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 腾 内蒙古自治区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称取植物甾醇0.0、5.0、10.0、15.0 mg,分别加到50.0 g花生油中,搅拌1 min,制备成含植物甾醇质量浓度分别为0.00%、0.01%、0.02%、0.03%的油脂。采用Schaal烘箱贮藏法,将油脂敞口放置于70 ℃烘箱,每隔24 h搅拌一次,分别测定第5 、10、15、20、30 d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对大豆油、菜籽油的操作重复以上步骤。
1.1.1 不同含量植物甾醇对花生油的抗氧化作用
花生油的酸价在第30 d,空白试验组含量已达到3.89 mg/g,接近标准值4.00 mg/g,0.01%组的酸价为3.02 mg/g,0.02%组为2.57 mg/g,0.03%组为2.08 mg/g。花生油过氧化值空白试验组和对照试验组均低于国家标准(7.00 mmol/kg),相同天数,花生油的过氧化值随添加量增多而减小,抗氧化能力与植物甾醇用量成正比。从感官分析,与试验初期相比,试验后期油脂香味不明显,颜色稍浅。
1.1.2 不同含量植物甾醇对大豆油的抗氧化作用
植物甾醇的抑制氧化作用在第20 d后油脂氧化速率明显加快,抗氧化作用明显。空白试验组酸价为4.26 mg/g,超出国家标准;植物甾醇组在后期能较好地抑制大豆油氧化速率,酸价值均小于国家标准,随剂量增加效应明显。从感官分析,与试验初期相比,试验后期色泽变浅,油脂黏稠度变差,散发哈败味。
1.1.3 不同含量植物甾醇对菜籽油的抗氧化作用
花生油和大豆油相比较,菜籽油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变化范围比较大(酸价1.37~4.75 mg/g,过氧化值2.19~7.84 mmol/kg),空白试验组均已超标,添加植物甾醇后能明显地抑制菜籽油的氧化酸败反应。但抗氧化作用不明显,0.01% 组和0.02% 组已超出或近于国家标准。从感官分析,与试验初期相比,试验后期油脂的颜色变淡,黏度变差。
从脂肪酸角度分析,花生油中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性质较稳定,相对不易被氧化,酸价和过氧化值变化较小,植物甾醇的抗氧化作用比较突出;大豆油的脂肪酸含量与花生油的脂肪酸含量相近,亚油酸含量比例最高;菜籽油的芥酸含量较多,理化指标变化大,植物甾醇对菜籽油的抗氧化效果较差,可能是含有芥酸的原因,油酸含量少,容易被氧化。
抗氧化剂质量浓度控制在0.01%~0.02%,以BHT和VE作比较。分别称取10.0 mg植物甾醇、BHT和VE,加入50.0 g花生油中,混匀60 s。空白试验组不添加任何抗氧化剂。将所有样品放入70 ℃烘箱,每隔24 h混匀一次,测定酸价和过氧化值在第5、10、15、20、30 d的含量。对大豆油、菜籽油进行相同操作。
添加了植物甾醇组的理化指标变化 量 较 小( 酸 价 0.89~2.19 mg/g,过氧化值 2.13~5.53 mmol/kg),抗氧化作用的效果优于BHT组(酸价0.77~2.68 mg/g,过氧化值 2.06~6.06 mmol/kg)和VE组(酸价0.81~3.33 mg/g, 过 氧 化 值 2.34~7.13 mmol/kg),VE组对花生油的抗氧化作用效果较差,酸价随天数变化几乎与空白试验组重合,过氧化值已超标。抗氧化作用强弱为植物甾醇>BHT>VE。
试验说明三种抗氧化剂对大豆油的氧化作用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抗氧化作用强弱是植物甾醇>BHT>VE,BHT和VE对大豆油的抗氧化能力效果相似。
菜籽油的氧化速度较快,空白试验组的酸价和过氧化值都发生较大变化(酸价1.05~4.46 mg/g,过氧化值2.76~8.14 mmol/kg),超出国家标准。抗氧化作用的能力强弱依次为植物甾醇>BHT>VE。
(1)添加了植物甾醇的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酸价和过氧化值在同一时间内均比空白试验组低,表明植物甾醇对三种植物油油脂的氧化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并且抗氧化的能力与植物甾醇的用量成正比关系。
(2)三种植物油油脂由于脂肪酸含量的不同,植物甾醇抗氧化作用也不相同。对于三种植物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强弱依次为: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
(3)通过对植物甾醇、BHT、VE在油脂中的抗氧化作用的比较,发现三种抗氧化剂均能清除油脂氧化反应所产生的自由基,终止或延长链式反应,植物甾醇的抗氧化作用最好,BHT抗氧化作用次之,VE抗氧化作用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