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2018年,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柳叶刀》对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质量和可及性的最新排名显示,我国的医疗质量与可及性指数排名从2015年的第60位提高到了2016年的第48位,一年间跃升了12位。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是卫生健康事业永恒的主题和绝对的核心。如何实现“双提升”,很多代表、委员都有好建议。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中医院副院长李延萍:
为提高中医临床服务能力,“十二五”末,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遴选及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建设,专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专科规模扩大,门诊、出入院人次等大幅增长,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但仍存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不同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患者到东部发达地区跨区域就诊、基层患者向大医院集中的现象依然存在。
建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国家区域专科诊疗中心设置上,继续对西部地区予以政策上的倾斜支持,提升西部地区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布。优选具有一定规模和能力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升级打造为国家区域专科诊疗中心。
同时,建议财政部对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给予持续的经费支持,并建立滚动支持机制,推动中心建设提档升级,强化中心内涵建设。进而更好地发挥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帮扶基层升级平台、提高技术、培养人才,显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助推脱贫攻坚和健康中国战略。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院长王建业:
近年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但仍存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短缺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是解决好患者异地就医、跨区域流动问题的关键。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有利于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和横向流动,提高我国整体和各区域医疗服务技术水平,有利于缓解重大疾病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以北京医院为依托的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建设,将老年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临床医疗、康复护理与公共卫生政策、健康管理融为一体。
下一步,建议充分发挥好国家老年医学中心的引领示范作用,在积极应对老龄化的相关领域,如老年健康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疑难危重症的诊治、高层次老年医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好全方位、全周期的系统性支撑和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好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临床专科建设为抓手,推动国家老年医学事业的发展。以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和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依托,加强老年疾病的防治研究,推动转化医学和精准医学研究,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之间的相互转化,结合未来医学发展,开展药物的基因组学研究、疾病的个体化诊疗手段和方法的研究。以推进和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为载体,打造以北京医院为首的协同科研网络,共同致力于重大老年疾病防治领域的科研突破。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肿瘤医院院长宋张骏:
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加强癌症、罕见病等重大疾病防治,事关亿万群众福祉。会上部署了加强癌症早诊早治和用药保障的措施,要求坚持预防为主,推进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努力降低死亡率。
打造“健康中国”,预防比诊疗更重要。与疾病发生后的治疗相比,疾病预防不仅效果好,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成本投入更是远远低于治疗。目前,政府在医疗科研、设备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议逐步调整策略,立足疾病早诊早治,将资金更多向肿瘤早期筛查和新药研制方向倾斜。如果能通过一些强制性措施以及媒体的宣传,将“预防大于诊疗”的理念根植于社会,“健康中国”的根基才会更加牢固,人民群众遭受的病痛才能减少。
国外一些商业医保有一定的准入制度,比如要根据参保人每年是否接受疾病筛查制定报销比例,筛查与否会影响医保的报销金额。建议我国也可以尝试要求享受医保、新农合的群众,每年可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医保部门根据体检人的年龄、性别制定报销政策进行分类报销,通过这样的强制措施提升人民群众对疾病的预防力度。同时,各级政府要在健康场地、运动场地上投入更多资金,建立更多的、免费的场所,满足老百姓就近强身健体的需求。通过这些措施,把用于疾病治疗的资金更多地用于疾病预防上。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花亚伟:
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癌症作为最常见的慢病之一,也纳入到规划之中。但在癌症防治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实现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双降”的目标,建议各级政府要把健全慢性病防治尤其是癌症综合防治体系作为健康中国建设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健全完善癌症综合防治机制,并纳入各级政府重要民生工程,把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列为工作目标和考核指标。
癌症综合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策略,在高危人群中逐步开展有成熟筛查技术的癌症早诊早治工作。
加快完善癌症诊疗体系,健全以多学科协作为主的癌症个体化规范诊疗工作,强化质量监管和控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国家癌症医学中心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科学合理规划设置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支持癌症诊疗新技术临床研究和应用研究及转化医学研究,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药。完善医保政策,加快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频率,及时完善进口药物政策,促进境外新药在境内同步上市,满足患者临床治疗需要,缓解患者用药难、用药贵。
全面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实现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人口全覆盖。积极落实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开展形式多样的癌症防治宣传教育,远离由个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生活方式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