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遂如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吉林 长春 130122)
目前,养猪场猪群中发生疫病的种类越来越多,老病新发,新病不断出现;许多病原体变异加快,新的毒株与血清型增多,其毒力与致病力增强,病原体呈现多元化;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共感染与继发感染越来越普遍,致使临床上疫病的流行特点、症状特征与病理变化都出现了新情况。疫病发生时不仅增加了猪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加大了对疫病正确诊断和防治难度。因此,当前养猪场在猪病防控中一定要坚持“管重于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方针。在养猪生产中平常除了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严格落实好各项生物安全措施、控制好养猪的生态环境等工作之外,还应紧密结合猪场生产实际、猪群状态、疫病在猪场流行规律与状况实施保健预防,这也是养猪场防控疫病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应高度重视。本文就规模化养猪场如何制定保健预防程序与相关技术问题,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养猪场参考。
制定养猪场保健预防程序的原则总的是根据动物疫病防控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当地猪病流行规律、发病特点与季节性,以及猪场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与疫病抗体检测和病原监测结果,进行科学评估后,制定符合本场实际的保健预防程序。其内容包括疫苗免疫接种程序,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力;药物保健预防程序,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两个部分。
2.1.1 目前养猪场使用疫苗免疫接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下猪场调查发现,许多养猪场在疫病防控中过度地依赖疫苗免疫接种,轻视生物安全措施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接种的疫苗种类越来越多,有的养猪场常年使用14种以上的疫苗给猪只接种,最多猪场接种疫苗超过18种。认为接种疫苗越多,猪群就越健康、越安全,可以万无一失。接种疫苗的次数与剂量也越来越多,有的疫苗规定每年接种2次,增加为3次;规定接种为3次的疫苗,增加为4次;接种剂量每次每头为1头份,增加为2头份;每次接种剂量为1毫升,增加为2毫升。有的猪场没有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接种疫苗后又不按时进行抗体检测,盲目接种疫苗,随意性很大。同一种疫病使用不同企业生产的疫苗接种,造成各个厂家不同毒株与不同血清型的疫苗在猪场混乱使用,导致疫苗毒株之间,与猪场存在的野毒株,或与当地的流行毒株发生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强毒株,致使毒力增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同时,有的猪场疫苗储藏保管条件差,技术人员稀释疫苗后不在规定的时间内1次使用完,而在高温与日光下放置时间过长,接种疫苗后造成免疫失败等。
2.1.2 养猪场接种疫苗的种类 养猪场给猪群实施疫苗免疫接种,应该接种多少种类疫苗?这个没有统一的规定。疫苗免疫接种作为防控疫病的一道防线,是防控动物疫病中最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应当高度重视。养猪场可根据当地猪病流行状况,结合猪场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疫病监测与检测评估结果,有针对性选用所需的疫苗有计划地实施免疫预防。不要盲目使用疫苗,接种疫苗的病种不是越多就越好;同一种疫病也不要使用多种不同毒株的疫苗免疫接种,在一个生产周期内不要反复多次接种疫苗,更不要随意大剂量使用疫苗。这样不仅会导致不同的疫苗毒株之间或者与野毒发生基因重组,产生新型野毒株,致使疫病防控更加复杂化。同时,还会造成猪只产生免疫麻痹和其他副作用等。
建议规模化猪场接种疫苗的病种推荐如下,仅供参考。
(1)仔猪(包括哺乳仔猪与保育仔猪)接种疫苗的病种: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圆环病毒感染、病毒性腹泻、喘气病、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疫苗。
(2)肥育猪接种疫苗的病种: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与圆环病毒感染等疫苗。
(3)后备种猪接种疫苗的病种: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病毒性腹泻、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圆环病毒感染等疫苗。
(4)生产种猪接种疫苗的病种: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病毒性腹泻、圆环病毒感染等疫苗。细菌性疫苗可以不用或尽可能少用,使用中兽药与生物兽药实施药物保健预防即可防控。
2.1.3 养猪场疫苗接种参考程序 下面推荐的疫苗接种程序,只是建议,供养猪场参考。
(1)猪瘟的免疫接种。
①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或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细胞源)。
仔猪:25~28日龄首免,每头肌注1头份;65~70日龄2免,每头肌注2头份。如作商品肥育猪饲养,出栏前不用再接种猪瘟疫苗。
后备种猪:第1次发情配种前20天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2头份。
生产母猪:断奶时与仔猪首免同步免疫,每头肌注2头份。
种公猪:每年普免3~4次,每次每头肌注2头份。
②猪瘟脾淋活疫苗(兔源)。
仔猪:25~30日龄首免,每头肌注1头份;55~65日龄2免,每头肌注2头份。如作商品肥育猪饲养,出栏前不用再接种猪瘟疫苗。
后备母猪:第1次发情配种前20天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2头份。
生产母猪:断奶时与仔猪首免同步实施,每头肌注2头份。
种公猪:每年普免3~4次,每头肌注2头份。
③ST猪瘟传代细胞活疫苗。
仔猪:25~30日龄首免,每头肌注1头份,60~65日龄2免,每头肌注2头份。
后备母猪:第1次发情配种前20天,每头肌注2头份。
生产母猪:断奶时与仔猪首免同步实施,每头肌注2头份。
种公猪:每年普免3~4次,每次每头肌注2头份。
目前我国猪瘟病毒流行毒株免疫基因正在朝着变异方向发展,会给疫苗免疫造成一定影响。但经疫苗保护试验证实,我国现行使用的猪瘟疫苗对目前猪群中流行的猪瘟野毒仍然具有广泛而坚强的免疫交叉保护性,是防控猪瘟的有效手段。
(2)猪口蹄疫的免疫接种。
①猪O型口蹄疫(缅甸98谱系+新猪毒谱系)。
仔猪:40、60、100日龄各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2头份。
后备母猪:第1次发情配种前15天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2头份。
生产母猪与种公猪:每3个月免疫1次,每年普免4次,每次每头肌注2头份。
接种疫苗后7天产生抗体,28天达到高峰,保护期为3~6个月。疫苗可用于紧急接种,安全效果好。目前我国猪群中O型口蹄疫主要的流行毒株是缅甸98毒株(MYA-98谱系)与泛亚毒株(PanAsia1)即新猪毒-2;有时个别地区散发有亚洲1型口蹄疫(Asia1)与A型东南亚97毒株(sea-97strain)的流行。本疫苗对缅甸98毒株、旧猪毒、新猪毒、泛亚变异毒株等引发的O型口蹄疫都有很强的免疫保护作用。目前使用该疫苗对猪群实施免疫接种,并保持3~4个月加强免疫1次,可有效地控制猪O型口蹄疫的发生与流行。
②猪口蹄疫O型与亚洲1型双价灭活疫苗(JMS株+AET/03株)。
仔猪:30日龄首免、60日龄2免、120日龄3免,每次每头肌注2头份。
种猪:每3个月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2头份。
(3)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接种。
猪伪狂犬病免疫可使用TK/gE双基因缺失活疫苗(HB-98毒株)或者HB-2000毒株活疫苗+鄂A毒株灭活疫苗实施免疫接种。仔猪出生后第2天滴鼻免疫活疫苗1次,每头1头份;35日龄2免,每头肌注1头份;70日龄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灭活疫苗1次。作肥育猪饲养时出栏上市之前不用再接种疫苗。后备母猪第1次发情配种前8周与4周各用弱毒活疫苗免疫接种1次,每次每头肌注2头份,此后按生产母猪免疫程序实施免疫接种。种公猪与生产母猪每年用弱毒活疫苗普免3次,用灭活疫苗免疫接种2次,每次每头肌注2头份。疫苗免疫后产生的抗体能很好地中和目前流行的伪狂犬病野毒株,可解决临床上不发病、带毒猪不向外排毒、防止野毒入侵与垂直传播感染胎儿的问题。
(4)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免疫接种。
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WH毒株、SH毒株、LG毒株、DBN-97毒株)或者亚单位疫苗均可使用。
仔猪:14日龄首免1次,间隔3周后2免,每次每头肌注1毫升。
后备种猪:第1次发情配种前40天首免,间隔3周后2免,每次每头肌注2毫升。
生产母猪:产仔前30天免疫1次,产仔后15天加强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2毫升。
种公猪:每年普免3次,4个月1次,每次每头肌注2毫升。
(5)猪病毒性腹泻的免疫接种。
哈兽研研发的猪流行性腹泻(CV777弱毒株)、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华毒株)、轮状病毒(NX猪G5型)三联弱毒活疫苗。
后备母猪:第1次发情配种前40天与20天各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1头份。
生产母猪:产仔前40天与20天各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1头份。其产下的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母源抗体保护,仔猪断奶时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1头份,7天产生免疫力,免疫保护期为6个月。
仔猪:未经疫苗免疫的母猪产下的仔猪于3日龄首免,每头肌注1头份,仔猪断奶时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1头份。
种公猪:每年8月份普免1次,每头肌注1头份,间隔3周后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1头份。
(6)猪细小病毒病的免疫接种。
猪细小病毒活疫苗:后备母猪第1次发情配种前40天免疫1次,间隔2周后加强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1头份。母猪产仔后15天再免疫1次,每头肌注1头份,可获得终身免疫保护。
(7)猪乙型脑炎的免疫接种。
种猪每年于4月份免疫1次,每头肌注2毫升,免疫保护期为9个月。
(8)猪喘气病的免疫接种。
喘气病弱毒活疫苗:仔猪8日龄免疫1次,每头肌注1毫升。如果仔猪选作后备种猪培育,则应在60日龄时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1毫升。注射部位为猪只右胸腔,肩胛骨后缘1~2寸处两肋间进针注射即可。
(9)猪链球菌病的免疫接种。
猪链球菌病多价灭活菌苗:仔猪20日龄首免,间隔3周后2免。每次每头肌注2毫升。
(10)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免疫接种。
副猪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菌苗(含血清4、5、12、13型等):仔猪10日龄首免,每头肌注1毫升;25日龄2免,每头肌注2毫升。生产母猪产前40天与20天各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3毫升。种公猪每年普免2次,每次每头肌注3毫升。免疫保护期为70天。
2.2.1 养猪场药物保健预防选用药物的基本要求
(1)要根据猪只不同的生长阶段与生产过程、疫病发生的规律与流行特点,以及不同的季节和环境的改变,有针对性地选用所需药物进行保健预防,以防制疾病的发生与流行,这也是一项重要的防控技术措施。
(2)要选用能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能调理机体内各器官生理机能,解除免疫抑制;能激活细胞再生系统,提高机体抗病力的药物用于保健预防。
(3)要选用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抗应激、抗氧化,以及清除机体内毒素作用的药物。
(4)不要使用抗生素类、激素类、镇静类及麻醉类等药物实施保健预防。
(5)要选用有兽药生产批准文号、有产品质量标准的GMP生产厂家生产的作用效果确实、使用方便的药物用于保健预防。
2.2.2 养猪场常用于猪只保健预防的药物 目前,养猪场常用于猪只保健预防的药物如下。
(1)细胞因子制剂:猪用干扰素、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高免球蛋白、白细胞介素-4、MHC-Ⅱ类分子等。
(2)生物抗菌药物:抗菌肽、溶菌酶、细菌素等。
(3)中兽药制剂:黄芪多糖、灵芝多糖、香菇多糖、红花多糖、茯苓多糖、猪苓多糖、防风多糖、枸杞多糖、甘草多糖、柴胡、板蓝根、穿心莲、鱼腥草、双黄连、金银花、大青叶、野菊花、连翘、当归、黄芩、知母、荆芥等。
(4)其它制剂:动物用免疫增强剂、益生菌、益生元、酶制剂、酸化剂、功能性蛋白小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也可用于猪只的保健预防。
2.2.3 养猪场药物保健预防方案
(1)哺乳仔猪的药物保健预防。
仔猪出生后,哺乳期间重点要保健预防好病毒性与细菌性腹泻、慢性猪瘟、伪狂犬病、魏氏梭菌病、葡萄球菌病、猪球虫病及贫血等疾病的发生。
第1天:仔猪出生后用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的毛巾或纱布将仔猪全身擦洗干净,然后放入30~32℃的保温箱中待10分钟,让仔猪适应外界环境与温度。然后给仔猪口服止痢宝口服液(含嗜酸乳杆菌、丁酸梭菌等微生态制剂),每头2毫升或者每头仔猪口服乳丁宝(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及其代谢产物—丁酸、乳酸、复合维生素B、抗菌肽等);同时每头仔猪肌内注射猪用转移因子0.5毫升,然后再放入保温箱中待10分钟后吃初乳。
第2天:仔猪2日龄时,用猪伪狂犬病活疫苗滴鼻,每个鼻孔0.5毫升,经鼻腔黏膜免疫,26小时后即可产生抗体,不受母源抗体干扰。仔猪28日龄时再肌注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1次,每头1头份,以加强免疫。
第3天:每头仔猪再口服1次止痢宝口服液2毫升或者口服乳丁宝2克;同时每头仔猪肌注牲血素1毫升,0.1%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0.5毫升,10日龄时再肌注1次,或者肌注铁制剂1~2毫升。可有效防制缺铁性贫血与缺硒性拉稀。
第4天:每头仔猪再肌注猪用转移因子1次,每头0.5毫升。
第7天:仔猪开始补料开食,可于1吨饲料中添加金唯肽C211(含芽孢杆菌、乳酸菌类、肠球菌、促生长因子等。乳猪专用微生态制剂)500克,或者益生肽(复合型微生态制剂,乳猪专用)500克,连续饲喂12天。可促进仔猪消化机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提高对饲料的营养吸收与利用率,促进仔猪健康生长;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与抗病力,改善饲养生态环境,增大仔猪的成活率。
断奶时保健预防:断奶前3天,给每头仔猪肌注猪用转移因子与高免球蛋白各0.5毫升,可混合肌注,能有效地防止仔猪断奶时可能发生的断奶应激、温度应激、饲料应激、营养应激与环境应激等。
断奶前7天,给仔猪驱虫1次,肌注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
(2)保育仔猪的药物保健预防。
仔猪断奶后进入保育舍,由于断奶易发生各种应激,母源抗体保护力下降,机体各种生理机能发育还不完善,易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临床上常见多发的疾病有断奶后腹泻、圆环病毒2型感染(如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蓝耳病、伪狂犬病、猪瘟、呼吸道病综合征、流感、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喘气病、水肿病、猪痢疾、回肠结肠炎等疾病。这期间的保育仔猪一般发病率高,而且表现为混合感染、共感染与继发感染,死亡率占猪只全程死亡率的40%左右,应高度重视做好预防。药物保健预防方案建议如下,可结合养猪场实际选用。
方案1:黄芪多糖粉1 000克、干扰素800克、抗菌肽400克,拌入1吨料中,连续饲喂12天(断奶前4天开始至进入保育舍后1周,本方案一年四季可用)。
方案2:甘草多糖粉800克、免疫核糖核酸600克、溶菌酶400克,拌入1吨料中,连续饲喂12天(秋、冬与早春季节使用)。
方案3:香菇多糖1 000克、猪用转移因子400克、细菌素400克、电解质多维600克、维生素C 200克,对水1吨,连续饮用12天(四季可用)。
以上方案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应激、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与防止免疫抑制之功能。
方案4:保育仔猪转入肥育舍之前5天,每头猪口服丙硫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驱除体内寄生虫1次。
(3)肥育猪的药物保健预防。
目前,在临床上常见肥育猪发生的疾病主要有:猪皮炎肾病综合征、呼吸道病综合征、流感、蓝耳病、猪瘟、猪肺疫、猪丹毒、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病及弓形虫病等。保健预防方案如下,结合生产实际选用。
方案1:板蓝根多糖粉1 500克、干扰素800克、转移因子400克、细菌素400克,拌入1吨料中,连续饲喂7~12天。
方案2:小柴胡散(柴胡、黄芩、党参、姜半夏、甘草等)600克、高免球蛋白600克、抗菌肽400克、白细胞介素-4(400克),拌入1吨料中,连续饲喂7~12天。
方案3:金富农(微囊化包被复合型干扰素、MHC-Ⅱ类分子)1千克、免疫核糖核酸800克、溶菌酶400克,拌入1吨料中,连续饲喂7~12天。
方案4:金银花粉1 000克、甘草粉200克、电解质多维600克、白细胞介素-4(500克)、抗菌肽400克,对水1吨,连续饮用12天。
以上方案具有清热解毒、散风化痰、止咳平喘,抗病毒、抗细菌、抗寄生虫及提高免疫力之功能。可于肥育初期与中期各实施保健预防1次。停止保健预防时,可在肥猪饲料中添加梅长江(复合酶制剂与复合益生菌制剂共14种有效成分)制剂,1 000克拌料1吨,可长期使用,肥育猪能提前10天出栏上市。
方案5:肥育猪出栏上市前40天驱虫1次,于1吨料中添加2克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连续饲喂7天。此后,至出栏上市不再实施药物保健。
(4)后备母猪的药物保健预防。
后备母猪的药物保健预防可参照肥育猪的保健预防方案实施。培育初期与中期各保健预防1次之外,还要重视两个时段的保健预防。
方案1:黄芪多糖粉1 000克、金富农1千克、抗菌肽500克,拌料1吨,连续饲喂7天(配种前20天实施),有利于净化母猪体内隐性感染病原体,增强免疫力,以确保母猪初配受胎率高。
方案2:每头母猪肌注1次“通灭”或“全灭”,每33千克体重1毫升(配种前1个月实施)驱虫1次,有利于母猪健康,保障安全配种。
(5)生产母猪的药物保健预防。
生产母猪出现繁殖障碍、胚胎死亡及流产等,主要是由蓝耳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猪瘟、圆环病毒2型感染、乙型脑炎、布鲁氏菌病及支原体病等疾病所引发。母猪妊娠1个月发生胚胎死亡率约占60%~70%、妊娠60~70天发生胚胎死亡率约占30%~40%。因此,生产母猪的保健预防重点是控制好病毒性疾病的侵害,确保母子健康。母猪妊娠期间要严格控制抗生素及各类化学药物的使用,避免这些药物产生耐药性与药物残留,对机体的生理功能与免疫细胞造成损害,从而严重影响母猪的健康与胎儿的正常发育生长。妊娠初期不要给母猪用药,不要实施疫苗免疫接种,妊娠50天后可实施保健预防,一般于母猪妊娠的中、后期与产仔前后进行2~3次的保健预防即可。保健预防方案建议如下,可结合猪场实际选用。
方案1:黄芪多糖粉1 200克、金富农(微囊化包被复合型干扰素、MHC-Ⅱ类分子等)1千克、溶菌酶500克,拌料1吨,连续饲喂7~12天。
方案2:鱼腥草粉1千克,清抑(圆环-蓝耳复合抗体、MHC-Ⅱ类分子、白细胞介素-4等)600克、细菌素400克,拌料1吨,连续饲喂7~12天。
方案3:香菇多糖1 200克、免疫核糖核酸800克、转移因子500克、抗菌肽400克,拌料1吨,连续饲喂7~12天。
方案4:电解质多维800克、葡萄糖粉400克、转移因子500克、溶菌酶500克、维生素C 200克、甘草粉200克,对水1吨,连续饮用12天。
以上方案具有清热解毒、润肺通便、抗病毒、抗细菌、抗应激、抗氧化及提高免疫力与抗病力之功能。可有效地净化母体内病原体,防止便秘、难产及胎衣不下,以及“三炎征”即子宫内膜炎、乳腺炎与阴道炎的发生。产仔后乳水充足,仔猪健康,成活率高。
(1)猪场保健预防要根据当地动物疫病流行状况与猪群疫病流行规律、特点与季节性、疫病监测与检测评估结果,有针对性的选择优质良好的疫苗(如疫苗毒株与猪场流行毒株要相匹配)及作用高效广谱、安全、使用方便的药物,有计划地按保健预防程序实施保健预防,方可收到良好的保健预防效果。
(2)使用疫苗免疫接种与药物保健预防,一定要按规定的剂量使用,严禁盲目随意加大或减少使用剂量。使用剂量过大,造成疫苗与药物浪费,增加成本支出,还会引起毒副作用,引发猪只意外死亡。超剂量注射疫苗会导致机体产生免疫麻痹,影响抗体产生,最终造成免疫失败。疫苗使用剂量不足,抗原量少,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造成免疫失败。药物剂量不足,浓度不够,可造成耐药性的发生,会降低药物保健预防的效果。
(3)科学合理的联合用药,注意药物配伍。
药物保健预防要科学合理的联合用药,注意药物配伍。药物配伍既有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使用药物保健预防之前,要根据药品的理化性质及配伍禁忌,科学合理的组方,联合用药,这样不仅能增强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与促进作用,有效地扩大药物的抗菌谱,增强对病原体的杀灭能力,又可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防止耐药性菌株的产生,有利于提高药物临床防治效果。
(4)实施药物保健预防时要避开给猪群进行弱毒活疫苗的免疫接种,最好两者之间相隔3~5天,否则会影响弱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灭活疫苗(死疫苗)免疫接种,不受其影响。
(5)严禁在猪只饲粮中与饮水中添加抗生素与化学类药物,用于保健预防和促生长等。猪场实施药物保健预防应大力提倡使用细胞因子制剂、动物用免疫增强剂、生物抗菌药物、中兽药制剂及微生态制剂等。因为这些制剂经兽医临床上使用证实,其作用效果良好、确切;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不产生耐药性,无药物残留,使用方便,绿色环保,联合使用又可发挥药物相互的协同作用与促进作用,这是今后养猪生产中防治猪疫病使用药物的发展方向,前景宽广。
(6)实施疫苗免疫接种时,可配合使用动物免疫增强剂,比如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4、MHC-Ⅱ类分子等。小猪每头每次0.5毫升、大猪每次1毫升。免疫增强剂可与弱毒活疫苗混合肌注,与灭活疫苗(死疫苗)不能混合使用,应分别肌注,同时使用。疫苗免疫接种时配合使用免疫增强剂可有效地快速提呈抗原,激活免疫应答,使抗体产生快,抗体均匀度好,抗体持续时间长,并能降低应激反应,减少免疫抑制与免疫麻痹的发生,有利于更快更高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与抗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