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珍琼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一个特色教育方式,对于帮助学生们培养自身的艺术情操和创造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这一学科的开展,有利于学生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对于学生们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为了做好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对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作用和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小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情感教育;策略研究
引言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情感教育逐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小学美术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运用积极的学习情感对学生们进行教学,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学生智力水平的提升以及学生潜力的进一步挖掘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对情感教育加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促进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学生艺术情操的提高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已经不再是以单纯的考试评判一个人的能力了,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追求一个人全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我国在对小学生们进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们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开设了多种类型的特长生班。而这其中主要包括了音乐方面、美术方面、舞蹈等方面具有突出特长的学生被选派出来组成特长班,有利于学生们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拥有进入专门的艺术院校的优势,从而进一步的促进学生们的发展。而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们进行美术方面的教育,并且将情感教育融入其中,就能够为孩子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有利于其完整的艺术情感的形成,有利于学生们的在艺术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2.有利于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审美情感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是其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们进行美术方面的教育,有利于在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小学生们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世界上伟大的艺术家们都十分重视艺术对人的情感的熏陶和净化作用,教师通过一些美术作品对小学生们进行课程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透过画的表象读懂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任何一篇美術作品都不是干枯的,它就像是跳动着的情感符号,总能带给人们心灵上的震撼。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育,能够进一步的帮助小学生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的帮助学生们塑造其完美的人格,有利于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为了小学生们的发展,教师必须在小学美术中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
3.情感可以促进、中断或是终止信息加工
情感对认知过程起着一定的作用。语言学研究证明,在学习过程中,中等强度的情感最有利于认知信息的加工。过强的情感则会阻碍学习。此外,积极的情感也有助于信息的加工。这种积极的情感包括自信、较强的学习动机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而消极的情感则不利于学习,如自卑、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等。情感还具有选择功能,即对环境中的信息进行处理加工。情感可以对社会认知提供输入信号。人的情感具有模仿作用。因此,在美术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适当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也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人是处于社会活动中的。人在社会交往中,要从他人的外在情绪中来发现其内心的感受。这个是社会交流的信号,为观察和评价他人提供了标准。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方式
1.运用教学教材进行情感教育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美术课程的教学时,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都会将教材运用到教学之中进行相关课程的教学。因此,教材是小学美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合理地利用小学美术教材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对于学生们进行美术学习学习兴趣的增强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帮助小学生们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工作,教师需要使用相应的教材进行教学方面的工作。同时由于在小学美术教材之中拥有着十分充沛的情感资源,并且拥有着广泛的涉猎范围。在这其中,不仅包括了我国的风土人情,同时还体现出了人文艺术方面的内容。因此为了促进小学生们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地实现情感教育,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资源对学生们进行美术教学方面的工作,以促进小学生们的进一步发展。
2.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感教育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促进情感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进行美术方面的教学工作。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们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小学生们都处于成长阶段,因此对于周边新奇的事物都有着很强的好奇心,进而投入其中进行进行相应的研究。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美术方面的教学活动,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小学生们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小学生能够现场真实的看到动画,可以听到声音和看到视频动画,促使小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在情感教育中,为了学生们的进一步发展,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美术方面的教学活动。
3.创设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艺术创作不是空洞的技术性的活动,而是以情感为基础的艺术创造。教师要积极地创设有丰富情感的教学情境,感染学生。首先,利用音乐。音乐和美术都是一样都是一种艺术形式,教师要善于运用音乐烘托教学气氛,激发孩子的情感,以此为基础进行美术教学,让孩子带着情感画画,让孩子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得到艺术的熏陶。其次,利用游戏活动。小学阶段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差,他们多擅长形象思维,游戏活动符合了孩子的这一特点,让孩子在游戏中收获了快乐,较为容易的学习到了必要的美术知识,同时,在游戏中也丰富了情感体验。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不同的作品能传递给人不同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展示各类富有特色的作品,使学生的审美意识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懂得不同作品具有的时代特色以及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需要教师通过实践教学。不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在互动过程中逐渐渗透情感教育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晨特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为、想象为和美术鉴赏为、从而实现美术情感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为了促进学生们的进一步发展,进而进一步的做好情感方面的教育工作,需要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进行这方面的活动。而在这过程中,不仅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感教育,同时也可以运用教学教材进行情感教育。从而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的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最终帮助学生们做好情感教育方面的工作,以促进学生们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3,5(2):141.
[2]杨朝.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小学时代:教师,2012,8(7):90.
[3]孙领小.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4,6(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