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竞技对于未成年人价值观塑造的影响

2019-01-04 09:59林颖王威祁君义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6期
关键词:未成年人电子竞技价值观

林颖 王威 祁君义

摘要:近年来,电子竞技运动发展迅猛,成为未成年人休闲娱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电子竞技运动的虚拟性与竞技性也给处于价值观塑造敏感期的未成年人带来冲击。本文结合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分析法,对未成年人参与电子竞技活动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电子竞技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塑造带来的影响,希望为引导未成年人理性看待电子竞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贡献。

关键词:电子竞技;未成年人;价值观

在首届中国电子竞技运动会承办者华奥星空的网站关于电子竞技运动的网页上和中国电子竞技运动高峰论坛上,“电子竞技”被界定为:“利用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软硬件设备作为器械进行的、在体育规则下实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性运动。通过这项运动,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眼四肢协调能力和意志力。”在中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迅猛。2003年11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批准,首次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目。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又将电子竞技改批为第78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目。2016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公布了13个增补专业,其中就包括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2018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S8)中中国“IG”战队的夺冠更是掀起了一股狂热的电竞浪潮。

脱胎于电子游戏的电子竞技运动曾经饱受社会舆论的质疑,尤其是家长,更是视其为荼毒未成年人的“精神鸦片”。未成年人群体处于价值观塑造的黄金时期,具有接受新鲜事物快,富有好奇心以及好胜心理的特点,电子竞技的对抗性与虚拟性势必会吸引未成年人的目光,受到他们的追捧。电子竞技属于一种文化,在传播文化信息过程中对于未成年人价值观塑造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性、不确定性的特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以及数理分析,法研究电子竞技对于未成年人价值观塑造的影响,希望对引导未成年人正确参与电子竞技活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贡献。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从2018年5月起,利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资源,查阅相关书籍、论文,学习关于电子竞技、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内容,在相关网站了解电子竞技的发展情况。

1.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次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多角度設计问卷,度量电子竞技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问卷调查涉及线上调查和线下调查,线上发放300份,线下发放100份,共400份调查问卷。收回问卷363份,其中有效问卷336份,有效回收率92.56%。在参与调查的未成年人中,男生有193人,女生有143人。

1.3数理分析法

通过问卷星平台提供的统计分析结果与线下数据Excel汇总结果完成数理分析工作。

2.结果与分析

2.1一般特征

2.1.1接触电子竞技的途径

未成年人接触电子竞技的途径包括玩电子游戏、电视网络、同学朋友的介绍,其中有80%左右的未成年人都是通过玩电子游戏和同学朋友的介绍接触电子竞技的,少部分人通过电视网络接触电子竞技。

2.1.2时间

未成年人每周参与电子竞技的时间基本集中在三小时以内(占37.76%)或三到八小时(占40.82%),参与的时间也一般集中在周末以及节假日。对于部分未成年人而言,每周超过八小时的电子竞技时间已经超过正常课余娱乐活动的范畴,但总体上看,大部分未成年人参与电子竞技活动处于积极的可控状态。

2.2主观感受

2.2.1画面设计

目前市面上占主要的电竞游戏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和伪科学的内容。通过调查数据发现,有11.22%的未成年人觉得暴力画面很刺激,特别享受;有88.78%的人觉得不能接受或保持中立。对于一些女性人物形象设计,有28.57%的人表示非常性感,符合他们的审美,71.43%的人表示中立或觉得过于暴露。由此可见,电竞游戏画面的设计对于未成年人的审美影响很大。大部分的未成年人基本可以自行消化这部分的影响,但也存在一部分未成年人无法理性看待的情况。

2.2.2暴戾习惯

调查显示,超过50%以上的未成年人都有过在电竞活动中发表违规言论的行为,33.63%的人偶尔将电竞活动中一些暴戾习惯用于现实生活中,6%的未成年人则是频繁出现暴戾行为。但同时,也存在近一半的人几乎没有出现暴戾举动。由此可见,未成年人大多数处于心理叛逆与猎奇时期,电竞带来的虚拟性给他们释放戾气的空间,但一旦过度,则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2.2.3金钱观念

调查从游戏充值、直播或代练获得报酬两方面来衡量电竞对未成年人金钱观的影响。调查中发现,仅有5.06%的人将零花钱的一半以上用于充值,大多数调查对象从未或很少有充值行为,从这一点上看他们是较为理性的;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有近一半的未成年人会对“氪金玩家”产生崇拜感,近10%的人会因为别任赠送自己大量装备或金币而与他们成为朋友。在通过电竞获得报酬的方面,调查发现支持或反对通过代练等途径赚钱的比例基本为1:1。有159人认为通过电子竞技直播或代练获得报酬是可取的,认为这也是一种生存技能,只要合理合法就可以接受;但同时有177人认为是不可取的,他们更倾向于认为通过代练或直播获得报酬是一种不恰当的行为方式,大多数人认为未成年时期应该以学业为重。由此可见,未成年人有一定的虚荣心理,有个别出现拜金主义或盲目崇拜心理的未成年人,但大部分的人还是能够树立一个理性的金钱观念。

2.2.4专业与职业选择

目前,不少高校已经开始设立电竞专业,电竞产业的发展也为未来的职业提供了更多选择。但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1人表明有认真考虑过将电子竞技作为未来大学专业和职业选择;有人130人表明有过这种想法,但觉得不切实际;有175人表明没有过这方面的想法。

2.2.5心态转变

调查发现有133人表明在接触电子竞技活动后,变得积极、开朗、自信,192人表明自身心态没有發生明显的变化,只有少数人感觉电子竞技使得自己心态变得消极、沉默、自卑。由此可见,电子竞技对于未成年人心态的影响更多的是积极的。

3.电子竞技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塑造的影响

价值观是人基于的一定的思维感官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未成年人正处于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身心变化,过去熟悉的一切发生了改变,这使得他们极容易出现心理方面不和谐,产生忧虑心理和矛盾感,迫切想要重新塑造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体系。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开始接触电子竞技,他们也更加容易接受来自电子竞技所传递出的文化信息和价值取向。

3.1正面影响

3.1.1有利于培养未成年人竞争与合作意识

作为新兴的竞技类运动,未成年人可以在虚拟的电子竞技场景中建立属于自己的精神纽带,扩大交友圈。在操作中既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又可以促进与来自不同地区、文化背景的玩家的交流。与此同时,电子竞技的对抗性会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与抗压能力,通过这种低成本的模式磨炼他们的心智。

3.1.2有利于未成年人认识自我,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调查不难发现,未成年人参与电子竞技活动的自我认同感是较高的,大部分学习成绩处于下游的未成年人表面在接触电子竞技后,心态发生转变,由消极、自卑变得积极、自信。也有部分未成年人有过将电子竞技作为未来大学专业和职业选择的想法,从这一点看出电子竞技在帮助未成年人了解自身价值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影响。以国内电竞为例,中国正在形成以电竞赛事为核心,包括竞技赛事、媒体、衍生产品和服务等在内的产业体系,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参与其中。未成年人能够将电子竞技考虑作为未来专业和职业选择与目前国内电竞行业的发展状态是不谋而合的。

3.2负面影响

3.2.1电子竞技价值导向不明会导致未成年人盲目学习,价值判断错误

随着电竞产业的不断发展,市场上部分电子竞技作品存在价值导向不明、趋于低俗化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游戏人物衣着暴露,场面血腥、暴力,过分追求视觉刺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宣扬的文明、和谐背道而驰。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强烈的好奇心和尚未成熟的心智,长时间接触此类电子竞技活动,难免会盲目学习,价值判断错误。对于未成年人而言,这无疑会造成他们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混乱”。

3.2.2电子竞技过度娱乐化、商业化会不利于未成年人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近年来,电竞产业扎推现象严重。一些电竞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益,使得电子竞技过度商业化与娱乐化。扭曲历史人物形象,引诱未成年人过度充值、打赏的行为屡见不鲜。很多未成年人或许不知道几首“李白”的诗,却对他的“技能”、“属性”了如指掌。在游戏充值方面,也存在一些未成年人过度充值打赏行为,这不仅不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更有可能使他们陷入网贷、盗窃等恶性事件中。同时由于游戏尚未进行分级,电竞中的玩家很多是社会人士,素质良莠不齐,未成年人缺乏辨别是非、正恶的能力,极有可能被误导。

4 结论和启示

4.1研究结论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未成年人拥有较为理性、正确的价值体系,电子竞技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塑造带来的影响更多的是正面的、积极的。通过电子竞技,未成年人可以使自己拥有开放的心态,培养合作与竞争精神,锻炼思维能力。但同时,由于心智尚未健全,仍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电子竞技对未成年价值观塑造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社会上存在一些不法商家,过度开发游戏产业链,利用未成年人的猎奇、虚荣心理,一步步引诱未成年人陷入游戏的虚拟世界;二、相关部门监管工作不到位,游戏分级机制尚未建立;三是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缺乏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

4.2研究启示

4.2.1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位一体的价值导向机制。

电子竞技的发展潮流不可逆,全社会都需要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来看待。为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电竞观”,需要调整教育引导模式,以学校为基地,充分挖掘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会导向三者相互合作,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价值导向机制。

4.2.2加强对电子竞技市场的监管力度。

建立电子竞技游戏的分级制度是帮助未成年人更好地参与电子竞技重要举措;同时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市场上电竞产业链出现的不良现象的监管工作,严惩为获取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不法商家;网络平台也需要加强行业自律,净化网络环境,尽职地关注未成年人电竞参与行为。

参考文献:

[1]孔子南.浅析国内外电子竞技产业现状[J].新闻传播,2018(20):20-22.

[2]黄婵.我国电子竞技规范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5):299-300.

[3]常莹.电子竞技登陆传统电视媒体的传播效果研究——以五星体育直播《英雄联盟》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9(02):45-46.

[4]陈颖.媒介仪式的效果:认同与实践[D].南京大学,2015.

[5]项贤林.我国部分高校大学生参与电子竞技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6]何威.电子竞技的相关概念与类型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4(05):11-13.

作者简介:

林颖(1998-)女,汉,江苏盐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本科

王威(1998-)汉族,江苏省扬州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本科

祁君义(1998-)汉族,江苏盐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本科

猜你喜欢
未成年人电子竞技价值观
肌内效贴与电子竞技的应用实践及机制讨论
基于Cite Space的国外电子竞技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
人工智能在电子竞技领域的应用及未来展望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电子竞技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