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珍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741300)
由于新生仔猪身体器官发育还不成熟,特别是肠胃等消化体统不完善,小肠绒毛短,腺窝深,此时仔猪骤然换食,饲料中的谷物等干硬食物会损伤肠道绒毛,导致仔猪消化系统受损,同时还有可能引发肠胃过敏。一般成年猪的胃部酸碱值在3 左右,此区间是胃蛋白酶最适宜环境。但仔猪肠胃发育不完善,胃腺功能性较弱,胃酸分泌不足,导致肠胃功能出现紊乱。仔猪在较低年龄下胃部不能产生盐酸,所以胃内酸碱值较高,影响胃蛋白酶的活性,阻碍蛋白质消化。仔猪通常发育到60d 时才能正常拥有分泌功能,所以在仔猪断奶后,由于胃酸不足,自主很难消化摄入的饲料,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仔猪的肠胃中发生腐败滋生,引发仔猪腹泻问题[1]。
仔猪在摄入蛋白质后,由于不易消化,使大量蛋白在肠胃内发生囤积和腐败,生成有毒物质,损伤仔猪肠胃系统,引起腹泻。因此,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容易引发仔猪腹泻,通常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高于20%便会产生一定的腹泻问题。另外,有的养殖场常常使用豆粕等植物蛋白作为饲料,这些饲料中含有大量大豆蛋白,有很强的过敏抗原性,损伤仔猪胃肠系统,减少有益微生物的生成,从而使病原菌产生寄生。同时,饲料中豆粕熟化不足,含抗胰蛋白酶过多,影响仔肠胃中蛋白酶的活性,形成仔猪营养性腹泻。饲料混合不充分、饲料中的矿物颗粒大等原因也会导致仔猪出现中毒问题,影响消化系统,导致腹泻。
养殖场大多使用玉米和大豆作为猪饲料,首先玉米中可能含有的玉米霉菌和霉菌毒素容易引发仔猪腹泻,同时大豆中的大豆蛋白仔猪难以消化,也会引起腹泻,所以要严格控制仔猪饲料中玉米和大豆的添加比例。采用玉米作为饲料原料时,可以向其中添加一些小麦或者次粉,以此来提高熟化程度。其次,豆粕中的抑制因子是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加热的方式除去抗营养因子,降低饲料抗原性。另外,水解处理也是处理饲料的主要方法,利用水解的方式减少饲料中大豆蛋白的含量。对饲料进行发酵能去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同时产生微生物蛋白,具有平衡营养物质的作用。养殖人员可以给7日龄的仔猪饲喂全价颗粒饲料,在保证仔猪营养条件下控制蛋白质含量,减少粗蛋白质的使用,维持在20%以下。利用这些方法能减少饲料在仔猪肠胃内的腐败,降低腹泻发生概率[2]。
仔猪刚进入育舍内时,要控制养殖舍内的温度保持在26℃左右,并维持相对恒定,之后每隔一周进行一次调整,下调1~2℃,直至与外界温度相同。仔猪对于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温差较大很可能出现过大的应激反应,影响仔猪消化系统的功能,从而引发腹泻问题。对仔猪转群过程中,要规划好仔猪饲料的投喂量,并驱赶至特定区域进行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方便日后清理和防疫工作。在仔猪断奶后的10d 内,要维持原有饲料的头尾,之后逐渐更换饲料,避免因突然更换饲料品种而出现肠胃问题。仔猪投喂要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按时对仔猪进行饲喂,一般每天投喂4 次以上,控制空槽时间,促进仔猪消化。
(1)补液治疗。仔猪出现腹泻问题后会伴随皮肤干燥、体毛粗乱的问题,表明仔猪已出现严重脱水,此时要及时对仔猪进行补水治疗。如果补水不及时,使仔猪脱水至一成则可能出现死亡。因此要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一般采取口服盐液的方式进行补液,或者注射的方式向腹腔中补液。采取腹腔补液可以使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可以加入一定量的Vc 和抗生素,每日两次,连续补液3d。
(2)抗菌药物治疗。卡那霉素、土霉素及庆大霉素等药物都是治疗仔猪腹泻的药物,一般采取灌服或注射的方式治疗。对于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进行药敏试验,使用敏感药物对仔猪进行治疗。
仔猪腹泻的诱发原因有很多,严重腹泻对仔猪影响很大,因此要严格控制仔猪的饲养条件和环境,加强饲料配比,调整饲养方式,在仔猪出现腹泻问题时及时治疗,缓解仔猪腹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