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长兴 李颖 刘志勇
(1,河北省丰南区农业农村局 063300;2,河北省唐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063000)
近几年,我国养殖行业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乳制品领域的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乳制品质量安全却出现了问题,各个行业也逐渐提高了对乳制品的重视程度,加强对乳制品的关注。奶牛养殖户乳制品作为乳制品业微观运行的基本市场主体,而乳制品业市场化具体制度安排的关键因素是奶牛养殖户的质量安全行为特点,所以,需要加强对奶牛养殖户质量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在进行奶牛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质量安全行为主要指的是在此过程中各种质量安全情况所产生的生产行为。客观角度来讲,此行为属于生产者的供给行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乳品产业特点、奶牛养殖特点等多种复杂因素都会对奶牛养殖户的质量安全行为产生极为不利影响。
根据相关调研研究分析表明,奶牛养殖户的性别同奶牛饲养质量安全行为具有密切的关联。而出现此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农村妇女同男性对养殖科技含量、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所导致的。与此同时,奶牛养殖户的年龄同奶牛饲养质量安全行为也有一定影响。通常情况下,年龄越长奶牛养殖户的知识及经验越多,但当年龄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会发生一定转变,自身体力及精力会有所下降。因此,奶牛养殖户的年龄过小或偏大都会对奶牛养殖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1]。另外,奶牛养殖户的受教育程度也能影响奶牛饲养员的质量安全行为。一般而言,奶牛养殖户自身的文化程度越高,那么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和能力也就相对越高,那么在理解和把握奶牛养殖技术时也就越好,进而为提升奶牛养殖的质量安全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客观角度来讲,奶牛养殖户的养殖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直观反映出此家庭养殖专业化程度。在家庭总收入中,养殖收入所占比例越高,养殖户的专业文化程度越高,而且还能体现出奶牛养殖户的质量安全意识越高。在同种类型的饲养模式下,饲养规模越大养殖机械化、标准化程度越高,所生产的牛奶质量也就越高[2]。与此同时,养殖时间也能反映出养殖户的经验高低。因为奶牛养殖所具备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需要养殖户具备较高的养殖经验和技能水平等能力。随着养殖时间的不断增长,奶牛养殖经验也会随之有所增加。
一般而言,奶牛养殖具有较高技术性,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促进奶牛养殖户自身的养殖知识和技能水平得到良好提升,从而推动奶牛养殖行业更加稳定持续的发展[3]。在开展质量安全培训过程中包含多方面内容,如食品营养培训、食品质量培训、食品卫生等相关知识内容的培训,奶牛养殖户在此过程中是否能接收到相应知识同奶牛养殖户质量安全行为具有积极影响。
由于奶牛养殖户相对分散,奶牛养殖户缺乏一定的竞争优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缺乏一定的重视。所以,为了能有效提高奶牛养殖行业的稳定发展,提高乳制品的质量与安全,需要注重推动奶农合作社的发展进步,效提升奶牛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奶业逐渐趋于产业化方向,为提高奶牛养殖户质量安全行为奠定良好基础。客观角度来看,养殖奶牛家庭的总收入同奶牛养殖户的消毒安全行为具有密切关联,能间接对挤奶安全行产生一定影响。基于此,就需要加强推动奶牛养殖规模化的发展,由传统的分散饲养目标转变为集中饲养目标,最终为提高奶牛养殖户的质量安全行为奠定基础,推动我国奶牛养殖行业更加稳定持续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