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与五脏的密切关系

2019-01-04 09:12:39张晓青
养猪 2019年2期
关键词:五味中医理论五脏

中医理论认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五味不同,对人体五脏作用也各有不同,五味和谐,饮食调配恰当,则有助于身体消化吸收,使脏腑、筋骨、气血得到滋养,从而有利健康。如果食味过分偏嗜,则五脏失调,有损健康。

预防疾病的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医历来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即高明的医生是很重视预防的。广义地说,所有关于饮食的保健措施都以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为目的。食物对人体的营养作用,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保健预防措施。合理地安排饮食能确保身体有充足的营养,使五脏六腑得以滋养,气血充实,正如中医理论所言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是指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邪气是指一切致病因素,因此要注意四季补养。

中医认为春季要注重温补,补养从身体的新陈代谢开始调理;夏季易出汗,应以清补为主,去湿热,清暑气;秋天体力消耗少,应重平补;冬天最需要能量的补充,因而适合热补。

人体的阴阳变化与天地自然规律相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精神内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采用各种养生方法,使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阴阳平衡,可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猜你喜欢
五味中医理论五脏
从“营卫倾移”角度探讨痹证的中医理论机制
从中医理论看腰痛宁胶囊的药效
基层中医药(2021年4期)2021-07-22 07:15:36
失眠与五脏
基层中医药(2020年6期)2020-09-11 06:35:24
基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探析补肾化瘀法作用机制及中医理论依据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海峡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3:06
“五味”微课历程
思品课“五味”的教学功用探析
系统论在中医理论与临床辨证中的运用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36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
“五脏神”学说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