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静懿 郑少莲 梁丽墉
2 型糖尿病在老年群体中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 老年人的身体免疫功能下降, 细胞功能也大幅变化[1]。尤其是胰岛细胞, 胰高血糖素内分泌激素, 属于蛋白质类激素, 由胰岛细胞分泌, 其与胰岛素一起发挥作用来调节血糖的水平。当血糖(葡萄糖)浓度低时, 胰高血糖素刺激肝脏将储存的糖原转化为葡萄糖, 并立即释放到血流中, 以此来升高血糖的浓度。胰岛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还可以增加肝脏中蛋白质生成葡萄糖的速率。2 型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含量影响的疾病, 一旦胰岛素相对不足或无法正常供应, 这种内分泌疾病就会被引发。这种状况下, 对于血糖, 患者都会选用降血糖的药物来进行调控[2]。只是, 这种药物的长期使用会加剧患者其他功能的不健全, 如胰腺功能。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2 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效果十分显著, 本院在2017 年 8 月~2018 年7 月针对这一课题进行临床试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7 年8 月~2018 年7 月收治的20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100 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60 例, 女40 例;年龄37~69 岁, 平均年龄(45.6±8.1)岁。研究组患者中, 男50 例, 女50 例;年龄36~69 岁, 平均年龄(46.3± 8.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对 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为7%~10%;③患者不存在精神性疾病, 可配合研究治疗;④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治疗。排除标准[3,4]:①患者具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或者恶性肿瘤等;②患者处于哺乳期或者妊娠期; ③患者具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④患者的肝肾、心脏等器官存在功能异常;⑤患者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⑥对于治疗药物具有禁忌证。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给予二甲双胍片口服, 0.5 g/次, 3 次/d, 要保证能够控制空腹血糖在7.0 mmol/L 左右, 且餐后2 h 血糖<10.0 mmol/L。在患者的治疗前后, 需要采用血糖检测仪进行检测。对于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情况进行观察和监测, 需要按照患者具体的病情, 保证对使用胰岛素的剂量进行重要而且适当的调整。1 个疗程为2 周。
1.3 观察指标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 型号7180)测量两组患者治疗2 周后血糖水平,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合格例数, 比较合格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2 周后, 研究组患者中空腹血糖合格60 例, 空腹血糖合格率为60.0%;治疗2 周后, 对照组患者中空腹血糖合格30 例, 空腹血糖合格率为30.0%;治疗2 周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 研究组患者中餐后2 h 血糖合格83例, 餐后2 h 血糖合格率为83.0%;治疗2 周后, 对照组患者中餐后2 h 血糖合格50 例, 餐后2 h 血糖合格率为50.0%;治疗2 周后研究组患者餐后2 h 血糖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前, 2 型糖尿病可以说是一大问题, 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以一种极快的增长速度而引起人们的注意, 从临床治疗的方面来讲, 2 型糖尿病是一种疑难杂症, 当下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彻底治愈2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的基本特征就是高血糖。高血糖的起因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导致的胰岛素的生物作用受损, 也是直接引起这种症状的重要原因。因 2 型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 会导致各种组织功能障碍。一些学者普遍认为2 型糖尿病的发病, 与环境、饮食、情绪变化等多种因素都有关系[5]。胰岛素是一种由胰岛β 细胞受外源或内源性物质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 通常, 机体内血糖的稳定与调节都是由胰岛素来完成的[6]。人体内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就是胰岛素。胰岛素也是人体内唯一一种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并且能够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7]。而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不仅可以增强疗效, 最主要的是可以避免胰岛素给患者机体带来的损伤。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 型糖尿病, 特别是肥胖的2 型糖尿病患者首选二甲双胍片, 本品与胰岛素合用, 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防止低血糖发生[8]。该药物能够增加细胞膜上的葡萄糖的转运量, 以达到降低磷酸化的目的。胰岛素对于二甲双胍的辅助能够有效增加降糖效果, 这样有利于对患者的血糖水平的控制。从根本来讲,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进行2 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 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这种方法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 在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的情况下, 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使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维持在较好水平, 效果较为理想, 是适宜大力推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