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霞,魏 霞,温 宁
(河南省驻马店中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吞咽障碍为脑出血常见并发症,主要是因脑部出血产生血肿块,其占位病变对多种神经形成一定压迫与损伤,进而产生麻痹,最终导致吞咽障碍,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1]。中药治疗因具有副作用小、针对性强等特点常用于各种治疗脑部疾病,且效果较好[2]。本研究用活舌利咽汤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共96例,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28~73岁,平均(50.69±4.12)岁;病程1~3个月,平均(1.85±0.26)个月。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9~73岁,平均(50.71±4.08)岁;病程1~3个月,平均(1.87±0.2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3]中关于吞咽障碍的诊断标准。主症为神志昏蒙、偏瘫、不语、口舌歪斜、偏身感觉异常,次症为眩晕、头痛、饮水发呛、瞳神变化、共济失调等;②经颅脑CT检查确诊;③无口腔结构异常症状。
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肝、肾等重要器脏性疾病;②因其他疾患导致的吞咽障碍;③严重认知障碍及意识障碍;④对治疗依从性差。
对照组用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将仪器两个电极片分别贴于气管中线左右侧,同时增加两个极片震动幅度,并将幅度稳定在50~78MHz,每次20~35min,1日1次。
观察组用活舌利咽汤治疗。黄芪30g,茯苓20g,熟地黄、麦冬、丹参各15g,山茱萸、巴戟天、肉苁蓉、石菖蒲、全蝎、郁金、僵蚕、川贝母各10g,甘草6g,五味子、远志各5g。
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每天1剂,水煎至200mL,1日2次口服。
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定吞咽功能,评分范围18~46分,吞咽功能与分值呈反比。同时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4]评估生活质量,包含44个条目,各条目均按1-5级评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则越高。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5]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总分为42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受损程度越严重。洼田饮水实验,要求患者饮入30mL温水,根据呛咳情况及饮水时间对吞咽功能进行观察,在5s内可一次性饮完为吞咽正常,一次性饮完需5s以上且无呛咳或在5s内2次饮完无呛咳为吞咽功能可疑,其他则表明吞咽功能异常。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SSA SWAL-QO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8 28.97±7.43 25.36±7.09*99.83±12.54 136.02±29.15*观察组 48 29.01±7.42 20.14±6.58*99.81±12.59 160.84±33.07*t 0.026 3.739 0.008 3.901 P 0.979 0.000 0.994 0.000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HISS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HIS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48 22.03±0.98 11.45±4.62 15.521 0.000观察组 48 21.96±1.04 5.78±4.03 26.934 0.000 t 0.339 6.408 P 0.735 0.000
两组洼田饮水实验比较。吞咽异常观察组3例(6.25%),对照组10例(20.83%),两组吞咽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0,P=0.037)。
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由血瘀痰浊、气血逆乱、咽喉开闭失司而引起。治疗应以通络活脑,通关利窍,开窍醒神为主[6]。活舌利咽汤是在古方地黄饮子基础上化裁得出。活舌利咽汤方中山茱萸、肉苁蓉、巴戟天、熟地黄滋肾阴、补肾阳,黄芪益气健脾,茯苓渗湿健脾,五味子、麦冬门滋养肺肾,石菖蒲、远志、郁金理气解郁、醒脑通窍,川贝母、僵蚕、全蝎走窜经络、祛痰解痉、利舌开疏,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通络活脑、通关利窍、开窍醒神、益气健脾之功。
活舌利咽汤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能改善吞咽障碍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