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食用菌经济栽培品种及产业经济分布分析

2019-01-05 14:49李江宇
中国食用菌 2019年3期
关键词:羊肚平菇黑木耳

刘 斌,迟 蔚,李江宇,吕 晨

(1.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 昆明 650201;2.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23;3.北京当代科旅规划建设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4.北京北控城市开发有限公司,北京 100010)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75%以上[1-3]。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17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已达3 712万t,比2016年的3 596.66万t增长了3.21%,产值达到2 721.92亿元[4]。云南省地处低纬高原,气候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食用菌资源极为丰富,根据统计[5-8],云南食用菌约882种,约占世界2 000种食用菌的44%,占中国966种食用菌的90%以上,是全国乃至世界食用菌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9]。食用菌可分为野生食用菌和人工栽培食用菌两大类。据统计,我国野生食用菌约有70%产自云南[10],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造就了云南“野生菌王国”的美誉。相对于野生食用菌产业,云南栽培食用菌产业起步较晚,产值较小。据统计,2015年云南野生食用菌产量8.6万t,产值80亿元[11],占全省食用菌产值的66.67%。而全省人工栽培食用菌产量达40万t,产值40亿元[11],占全省食用菌产值的33.33%。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飞速发展,云南省食用菌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十大重点产业之一。云南独特的气候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促使栽培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栽培品种日益丰富,传统栽培模式与工厂化生产方式并存。产业区域化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产业发展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对云南省食用菌主要栽培品种、生产方式和区域分布等进行概述分析,以期为云南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理论。

1 云南省食用菌栽培主要经济品种类型

目前,可人工栽培食用菌约200多种,其中商业化规模栽培的仅60多种,具一定生产规模的经济栽培品种有20种以上。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4],2017年年产20万t以上的有 13种依次是香菇[Lentinus edodes(Berk.)Pegler]、黑木耳 (Auicularia auricula)、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双孢蘑菇 [A-garicus bisporus(Lange)Sing.]、金针菇 [Flammulina velutipes(Curt.ex Fr.)Sing.]、 毛 木 耳 [Auicularia polytricha(Mont.)Sacc.]、杏鲍菇 (Pleurotus eryngii)、茶树菇(Agrocybe cylindracea)、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真姬菇 [Hypsizygus marmoreus(Peck)H.E.Bigelow]、 秀 珍 菇 [Pleurotus pulmonarius(Fr.)Quel.]、草菇 (Volvariella volvacea)、滑菇 (Pholliota nameko)等。其中前7个品种总产量约占全年食用菌总产量的84.86%,是我国食用菌产品的主要种类。

云南食用菌栽培较发达省份起步较晚,栽培技术水平低。主要经济栽培品种与全国栽培品种类型相似,主要以香菇、平菇、黑木耳、金针菇、姬松茸(Agaricus blazeiMurr.)、茶薪菇、双孢蘑菇、毛木耳、杏鲍菇等为主要品种。据统计,香菇、平菇、黑木耳、金针菇、姬松茸依次是云南省产量前5的食用菌品种。除了这些大宗经济栽培品种外,云南省一些珍稀特色品种的栽培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如羊肚菌(Morchellaspp.)、金耳、白参(Schizophyllum communeFr.)等。特别是羊肚菌,作为近年来食用菌经济栽培品种中的新贵,主栽培地区已经从川滇地区向全国蔓延。云南是仅次于四川的第二大羊肚菌栽培地区,据估计,2017年云南羊肚菌栽培面积达800 hm2。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Bandoni et Zang)作为最早在云南驯化栽培的珍稀名贵食用菌,目前,全国栽培量并不大,食用菌市场供不应求,云南多以段木栽培为主[12],代料栽培规模逐年增加。随着市场需求的逐年扩大,云南白参菌栽培发展迅猛,并成为工厂化、设施化栽培的新宠。

2 云南省食用菌栽培主要生产方式

我国自然环境、地理气候的多样化,决定了食用菌多种栽培方式共存[13]。根据使用原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段木栽培需消耗大量原木资源,已逐渐被代料栽培取代。云南多数食用菌品种均采用代料栽培,如香菇、黑木耳、平菇、金针菇、杏鲍菇等,但金耳的栽培多以段木栽培为主[12]。

按出菇场地可分为棚室栽培、林下栽培和露天栽培,多数食用菌栽培以棚室栽培为主,如平菇[14],利用废弃的房舍或大棚为出菇场所,采用墙式、畦床、覆土等方式进行出菇。云南地区平菇栽培则以棚室熟料大袋墙式栽培方式为主。香菇多以棚室栽培为主,采用大棚菌砖(压块)层架式、菌棒层架式、菌棒地摆式或菌棒覆土进行出菇[15],而云南香菇栽培多以菌棒大棚层架式、地摆式出菇为主。双孢蘑菇和姬松茸是覆土型食用菌[16-17],即不覆土不出菇,云南双孢蘑菇、姬松茸多采用发酵料棚室层架式栽培。云南羊肚菌栽培采用简易遮阴网大棚或设施大棚进行栽培。食用菌林下栽培是在林下空地,通过遮荫,充分利用通风好、温湿度适宜等有利条件生产食用菌的一种方式[18]。云南林下食用菌栽培品种有平菇、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ipileatusSing.)、羊肚菌、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 竹 荪 [Dictyophora indusiata(Vent ex Pers.)Fisch]、长根菇 (Oudemansiella radicata)、灵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Fr.)Karst]、毛木耳等。露天栽培品种主要选择喜光型食用菌品种,如黑木耳、大球盖菇。云南黑木耳多采用全日光畦床露天小孔出耳技术进行栽培[19],每公顷地摆菌棒约120 000棒~150 000棒。

按设施化程度不同分为传统栽培、半设施化栽培和工厂化栽培[20]。云南食用菌栽培起步较晚,栽培技术参差不齐,传统栽培、半设施化栽培和工厂化栽培方式并存,并逐步向设施化、工厂化发展。如平菇栽培,多以传统栽培为主,栽培设施简易,场地简陋。香菇多以传统栽培和半设施栽培为主,根据规模大小,设施化程度不同。金针菇、杏鲍菇栽培基本被工厂化栽培替代,传统栽培规模非常小。

3 云南省食用菌栽培产业经济分布

我国食用菌产业素有“南菇北耳”的产业格局,全国已形成了“庆元香菇”、“西峡香菇”、“随州香菇”、“平泉香菇”四大产区[21]。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4],2017年河南省香菇产量达280.5万t,占全国香菇年产量的28.43%。东北地区是黑木耳主产区,据统计[4],2017年,黑龙江、吉林省黑木耳产量约占全国的61%左右,其中黑龙江省304.58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40.51%,吉林省产量为154.3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20.52%。随着经济发展,我国食用菌产业呈现“南菇北移”、“北耳南移”发展[22-23],在全国范围内也呈现品种多元化发展。特别是在国家产业精准扶贫推动下,食用菌栽培开始向西部落后地区推进。据统计[4],与2016年相比,贵州、内蒙古、江西、云南食用菌产量分别增长了25.08%、17.16%、14.61%、10.09%。可见,西部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加快。

近年来,随着全国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云南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食用菌栽培品种不断多样化,栽培区域也从传统栽培地区向全省辐射,在各州、市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初步形成了区域化产业发展格局。例如,全省最大的栽培品种香菇,全省各地州市均有栽培,但以保山市、曲靖市、楚雄州为主要产区;平菇全省各地州、市均有栽培,则以曲靖市为主产区;黑木耳主产区为保山市、德宏州、普洱市为主要产区,近两年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文山州黑木耳规模也增长迅速;金针菇则以曲靖为主产区;姬松茸则以大理州、曲靖市为主产区;羊肚菌则以丽江市、香格里拉为主产区。

4 结语

食用菌产业是推进循环农业,实现废弃物资源化,有效解决城乡剩余劳动力、助农增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云南省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群众地域分布广泛,深度贫困人口较多[24],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和培育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出路,食用菌产业完美契合产业脱贫需求。因此,优化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助力产业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羊肚平菇黑木耳
临清市平菇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会“变身”的黑木耳
平菇种植记
平菇菌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
葡萄园套种“羊肚菌” 增收增效又环保
黑木耳多糖对大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
黑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