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
摘要:本文就互联网+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网络化管理展开分析,首先,介绍了互联网+时代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及现状,提出了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网络化管理模式的具体策略,即指导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构建多元激励机制。
关键词:互联网+;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网络化管理
互联网是一个现代科技的优秀“产物”。2012年,我国首次引进“互联网+”概念,再一次掀起了互联网风暴。如高校联合纷纷举办相关比赛,各个企业也参与到互联网计划中,与国家共发展。从我国国情上分析,企业中融入互联网是一大的创新举措,能够建立属于企业的网络化系统,帮助管理者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人说,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的“心脏”,如果企业失去它,就无法正常运营。所以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一、“互联网+”时代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1、“互联网+”的涵义
互联网是由西方国家提出来的,我国在20世纪引入这个概念。那么“互联网+”是什么呢?企业改变以往的传统模式,建立一套网络化系统,将公司的运作与网络连接起来,方便管理者开展工作;同时员工在互联网上可以浏览到企业的全部信息。“互联网+”时代融入了网络系统,减轻了员工的工作强度,将企业与互联网编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每个部门都在这张“网”下有秩序地工作。
2.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根据企业员工的优势,进行整合与分配,创造最大效率的过程。企业通过笔试、面试,招聘优秀人才进入公司内部,并且对其进行教育,然后分配到各个部门;同时对各个部门进行分配并且根据员工的优点和缺点,对他们进行调配,使得各个部门的工作时效性得到提高,并且能够帮助企业创造出更高的效率。
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现状
1.重视发展,忽视人力资源管理
首先,一个企业有一套固定的管理模式,这一套模式是总结了前面的经验和成果并且经过长时间的沉淀而形成的优秀成果。“互联网+”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是一个突然“崛起”的过程,到目前为止还是一种尚未成熟的模式,所以管理者一般都会先看清楚这种模式在未来的发展趋势,然后再决定这种模式适不适合企业的运营。所以新模式在还未开始运行之前,就已经被“扼杀”在“摇篮”里。其次,企业一般都认为发展是根本,直接忽略了人力资源的管理,导致员工积极性与参与度不高。另外,企业的管理层,是经历过上世纪到这个世纪的转变,知道很多刚刚“萌芽”的新模式,虽然在开始阶段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到了后期都一一淘汰了,所以管理者也是一种保守的态度,宁愿采取传统模式,也不愿意冒险采用刚刚崛起的“互联网+”模式。最后,思想是本质,企业的员工大都是比较守旧的思想,要他们接受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是需要时间的。
2.企业整体素质较为低下
一方面,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无法把握好管理工作的力度。他们害怕遭到反对,不敢向提出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不敢发表自己的新想法。同时,他们也害怕质疑,害怕采用新模式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甚至遭到质疑。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存在感越来越弱,到最后直接被企业忽视。另一方面,企业的员工思想较为保守,他们不愿意接受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害怕失败。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员工的思想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学会使用新的技术,新的方式去管理,而“抱守残缺”的员工可能面临着被“炒鱿鱼”的风险,所以他们反对新模式。当下,企业还是存在一部分有资历的老员工,所以导致开展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工作变得很困难。
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缺乏配合与监督
第一,传统模式下,企业的部门都是各司其职,并且相互之间缺乏交流,很少有一起工作的机会。有些部门认为员工只需要做好本部门的工作,对于其他同事的工作则不予关注。第二,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未受到引导和监督。考虑到有些企业会设有人力资源部门,但是缺乏管理和监督,可能会导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方独大,而其他部门都要受制于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
4.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繁重
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缺乏具体的定义,在企业分配工作的过程中,企业会将一些“杂七杂八”的工作都交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这就无形之中给员工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最后导致他们对人力资源部门失去信心。另一方面,与其他部门沟通较少,缺乏相应的机制管理,导致在中工作的心态是迷茫的,就像一个未知的旅程,找不到方向。
三、“互联网+”背景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网络化管理模式构建策略
1、运用互联网思维,指导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网络化管理模式,应从管理组织结构体系着手,有效改进当前大部分企业管理环节,互联网思维缺失的问题。首先,在企业组织结构当中,若高层管理者比例较低,会导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难以支撑企业在互联网环境当中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就需要重点强化中高层管理团队建设工作,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队伍,为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改革与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指导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还应着重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一方面,企业应根据自身所在行业特点,积极构建自主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让员工的自主性特点与创造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应与企业的经营战略保持一致。
2、運用互联网思维,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互联网+”环境下,运用互联网思维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以人才选拔工作为例,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网络管理模式之下,应运用互联网思维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生态圈,具体手段就是通过企业员工的互联网公共平台,加强员工之间的互相交流,并将这一活跃度较高的人际圈子,转化成企业的人力资源生态圈;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宣传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的影响力,由此不仅能够实现企业招聘范围的有效扩大,还能显著提升人才招聘的精准度,综合提升企业的人才吸引力。
3、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多元激励机制
互联网环境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网络化管理,应摒弃传统工作模式下古板、低效的管理方式,构建多元激励机制。以薪酬管理工作为例,在已有的管理系统当中,增设工资曲线动态模型,员工可以通过曲线变化,制定增加绩效、获取更好绩效工资的途径,进而制定可行的工作计划,这对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还应从管理制度的角度着手,结合自身发展水平与同行业薪酬水平,科学制定多元激励机制和薪酬分配方案。
四、结语
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引入互联网资源是提高相关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在互联网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中的基础环节,只有打好“地牢”的基础,借助新模式的优势,我们才可以发展得更好。企业可以自身努力发展,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员工要提高自身素养,接受新模式,接受新思想;人力资源部门要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点,更好的加强企业内部建设,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企业与员工都要贡献出自己的薄力,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做好人力资源整合工作,共同打造和谐企业。
参考文献:
[1]谷承应.“互联网+”背景下基于胜任力视角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3):191-193.
[2]杨慕涵,谢安.“互联网+人才”视角下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路径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9(08):1.
[3]李智会.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方法初探——基于“互联网+”视角[J].中国商论,2019(03):139-140.
[4]刘琪滔.论“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趋势与实践[J].智库时代,2019(07):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