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药学著作《古方药议》学术特色探析*

2019-01-05 22:2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
中医文献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干姜张仲景方药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

《古方药议》全书五卷,成书于日本文久元年(1861年),作者是明治初期著名汉方临床医学家浅田宗伯。宗伯崇尚古方(即张仲景之方),兼用后世方,处方用药讲究配伍活用。他将《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之方互参印证,比类归纳,阐述其中百余种药物的主治病证,最终阐明药物的功能主效和加减运用,使此书成为研究张仲景处方用药规律、临床实用的药学专著。

体例独特,先辨药,后审疗

浅田宗伯曾直接向江户时代后期汉医学家多纪元坚学习,在学术上也继承了多纪氏的思想精髓,故从编次特点来看,《古方药议》的编写体例与多纪元胤《药雅》一书相仿,且内容不逊于后者。森立之在“古方药议序”中评价此书“向者刘柳沜先生有《药雅》之著,其论核,其辨精,久已为世所推,而此书体例一仿之,而亦具极其精核,则学者以此为舟楫,其直上长沙之津涯也不难矣”[1]17- 18。

《古方药议》采录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百余味药,释其品物,辨其药性,与诸方所配合以议其功用,以免临床误用。全书分为五卷,其中:卷一载药14味,卷二载药16味,卷三载药25味,卷四载药33味,卷五载药38味,以上共收录《伤寒论》、《金匮要略》使用药物126味,另有附药10余种。卷一至卷四所载88药均源自《伤寒论》,仅比《伤寒论》实际使用药少数味;卷五所载38味,选录自《金匮要略》。

首先,就药物排列次序而言,历代本草或依据《神农本草经》上、中、下三品列药,或按照金、石、草、木、鸟、兽等,以类聚相别。浅田宗伯尊张仲景方为“古方”,《古方药议》为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用药之书,对药物的排列也依从相关医方在仲景书中出现的先后次序,以利于临床应用,且便于在药物加减时检索。

其次,对药物的阐述,除个别外,基本分为“释品”、“释性”两项。“释品”包含药物的物、土、宜、形、色五个方面,书中参照、对比中国本草诸书的记载、中日两国出产的药物,从药名、产地、形状、色泽、气味等方面,辨别药物的优劣和实际药用有效之品种。如卷一桂枝条载:“按《本草》有牡桂、箘桂,原是一物。盖牡桂即干皮,所谓肉桂;箘桂即枝皮,所谓桂枝,但以枝干异名耳。”[1]25此条即从名称方面辨别药物。又云:“古西舶所来货,俗呼东京肉桂及交趾肉桂者,殆为绝品;又有蛮舶载来者,其皮厚色黄,脉理横斜,疑是根皮也。邦产亦是根皮,故称根皮桂。土产萨州者稍佳,足以补阙。其他诸州生者,并少辛辣,仅供香食耳,不堪入药。”[1]26从产地方面辨别药物的优劣。此外,尚结合诸家本草之说,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凡用桂枝,不拘大小,取味辛甘而香气烈者为佳;味不辛甘,或涩而淡薄者,并不堪用。”[1]25

“释性”先列药物的气、味、主、能,其后以“议曰”的形式,参考历代诸家论述,配合《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具体的医方,论述药物的功用,且仅论其证与方,而不释其病解、方意。“议”是作者编撰本书的目的所在,也是此书的重点内容。全书先列药性及主治,再以“议曰”引出作者的独得之见,结合张仲景的方药组成及药味加减,阐释药品的性味、功能,将方与药相结合,体现了方中有药,药中有方的特色。

如卷一桂枝条,宗伯述其性味及功效为“味辛温,利关节,温经脉,止烦出汗,通目闭,泄奔豚,为诸药先聘通使”。议曰:“桂枝味辛温,能上行而发泄,透达气血,故发解肌表之邪气也。《论》曰桂枝本为解肌,可以征焉。夫桂枝虽能发解肌表,非芍药、甘草戮之力,以和谐表里,则不能祛其邪气,于是三物相依戮力,又加生姜、大枣,为入于口、受于胃之宜,而尤恐其力之难达,更歠热稀粥以助之,而后翕然奏效矣。此为桂枝之一功用。”[1]26- 27此处论述了桂枝发表解肌的主要功能。亦言:“桂枝又能宣达气血,为诸药向导,是以上抵头项,下及四肢,内散上冲之气,外治身体之疼痛。故桂枝汤,下后用以散冲逆,霍乱后用以消息其外,胎前用以安胎也。”[1]27此处则论述了桂枝宣通气血、散冲逆、调理内外、安胎等其他功能。

其后,宗伯又结合具体症状,阐释了仲景桂枝加桂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甘草汤、桂枝枳实生姜汤、苓桂甘枣汤、苓桂味甘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附子汤等方对桂枝的加减应用方意,以及桂枝汤与他方组成合方所产生的效用变化,进一步通过仲景方对桂枝的加减,总结其效用言:“其他《金匮》论虚损十方而用桂枝者七方,其意不止温补,要在宣通与向导,可见桂枝者众药之长,善散善通,善温善托,表里上下,莫所不达焉。”[1]29最后指出仲景制方的灵活性,云:“是所以张仲景桂枝汤为《伤寒论》首方,而去加增损,方剂之制,必造端于兹,而论中诸方多出于其变局也。学者能领会此旨,则于桂枝之效用,思过半矣。”[1]29

以上内容体现了宗伯在“古方药议凡例”中提出的学术观点,即:“本草之学,先认草木虫石之形质而辨其物品,别寒热温凉之气性而审其主疗,是为专务,盖其旨在用古之方,能不失古人之意。”[1]19

以方论药,释药性,议主治

《古方药议》中的“古方”,指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之方,两书所用之药有二百余种。此书采录其中126味予以阐述,辨明张仲景的用药法度。此书最显著的特点是以方论药,将药物放到具体的方中,以探寻其功能,处处体现出方中有药,药中有方的思想。宗伯在此书凡例中言:“《本草》第言治某病而不明其所以主治,医方第云用某药而不明其所以当用,是以古今释方意者,率皆征之《本草》,就物物论之性味,牵强为说。殊不知药之性味,虽一定不易,方之运用,变化始无定也。故有以相辅而用者,有以相制而用者,有以相反相激而用者,亦犹五味相调为和,五色相糅为文,故当论其方,而不论其药也。”[1]20森立之“古方药议序”评价曰:“则在今日学者,可据以考古人用药之意者,盖唯有此书。”[1]18

如卷一对甘草药性功用的论述,其中针对甘草附子汤主治的短气、栀子甘草豉汤主治的少气、甘麦大枣汤主治的脏躁,所用为甘草的和缓之性;四逆汤、调胃承气汤二方所用为其缓之性,而非和之性,故甘草唯与生姜、大枣配伍,则有调和之意。桂枝汤、葛根汤、麻黄汤、大小青龙汤、黄连汤、苓桂甘枣汤、苓桂五味甘枣汤、建中汤、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乌头汤等方的配伍,“皆刚柔相济,以立安内攘外之功,又以消除众毒,不致偏害”[1]35- 36。

卷一干姜功能的议说:“今推之于仲师诸方,如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四逆汤、茯苓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理中丸、人参汤、桂枝人参汤、桃花汤、栀子干姜汤、乌梅丸、九痛丸、大建中汤、附子粳米汤、柏叶汤等,则皆温其里寒者也;如半夏干姜散、干姜人参半夏丸、苓桂术甘汤、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苓甘姜味辛汤、半夏生姜甘草之泻心汤、黄连汤、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六物黄芩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则皆散其水饮者也。可见,干姜之为用,虽寒热异方,其温中散饮则一也。”[1]44- 45

再如卷一大黄条文对其应用的论述,凡是应用大黄,“痞必开,闭必通,结必散,痛必和,硬也,濡也,实也,满也,莫远而不逮焉,莫通而不到焉。如大陷胸汤、大小承气汤……柴胡龙骨牡蛎汤等则用之于热也;如桂枝加大黄汤、大黄附子汤、备急圆等,则用之于寒者也;如苓甘姜味辛夏大黄汤、厚朴大黄汤、己椒苈黄丸等,则用之于水饮者也。大黄之为用,广矣,大矣”[1]60- 61。通过大黄在张仲景医方中的应用范围,浅田宗伯称其为“百药之老将,攻毒之干莫也,苟欲荡涤病邪者,必不得之,则不能奏其绩”[1]59。

书中通过对仲景医方的互参、比较、分类,以总结归纳药物的功能,探求《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用药法度和意义。通过对比,宗伯就某些前人的论药观点、用药流弊提出异议,如干姜条载:“孙思邈曰:无生姜则以干姜代之。以余观之,仲师所用干姜,主吐逆厥冷,或下利清谷,或小便数遗尿,而生姜但在呕吐哕、胃中不和、不寒不冷之间,其主治疗体,大不同矣。”[1]45对于大黄的应用,世间有畏其如蛇蝎而终身不触及,或动辄谓毒药不害人,宗伯根据《伤寒杂病论》中的使用规律,总结其主治病症广泛,但“仲师用大黄攻病,必随人之虚实而施,非一概而用也”[1]62。

探本溯源,重配伍,活用药

关于药物的配伍,仲景书中虽然没有药物配伍的直接论述,但其三百余方中蕴含着药物的配伍运用规律。《古方药议》全书尤为重视各种药物之间的配伍运用,通过与其他药物的配伍,扩大该药物的治疗范围,增强其他药物的治疗作用。如卷一对大黄的配伍论述,“芒硝赖此以下宿食燥屎,黄芩黄连赖此以下水与血,瓜子牡丹赖此以下肠脓,茵陈栀子赖此以去发黄,各随所伍而运用无穷”[1]59。

《古方药议》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之方药互参印证,阐述了组方配伍之后在药物功用、升降浮沉、作用部位等方面所产生的微妙变化。

单味药与不同药物组成方剂后效用产生的变化。以卷一麻黄条为例,“释性”中述曰:“孙思邈曰麻黄止汗通肉,此特以越婢汤言之,非麻黄汤之谓也。盖配以桂枝者,表证无汗者也;配以石膏者,无大热而汗出者也。”[1]51- 52体现出随其所配而异其用的内在规律。

单味药与他药配伍所产生的升降浮沉变化。以卷一甘草条为例,“释性”论曰:“又得麻黄散水气,更添附子,发少阴表寒及气分水气;又得桂枝治叉手冒心,更添龙骨、牡蛎治烦躁;又得干姜,治烦躁吐逆,更添参、术,治霍乱吐利;又得芍药,治脚挛急,更添附子治恶寒;又得大黄治胃反,更添芒硝,治胃气不和,又更添桃仁、桂枝,治少腹急结,是乃一阴一阳,一寒一温,共配以为升降浮沉之妙用。”[1]36揭示了甘草配伍之后的升降浮沉规律。

单味药与不同药物配伍后作用于不同的部位。以卷一干姜条为例,言:“盖干姜得甘草一味,治肺中冷,更添附子治膈上寒饮;又配甘草、术、人参,治胃上寒;又去人参加茯苓,治腰中冷;又得附子一味,治阴躁,更添甘草,治厥逆。其变化运用之妙,在队伍之际而至其尤极,则大佐附子、巴豆、大黄之势,蔚然以奏绩。”[1]45说明干姜随其所配药物,可以分别治疗肺、膈、胃、腰、四肢等全身不同部位的寒证。

《古方药议》以仲景医方为准绳,全面系统、详细精当地归纳了所选药物的功能,尤其是澄清了前人的某些误说。如在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等方中,对于芍药之应用,临证有去之者,注家认为是避满,因其性滞,妨碍桂枝迅走之势,而浅田宗伯认为此说与《伤寒论》太阴腹满用桂枝加芍药汤相背,之所以去芍药,是“专桂枝之力,以散胸中陷入之虚邪”[1]33;又有人称产后及血虚寒之人不可用芍药,但宗伯认为张仲景治虚劳里急用建中汤,治产后腹痛用枳实芍药散,故芍药可“主女人一切疾,并产前后诸疾”[1]33- 34,在妇人产后亦用芍药。

全书总体反映出浅田宗伯对于方药讲究配伍活用之妙的特色。书中对药物主治功能的论述,反映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据证制方和随症加减的用药规律,对研究张仲景的组方规律和临床实际运用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古方药议》为浅田宗伯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药物的结晶之作,但成书之后一直未曾刊行,仅以钞本形式流传。日本昭和十一年(1936年),木村长久对《古方药议》加以训释,撰成《和训古方药议》并以活字出版。此外,盘濑直则撰有《古方药议续录》一书,为此书的续编之作[2]。

综上所述,《古方药议》以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之方相互参合印证,阐释仲景所用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从方和药的主治,到药与药的组合、药物加减之后所产生的主治证变化,方与药相结合,以方论药,没有纷繁的理论阐述,直接面向临床实际。全书重视分析归纳和实际运用,论述严谨,直观明了,有助于理解经方常用药物的功能效用、加减变通及各类医方的创制规律,是研究伤寒杂病方药较为完备、临床运用十分便捷的佳作。尽管书中并未涵纳仲景医书中的全部药物,但其核心和主要药物已包含其中。学者若能掌握其蕴含的规律和思想,必能举一反三,执简驭繁,在临床组方用药时得心应手。

猜你喜欢
干姜张仲景方药
悬壶济世的张仲景
干姜:温中暖胃的主帅
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此人是中国古代名医,也是欧洲人最敬仰的中国医生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基于智能算法的中医治疗糖尿病数据挖掘
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及方药探讨
姜有干鲜,不可混淆使用
善良的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