿热角度为出发点,对艾滋病进行辨证论治,发现艾滋病病程长、病情复杂的特性符合温病学中的湿温理论,艾滋病的病程进展过程也符合湿邪为患的特点[16]639。因此,总结上述研究文献资料,发现艾滋病是由一种湿热性质的疫疠之气导致的病邪,其病邪特点和临床表现均符合湿温学说。

2.4 正虚学说

2.4.1 脾、气虚

陈莉华等[17]研究中,将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多年来形成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归纳为脾本虚证,无实证,胃多实证;脾虚是气虚,甚者阳虚,脾无阴虚而胃有阴虚。同时指出,艾滋病与脾虚具有密切的关系,约有一半的艾滋病患者存在脾虚证或气虚证,故艾滋病应从脾、气虚进行辨证论治。李建智等[18]研究认为,机体受到艾滋病疫毒侵袭后,首先受到破坏、损伤的部位是脾脏。这样一来,一方面造成气血生化无源,五脏气血阴阳惧损;另一方面湿邪内生,且卫气不固,易遭到外邪侵袭,诸邪夹杂而发病,表明脾虚是艾滋病的重要病机之一。王莉等[19]通过对243例注射吸毒者艾滋病进行观察,以探讨艾滋病证候特点及其演变规律,指出艾滋病的病位主要在脾脏,以虚为主、虚实夹杂为特点,演变呈现“气郁、气虚→气阴虚损→脏腑阴阳亏虚”的过程。

2.4.2 阴虚假说

吴志洪等[20]研究认为,阴虚与艾滋病的发生有关,机体感染HIV后,病程迁延,容易伤津、耗气,造成阴虚;同时阴虚者极易发生感染,气血损耗增加,导致阴虚程度加重,形成恶性循环。该研究中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发现阴虚与CD4+T淋巴细胞的下降存在一定的关系。由此说明,阴虚是艾滋病发生的根本病机。

2.4.3 肾精亏虚

肾精是指所藏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总称,其中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为先天之本。马晨铭等[21]研究指出,肾精能调节脏腑之精,供其活动需要;能生髓、养骨、补脑,并参与血液的生成,提高机体的抗体能力。肾精不足,百邪入侵,五脏易衰。同时指出《杂病源流犀烛》中所言:“虚者,气血之虚;损者,脏腑之损。”依据艾滋病临床主要表现得出以下结论,艾滋病是由于恣情纵欲,致肾精亏耗;或吸毒成瘾,致气血损伤、阴阳失衡;或先天不足,禀赋虚弱等,均使正气不足,即正虚则邪毒通过精窍、皮肤入侵,伏于血络,内伏于营分而成为本病发病之源。

2.5 其他学说

2.5.1 肝失疏泄

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是保证机体气血调和的首要条件,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形体官窍等生理活动才能稳定有序的进行。邱荃等[22-23]认为:当机体感染HIV,肝主疏泄的功能将受到影响,肝失疏泄会导致气血津液运行输布的障碍,产生痰饮和瘀血,痰饮和瘀血是艾滋病发展的中心环节,也是艾滋病恶化的关键节点;导致脾胃气机升降的失常,会导致HIV感染者出现消化不良、肠鸣、腹泻等症状;导致肾失封藏,肝肾亏虚使得元气虚损,精气散失,会加速艾滋病病程的进展;导致HIV感染者出现肝气郁结,引发包括抑郁、焦虑、恐惧、悲伤、愤怒等情志方面的失调,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药物治疗效果,导致胆汁分泌的异常,进而影响肝脏排毒的功能。尤其使用HARRT疗法治疗艾滋病时产生的药物毒副作用,因无法代谢而堆积在肝脏,进而对机体引起一系列的损害。

2.5.2 肺失宣降

当感染HIV后,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其首发为肺部感染,占机会性感染的50%以上,是艾滋病死亡的首要原因[24-25]。艾滋病肺部感染的主要症状为咳嗽、气喘、咯痰,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的表现。宋夕元等[26]认为:HIV侵犯机体会导致脾胃枢机不利、卫外功能失固、肾水难以归元,故而产生痰饮。肺为贮痰之器,痰饮的产生阻碍了肺气的宣降,故而引发艾滋病肺部感染。杨超华等[27]认为艾滋病的基本病机是气虚和疫毒,气虚导致痰饮,疫毒发生血瘀,痰饮和血瘀相兼、互结、交杂则为“痰胶血瘀”,痰瘀贮于肺中日久而影响肺气的宣发和肃降,由此导致艾滋病肺部感染。邱荃等[28]认为HIV伤脾会导致“胃气”不足,在五行属母病及子,肺主宣降而行水,肺失宣降而停痰留饮,会导致咳、喘、痰的产生。

2.5.3 心身失调

目前,社会对艾滋病的普遍不理解,再加之疾病的传染途径较为隐秘,且全世界范围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HIV感染者大多承受着严重的心理压力,心身失调可导致艾滋病的病机发生变化。詹振吉等[29]认为:HIV感染者所受的情志刺激会影响脏腑气机的功能,如《景岳全书》曰:“怒伤于肝者,其脉促而气上冲;惊伤于胆者,其气乱而脉动掣;过于喜者伤心,故脉散而气缓;过于思者伤于脾,故脉短而气结;忧伤于肺兮,脉必涩而气沉;怒伤于肾兮,脉当沉而气怯;若脉促而人气消,因悲伤而系掣。”七情内伤,首伤气机,气乱神败,进而脏腑失调,则病难愈,故治疗艾滋病的同时当条畅情志。邱荃等[30]认为:如果能在心理方面给HIV感染者带来帮助,不仅能使HIV感染者树立治疗艾滋病的信心,更能对艾滋病常规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小 结

关于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可以总结为4点:①艾滋病发生的外因包括毒邪和湿热,其中毒邪指艾毒、疫毒、秽毒;②艾滋病发生的内因是正气不足,即正虚(脾虚、气虚、阴虚和肾虚);③艾滋病的主要特性为伏邪,正邪相争是艾滋病的根本病机;④肝主疏泄的失常、肺宣发肃降失司、心身失调可导致艾滋病的病机发生变化。中医在治疗艾滋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应继续遵循中医的治病求本的思想,才能推动艾滋病治疗的进展。

猜你喜欢
疫毒阴虚脏腑
阴虚体质的人炎夏要会调理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惊闻疫毒(新韵)
从“寒湿疫毒”辨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两手
2型糖尿病阴虚体质者的中医症状临床研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脏腑疏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