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叶刚,唐常青
(1.安化县种子发展服务中心,湖南益阳 413500;2.安化县农业农村局,湖南益阳 413500)
随着我国农业技术改革的不断深入,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研究也在不断深化,水稻栽培的技术环节对于稻米品质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其不仅能为种植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推进农业的发展,本文就水稻栽培中主要技术环节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进行了一些探讨。
在水稻栽培过程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水稻品种、种植选址、播种时间、种植密度、施用肥料、病虫草害防治以及灌溉技术等多方面,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不仅能使水稻健康的生长发育,同时也能保障稻米的质量与产量。本文就这些技术措施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水稻种子的选择就决定了稻米品质的高低,选择水稻种子时,不仅需要考虑品种的优良,更要注重抗病性强、产量高和适应性广的种子,应保证水稻种子的筛选过程严谨仔细、安全健康。综合状态良好的水稻种子,结合采用水稻生态栽培技术进行种植培育,从而保障培育出来的稻谷有更高的质量及产量。
采用水稻栽培技术时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和水稻生长的基本需求。当水稻进行栽培时,田地是水稻生长最主要的生存环境和物质基础,良好的种植环境是高品质水稻的重要保障条件。采用水稻栽培技术时需要选择没有受到污染的空气条件,清洁且没有受到化肥以及其他污染物污染的水源,未受到污染且土质肥厚、透气性好的种植土壤,便于管理、运输的田地等,各种良好的环境才能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不够肥沃或是没有经过施肥的土地,可以按照水稻生态栽培的技术要求对床地进行必要的处理,可以在土地中加入无公害的厩肥、饼肥等有机肥。
水稻的生育期一般来说是100-180天,幼穗分化到成熟的期限大致在65-80天左右,剩下的时间是水稻的营养生长期。水稻的品种不同,就有着不同的生育期,水稻的营养生长期也对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一品种的水稻由于栽培的地区不同,在海拔、气候、纬度等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下,也会使水稻的营养生长期有所不同。若是播种时间太晚,会导致稻米中的淀粉含量、粗蛋白质含量以及糊化温度等降低,从而使稻米的硬度、胶稠度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稻米加工的效率,以及稻米的品质。若是播种时间较早,糊化温度、稻米品质虽会有所提高,水稻的营养价值有所提高,但水稻的胶稠度会变硬。因此,在选择水稻播种时期时,也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海拔、光照等多种条件结合选择品种的特点来确定。
水稻的种植密度对稻米的品质及产量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水稻栽培过程中,水稻种植密度过密或过稀都会对稻米的质量造成不好的影响。种植记录与稻米检验结果数据的对比:
①每公顷7万丛,碱消值7.0级、胶稠度74.0mm、直链淀粉13.2%、蛋白质10.4%;
②每公顷1 2 万丛,碱消值7.0 级、胶稠度74.0mm、直链淀粉13.2%、蛋白质12.1%;
③每公顷1 6 万丛,碱消值7.0 级、胶稠度81.0mm、直链淀粉13.1%、蛋白质12.6%;
④每公顷2 1 万丛,碱消值7.0 级、胶稠度74.0mm、直链淀粉12.4%、蛋白质13%;
⑤每公顷2 6 万丛,碱消值7.0 级、胶稠度76.0mm、直链淀粉12.5%、蛋白质12.6%。
通过种植密度与稻米检验结果分析得出,水稻种植密度过小,会导致水稻的直链淀粉含量下降;随着密度的增加蛋白质含量有提高的趋势。因此,在保证稻米产量的同时,种植水稻需要以群体密度的合理性作为依据,对水稻栽培进行合理调控更有利于稻米的食用及营养品质的提高。
稻米的品质好坏不仅在于水稻的品种基因,也与自然环境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选用优质的有机肥料可以促进稻苗的健康生长,优质有机肥料中的多种养分可以满足水稻在营养生长期的营养需求。有机肥料的主要来源是动物粪便以及植物的腐烂物,这些有机物经过分解、发酵等过程,释放的氨态氮被水稻作为养料吸收,铵离子易被秧苗作为营养成分直接吸收利用,且移动性小,易吸附在土壤上。在施肥过程中,养分的种类以及施肥时间是影响稻米质量的两个主要因素。水稻在发育生长过程中,主要需要含有氮、磷、钾、硅等元素的肥料,其中氮元素对水稻发育的品质以及水稻产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科学施用肥料,水稻的蛋白质含量越高,才能使稻米的质量、产量、营养价值等得到提升。
在水稻栽培过程中,杂草的防治是一个需要贯彻到底的重要技术项目,杂草生长会影响水稻对肥料养分、水分的吸收,同时使水稻不能进行足够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水稻的质量、产量,对水稻正常生长发育也有着重要影响。在杂草防治上,一般采用除草剂进行除草,其不仅能提高防治措施的及时性,对成本也有一定降低作用,是一项能提高效益的有效措施,但稻田中的杂草随着施药年数的增加其抗药性也不断增强,因此需要在杂草萌芽初期尽量早施药或更换新的除草药剂进行除草。近年来,在杂草防治方面,稻草还田技术被广泛应用,其防治效果也是极为可观。稻草还田技术的主要方法是在插秧一周左右就将稻草捆扎成小捆平铺在秧苗行间,压制杂草的生长发育,稻草腐烂发酵后产生的物质会对杂草生长起到抑制作用。
影响水稻生长的最大危害之一就是病虫害,水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容易被不同的虫害破坏。由于施用杀虫剂后水稻体内会残留部分化学农药,因此,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要尽量少采用化学药品的防治方法。在防治过程中,要尽量采用保护植物的方针,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是引进虫害天敌等生物防治。在使用农药时,要将高效、低毒的农药作为首选对象。要杜绝使用传统的杀虫剂,尽可能投放生物农药进行防治,降低药品在土壤中的残留度。在播种水稻前,可以将种子用石灰水等药剂浸泡,将病菌从根源上灭绝,扼杀一切污染源。
灌溉方式的不同以及灌溉采用的水质也会对水稻品质造成一定影响,尤其在栽培后期,一旦出现缺水情况,很容易降低稻米的品质。使用污水灌溉会影响水稻的质量,要尽可能采用自流清水才能提高稻米的品质。科学的灌溉技术不仅会提高稻米的质量,同时也能促进稻米的产量增长。因此,在采用灌溉技术时,应该建立一套有效的促控系统,在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建议浅水层进行灌溉,之后要将稻田的湿润状态保持在中短期,为根部发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便促进水稻根部的发育,当水稻进入生殖生长的时期时,设置5-6cm的水层,可以避免水稻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为了保证植株的健康强壮,在水稻抽穗之后,灌溉技术就应采用湿、浅相交替的方式进行灌溉,从而提高水稻根系的活力。当水稻进入生育后期时,应该保证田地中有较长的持水时间,否则水稻会因缺水而降低品质。
收获水稻的最佳时期是黄熟末期到完熟期,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水稻种植品种不同,都会使水稻的收获时期有所不同。过早的收获水稻,未成熟的颗粒数量会较多,稻米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从而使米饭变硬,品质不好,而晚收获的水稻光泽度不好,米饭的香味和黏度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合适的时期收获水稻,才能保证稻米具有良好的品质。
水稻一直是我国国民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水稻的品质是保证其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水稻栽培中的主要技术环节对于水稻种植的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稻米品质的提高,不仅能提高国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也能促进稻米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推动稻米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