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梅
(福建省屏南县古峰镇农技站,福建宁德 352300)
近年来,茄子栽培技术不断创新,使茄子栽培生产进入一个全新的环节,高山茄子多采用覆膜生产。屏南县平均海拔为830m,年平均气温17℃,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拥有十分优越的气候条件,本地的茄子栽培就采用覆膜栽培。本地目前采用早春时节种植花椰菜,夏季栽种茄子的栽培方式,对土壤进行充分利用,而且错开根肿病高发时期,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目前本地茄子亩种植最多500株,茄子单株产30-35斤。为了提高茄子的产量和质量,必须积极加强对茄子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积极推广覆膜栽培技术[1]。
茄子品种较多,果形、皮色差异也比较大,在选种的时候必须因地制宜。以屏南县为例,本地的茄子品种主要为润丰2号、先锋2号、红福C101、五新山。其中栽培面积最大的是先锋2号、红福C101。
根据屏南县的地理气候条件,茄子的育苗播期在花椰菜收获前40天,花椰菜收获之后开始茄苗定植,6月上旬开始采收,初霜来临时期结束采收。如果是新种,每公顷种子用量为35g,如果是陈种,则种子用量为50g。
在播种之前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首先将种子浸泡在54℃的温水中,浸泡时间为15-20分钟,再用冷水浸泡3-4小时,捞出其中的瘪粒,随后搓洗种子,将种皮外面的黏液去除。再将种子放入药液中消毒,采用浓度为50%的多菌灵5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使用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浸种,每次浸种时间为20分钟,对种子进行消毒,再用清水将种子清洗干净,捞出之后用干净的湿纱布包好,放在25-30℃的环境中催芽。等到70%以上的种子露白之后可以开始播种[2]。
育苗床最好沿着东西方向,设置长为3-5 m,宽为1.3-1.5 m的畦,深度为40-50 cm。并且配置营养土,促进种子发芽。营养土配置方法如下:首先选取6份田园土,该土最好为前三年没有种植过茄果类植物的土壤,然后混合半份草木灰、1份草炭、2份腐熟有机肥,充分混合均匀,得到育苗营养土。
苗床与种子准备好之后要及时进行播种,播种时选择晴天上午播种,将种子放在营养钵上,盖一层培养土,用地膜对种子进行覆盖,并且搭建小拱棚,出苗之后用遮阳网保护幼苗。
播种到出苗之前,必须要做好保湿、保温管理,土壤的温度控制在24-25℃,外界气温控制在25-28℃为宜。出苗到齐苗的过程中,苗床的温度应该逐渐降低,但是不能降得太低,以免影响出苗。白天温度最好控制在22℃,夜间控制在15-18℃。等到出苗整齐之后,要保证幼苗可以获得充足的阳光,白天的温度最好保持在20-24℃,夜间保持在15-17℃。通常经过7-10天炼苗,这个阶段白天的温度控制在15-20℃之间,夜间控制在5-10℃,等到幼苗生长到三叶一心的时候开始分苗,分苗时保持10cm株行距,或者直接将幼苗分栽在营养钵中。然后缓慢浇水,及时松土,对水量和温度进行控制,等到幼苗生长到5-6叶的时候进行低温炼苗。需要注意的是,在低温炼苗时,温度不能降太快,保持适当的温度为宜。
茄子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而且拥有良好排灌条件的地区,切忌茄果类重迎茬。为了确保土壤疏松,秋季可以进行深翻整地,深度最少为25cm,有助于蓄水、保肥,然后将土壤整平耙细,达到保墒的目的。茄子生长较快,结果期比较集中,所以需要合理施肥,重点施加速效基肥,每公顷土地施用 5 000-7 500kg充分腐熟的厩肥,200kg草木灰以及50kg磷肥,0.5kg锌肥与硼肥。整地时要及时施入基肥,首先施入上述50%的肥料,然后深翻深耕,让肥料和土壤之间充分融合,然后将剩余的肥料撒在行间,提高肥料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当土壤温度为13-15℃时开始定植,根据屏南县的气候条件,花椰菜采收结束之后开始定植茄子,株距保持90cm,行距为80cm。茄子单排种植在第一季花椰菜采收之后的畦面中间。定植之前,首先要覆盖好地膜,地膜主要是用于作物早期生长时升温所用,与定植之后的覆膜相比,定植之前的覆膜可以提高土壤温度,有助于作物生长与缓苗,促进果实早熟。一般选择晴朗无风天气覆盖地膜,等到定植日期时根据茄子栽培的株距和行距刨埯或挖穴,将幼苗放入定植穴中,深度适宜。定植当天及时浇足定根水[3]。
定植之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可以结合中耕除草工作,使用清粪水。定植3-5天之后使用水溶肥0.5kg加100ml甲霜恶霉灵灌根,种植20天之后使用氮20-磷20-钾20冲施肥,20%的五氯硝基苯500倍液灌根,亩用51%含硫复合肥2.5kg。定植40天之后开始采收,每采收一次就施肥一次,间隔五天施肥一次。在浇水时要保持小水勤浇,并且要根据天气、土壤墒情以及植株的长势进行浇水。
为了提高茄子长势,要及时整理侧枝,采取双干整枝方法进行整枝,保留门茄下面的第一侧枝,将以下的叶和芽全部摘除掉。其次,要摘除多余的叶片,摘除茄子的底叶,第一次摘除时主要摘除最底下的老叶,摘掉2-3片即可,每隔一周摘除一次,在收获之前的1-2天,需要保留紧靠门茄下面的侧枝,摘掉侧枝以下的所有侧芽和叶,促进植株生长,保证株形更加正常、健壮[4]。
病虫害是影响茄子生长的主要因素,而且茄子病虫害较为严重,在茄子栽培过程中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采取农业措施、生物措施、药物防治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第一,绵疫病的防治。绵疫病主要危害茄子果实、茎叶、花器,受到感染之后果实首先发病,出现圆形病斑和凹陷,温度较高的时候还可能长出白色菌丝。可以采用药剂防治,使用安克20g+80%大生75g+云大120 30ml,兑水45kg之后均匀喷雾,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3-4次。
第二,黄萎病的防治。黄萎病属于土传性病害,一般在坐果之后开始出现,发病初期,叶片的叶脉间发黄,随后逐渐变成褐色,叶片的边缘枯死或全叶枯黄,整个病害会从下向上发展。在发病初期可以及时防止,使用浓度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浓度为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灌根,每株茄子大约用药液0.25kg左右,每隔7-10天灌1次,连续灌2-3次即可。
第三,红蜘蛛的防治。红蜘蛛是茄子栽培过程中的常见虫害,对于红蜘蛛,可以采用农业防治技术,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及时清除杂草和枯枝,减少虫源。同时还能使用药物进行防治,使用73%克螨特乳油1 200倍液、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等药剂进行均匀喷施可以治疗。
第四,蚜虫防治。蚜虫的防治必须要控制好时间,提早用药,将蚜虫消灭在初期阶段。一方面,采用农业防治手段,及时清除田间的枯枝败叶和杂草。另一方面,及时用药,使用浓度为2.5%的溴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50%抗蚜威2 000倍液、20%绿保素2 500倍液进行均匀喷施[5]。
综上所述,在茄子栽培过程中,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采用覆膜栽培技术,加强栽培管理,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以提高茄子生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