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会,刘 政,郝清智,陈晓静,陈国栋
患者女性,27岁,因右小腿突发肿胀、疼痛1 d入院,现妊娠2个月余。5年前,妊娠时出现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中央型)、肺栓塞,正常生产后未规律抗凝治疗。专科查体:右下肢浅表静脉轻度扩张,皮色暗红,皮温略高。右小腿轻度粗肿,腓肠肌饱满,Homans, sign(+),Neuhof, sign(+),胫前轻度凹陷性水肿,股三角区无压痛。左小腿腓肠肌松软,无挤压痛。静脉超声示:左下肢深、浅静脉通畅;右腘静脉远端及以远深静脉血栓形成,腘静脉远端游离血栓。实验室检查:血浆 D-二聚体 3.78 μg/L(0~0.5 μg/L),血小板计数282×109/L(125~350×109/L), C反应蛋白73.4 mg/L,查抗心磷脂抗体、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RFn)、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均未见异常。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右,急性期),宫内早孕。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意大利阿尔法韦士曼制药有限公司,进口药品H20090246,用量依据85 IU/kg)4250IU iH Q12 h以抗凝。幷予冰硝散(芒硝2000 g,冰片10 g)外敷右小腿,以清热消肿止痛。嘱患者抬高患肢,绝对卧床,预防血栓脱落发生肺栓塞。治疗8 d后,双股部突发广泛性肿胀疼痛,查静脉彩超示:下腔静脉远端血栓形成;左髂静脉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隐股静脉大部分再通,余未通;右髂静脉及以远深静脉血栓形成,腘静脉及小腿深静脉微通,余未通。复查血浆D-二聚体>20 μg/L,血小板计数117×109/L,血小板减少58.51%,4Ts评分为6分,补充诊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下腔静脉血栓形成,髂股静脉血栓形成。遂调整治疗方案:(停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利伐沙班片15 mg Bid P.O,继用冰硝散外敷患肢。用药7 d后,双下肢肿胀疼痛明显减轻,复查静脉超声示:下腔静脉、双髂静脉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部分再通。查血浆D-二聚体4.43 μg/L,血小板计数323×109/L,病情好转出院。继服利伐沙班片15 mg Bid,2周后改为口服20 mg Qd。1月后复查双下肢静脉超声示:下腔静脉及双侧髂、股、腘静脉及小腿静脉基本再通,血流通畅。6个月后患者分娩,母体及胎儿未见异常。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及其继发的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妊娠期常见疾病,严重危害母体及胎儿的生命安全。近年来,我国妊娠期DVT发病率有所提高。妊娠期妇女解剖及生理因素的改变,是妊娠期发生VTE的高危因素[1]。妊娠期妇女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及髂静脉,使下肢静脉血流受阻,静脉压升高,导致下肢血流滞缓及静脉管壁损伤。另外,妊娠期妇女孕酮及雌激素水平升高,可介导生理性血容量增加约30%,致使盆腔静脉扩张,血流速度减慢;也可刺激肝脏合成一系列的凝血因子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其中纤维蛋白原、因子Ⅷ、因子Ⅶ的增加最为明显。还有,妊娠期会发生部分抗凝血成分活性降低(其中蛋白 S可降低 50%~70%)及纤溶降低等变化,这些生理性改变为日后分娩提供了预防性止血的条件,但也使妊娠期妇女处于血液高凝状态,导致了DVT的发病率升高。上述解剖及生理性变化致使妊娠期DVT的发病率比非妊娠期高5倍。
临床上一旦发现急性期VTE,常采用抗凝、溶栓、手术取栓、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等方法进行治疗[3]。妊娠期VTE由于胎儿的存在,治疗时须慎重考虑其疗效及安全性。多项指南均推荐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妊娠期VTE的首选抗凝药物[4-6]。
普通肝素(UFH)与LMWH都不能通过胎盘[7],在妊娠期VTE的治疗中出血并发症无差异,但LMWH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无需监测,引起骨质疏松症及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风险较低,故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指南推荐LMWH是治疗妊娠期VTE的首选抗凝药物[4]。所以此患者的抗凝方案选择了LMWH,但8 d后发生了HIT。HIT是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通常发生于使用肝素后的4~14 d,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血栓栓塞症。对于HIT的诊断,美国血液学会(ASH)临床实践指南推荐采用4Ts评分进行评估HIT的可能性[8]。一旦确诊或是高度怀疑HIT,应立即停用肝素类药物抗凝,启动非肝素类药物。对于妊娠期VTE合并HIT的治疗,检索文献及相关指南未明确治疗药物。
利伐沙班属于新型口服抗凝剂,是直接Xa因子抑制剂,对于急性期VTE的疗效与标准治疗(肝素与华法林合用)相当[9]。且具有抗凝效果稳定、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药代动力学确切、颅内出血并发症发生风险低等优势[10],故利伐沙班在临床治疗VTE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利伐沙班因靶向作用强,与血小板因子4(PF4)无相互作用,不诱发HIT[11],被临床用于HIT的治疗。多项研究及报道也证实了利伐沙班治疗HI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Linkins[12]等的研究发现,给予22例确诊HIT患者利伐沙班治疗,效果较好,且无并发症出现。Ong[13]等的一项研究也发现,9例被诊为HIT的患者,在接受利伐沙班治疗后血小板均恢复正常,无1例出现进展性或新血栓。所以,在此患者出现HIT及其引起的严重VTE时考虑选用利伐沙班,但目前,利伐沙班对孕妇的安全性尚不确定。检索文献发现,德国胚胎药物警戒中心随访了37例孕早期口服利伐沙班妇女,其中6例自然流产,8例选择性终止妊娠,23例正常生产[14]。基于文献报道,告知患者用药风险并经其同意后,给予此妊娠期VTE合并HIT患者利伐沙班治疗,用药后血小板恢复正常,下腔静脉、双髂静脉及下肢静脉部分再通,血流通畅,症状缓解,无出血、胎儿畸形等并发症。
对于急性期的DVT,多为湿热壅盛证[15],应以“清热利湿, 活血化瘀”为治则。因患者处于妊娠期,遂给予中药冰硝散外用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临床研究已证实,冰硝散可以迅速改善肢体粗肿、胀痛等临床表现[16]。冰硝散中芒硝咸寒,具有软坚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冰片则辛散芳香,既能消肿止痛,又能通络渗透,二者合用,能增强清热利湿之功效。在现代研究中,芒硝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钠,遇热溶化,易于皮肤吸收,直达病所。芒硝外敷时形成高渗状态,可吸收患肢的渗出液,消除组织水肿,缓解患肢静脉内压力。
目前,妊娠期VTE合并HIT的治疗尚未见理想的治疗方法。虽然此病例为利伐沙班治疗妊娠期VTE合并HIT的应用提供了思路,但临床仍需慎重使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还需要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