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康教授治疗肺癌常用药对总结

2019-01-04 03:32:00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猫爪草虎杖肺癌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杭州 310053 2.浙江省中医院

药对是指在临床中,医家将相对固定的两味或两味以上的多味药物配伍运用。《神农本草经·序列》云:“药有阴阳配合......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而视之。”基于此理论,后世医家根据临证需要,形成了各自的药对用药特色。药对力专效宏,同时也是医家临证经验的精华。宋康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宋师运用中医药防治肺癌30余载,对肺癌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临证经验丰富,疗效显著。本人有幸侍诊宋师左右,受益匪浅,启悟良多,现将宋师治疗肺癌常用药对加以整理,总结略述如下。

1 祛除邪实类药对

1.1 清热解毒祛瘀药对

1.1.1 白花蛇舌草-败酱草 白花蛇舌草,味苦、性寒,归心、肝、脾、胃、大肠经;善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消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1],白花蛇舌草中含有多种抗癌活性成分,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且能发挥抗炎、抗氧化、神经保护等作用[2]。败酱草,味辛、苦,性凉,入肝、胃、大肠经,善清热解毒、祛瘀止痛、消痈排脓。《本草纲目》载:“败酱,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及古方妇人科皆用之。”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败酱草中皂苷类成分,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提高免疫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3]。同时,还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抗炎、抑菌等功效[4]。宋师认为,此二药相配,既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抑制肿瘤生长,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以达清癌不伤人、祛邪不损正之功。常用剂量:白花蛇舌草15g,败酱草15~30g。

1.1.2 猫爪草-虎杖、金荞麦 猫爪草,味甘、辛,性温,归肺、肝经;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之效[5]。实验研究表明,猫爪草总皂苷可显著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和集落,且具有抗结核、抗炎、抗菌、护肝等作用[6]。虎杖,味苦、性寒,归肺、肝、胆经,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利胆退黄、止咳化痰、泻热通便。《日华子本草》载其可“治产后恶血不下,心腹胀满,排脓,主疮疖痈者,妇人血晕,扑伤瘀血,破风毒结气”。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虎杖中的虎杖苷可通过调控ART/NF-κB信号通路活性、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7]。金荞麦,味苦,性微寒,归肺、脾、胃经,清热解毒、排脓祛瘀,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载其“主痈疽恶疮毒肿”。宋师认为,猫爪草与虎杖、金荞麦互相配合,共同发挥清热解毒、祛瘀散结之功,共增抗癌消毒之效,使热毒去、瘀毒排、肺络畅,肺之气机恢复正常。常用剂量:猫爪草15g,虎杖15g,金荞麦15g。

1.1.3 半枝莲-半边莲 半枝莲,味辛、苦,性寒,归肺、肝、肾经;有清热解毒、化瘀利尿之效。《泉州本草》载其善“清热,解毒,法风,散血,行气,利水,通络,破瘀,止痛”,临床中常用于治疗肺痈、肠痈、热毒痈肿、瘰疬、咽喉疼痛、腹水及癌症等病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枝莲具有抗癌、抗氧化、抗病毒、抑菌、促进细胞免疫、护肝等多种功效[8]。半边莲,味辛,性平,归心、小肠、肺经;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之效。《陆川本草》谓其能“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治腹水,小儿惊风,双单乳蛾,漆疮,外伤出血,皮肤疥癣,蛇蜂蝎伤”。临床中常用于治疗大腹水肿、痈肿疔疮、湿疹湿疮、蛇虫咬伤、湿热黄疸等[9]。宋师认为,此二药相伍,可增强清热解毒、消瘀散结之功,有利于抑制肿瘤恶化及排出体内水湿之邪。常用剂量:半枝莲15g,半边莲15g。

1.1.4 鱼腥草-肺形草 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经;善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滇南本草》载:“治肺痈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大肠热毒,疗痔疮。”研究表明,鱼腥草生物碱HCT-A,可以诱导肺癌细胞凋亡,鱼腥草中的提取物亦能抗炎、镇痛、止咳、化痰[10]。肺形草,味辛,性寒,归肺、肾经,清肺止咳,解毒消肿。《浙江民间草药》载其“除寒热,治肺痨、肺痈”。宋师认为,二药联用,清热解毒之力强,消痈排脓之效著,二者协同增效,以增抗癌抑癌之效。二者常用剂量均为15g。

1.2 化痰散结通络药对

1.2.1 浙贝母-生牡蛎 浙贝母,味苦,性寒,归肺、心经,善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景岳全书·本草正》载其“大治肺痈肺痿,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相关研究表明,贝母具有抗炎、镇痛、止咳平喘及逆转细菌耐药等作用。生牡蛎,味咸,性微寒,归肝、胆、肾经,有平肝潜阳、软坚散结、除湿利水之效。牡蛎咸能软坚,消癥瘕积聚,并能入肾行水。《本草纲目》记载其能“化痰软坚,清热除湿”。现代研究表明,牡蛎有抗肿瘤、增强免疫、抗疲劳、抗菌、抗病毒等作用[11]。宋师认为,浙贝母降痰火、开郁结,以助牡蛎软坚之力,同时可泻肺中水气,二者相伍,既可降热痰,又可散瘀结、消癌肿,相得益彰。常用剂量:浙贝10g,生牡蛎 30g。

1.2.2 鲜芦根-薏苡仁 鲜芦根,味甘,性寒,归肺、胃经,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之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抗氧化、保护肝肾功能及改善脂代谢等作用[12]。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肺、脾、胃经,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祛湿除痹、清热排脓之效。《食医心镜》曰:“薏苡仁粥治久风湿痹,补正气,利肠胃,消水肿,除胸中邪气。”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薏苡仁中的有效成分可减轻肺癌患者全身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同时,薏苡仁中的单体薏苡仁油(商品名:康莱特注射液)[13-14],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等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郭莉等[15]临床研究证实,芦根与薏苡仁组方,可治疗化疗引起的呕吐,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体内CD8+、CD3+、CD4+的水平。宋师认为,鲜芦根与薏苡仁相配,抗肿瘤的同时,亦能增强患者免疫力、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常用剂量:鲜芦根45~75g,薏苡仁 30~45g。

2 扶助正气类药对

2.1 补益中焦药对

2.1.1 黄芪-党参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肝、脾、肾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之效。《神农本草经》云:“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兰云红等[16]研究表明,黄芪可上调IL-17D的表达,以达到增强肺脏抗肿瘤免疫效应。黄芪还有调节免疫、抗氧化、保护心肌、改善肾功能等作用。党参,味甘,性平,归肺、脾经,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效。《本草从新》谓其能“通、下行”。《得配本草》中记载:“上党参,得黄芪实卫。”宋师认为,肺癌患者由于气机紊乱及放化疗伤害,常脾胃不运,功能失调,黄芪、党参二药相合,一升一降,健脾补中益肺,共同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此外,临床应用时常加用陈皮等理气之品,使补而不滞。常用剂量:黄芪 15~30g,党参 10g。

2.1.2 白术-茯苓 白术,味苦、甘,性温,入脾、胃经,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效。《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肾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神农本草经》云:“主胸胁逆气,忧惊恚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魏科等[17]实验研究表明,茯苓多糖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通过调节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的表达,增强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宋师认为,白术功善健脾燥湿,茯苓功偏扶脾渗湿,二药平淡之性,补而不腻,利而不峻,扶正与祛邪兼顾,补泻并行,使脾健湿去。常用剂量:茯苓 10~15g,白术 10~30g。

2.2 益气养阴药对

2.2.1 沙参-麦冬 沙参,味甘,性微寒,归脾、肺经,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之效。北沙参养阴生津之力较强,南沙参清肺止咳之力偏胜,同时兼有益气之效。现代实验研究证明,北沙参可通过上调TIMP2的表达与分泌,抑制肺癌细胞侵袭与转移,南沙参多糖具有抗肺癌效应[18-19]。麦冬,味甘、平,性微寒,归肺、胃、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效。《药性赋》云:“其用有四:退肺中隐伏之火,生肺中不足之金,止烦燥阴得其养,补虚劳热不能侵。”宋师常二者合用,取沙参麦冬汤之意,肺胃同治,气阴双补,益气不生热,补阴不滋腻,以增强养阴润肺、生津止咳之力。常用剂量:10~15g。

2.2.2 白芍-甘草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经,有敛阴养血、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效。《神农本草经》云其“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益气”。甘草,味甘,性平,归肺、心、脾、胃经,具补脾益气、祛痰止咳、淸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效。宋师认为,白芍味酸可敛津液,护营卫;甘草味甘能固中气,和阴阳,调营卫,且有平喘、抗炎、抗肿瘤、护肝、解痉、镇痛等作用。两药配伍,酸甘化阴,滋阴养血,敛肺津,收肺气,相得益彰。常用剂量:白芍10g,甘草 6~10g。

2.3 补肾益精药对

2.3.1 女贞子-墨旱莲 女贞子,味甘、苦,性凉,入肝、肾经,可补益肝肾、明目、清热;墨旱莲,味甘、酸,性寒,归肝、肾经,有滋阴益肾、凉血止血之效。二药相配,即二至丸。《饲鹤亭集方》载:“二至丸,益肝阴,补肾精,壮筋骨,调阴阳,乌须发。”现代研究表明,二至丸有保护肝肾作用,同时可多角度调节免疫,抑制肿瘤生长[20]。宋师认为,肺癌放化疗患者,容易出现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受损等损害,女贞子、墨旱莲二者相伍,可保护肝肾功能,减轻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常用剂量:女贞子10g,墨旱莲9g。

2.3.2 菟丝子-补骨脂 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归肝、肾、脾经,能滋补肝肾、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安胎。补骨脂,味苦、辛,性温,归肾、脾经,能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补骨脂中多种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肺癌、乳腺癌、肝癌等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21]。宋师认为,肺病及肾,治疗肺癌的同时,当补肾固精。菟丝子补肾益精,温而不燥,补骨脂补助肾阳,且能温补中焦,纳气固阳,两者联用可使肾精充,肾气固。常用剂量:二者均为10g。

3 典型病案

患者,周某,女,40岁,2019年4月26日因肺癌术后1月前来就诊。患者2019年3月查胸部CT发现两肺多发小结节,较大者位于左下肺,大小约1.1cm,于2019年3月19日行手术治疗,病理提示左下肺浸润性腺癌,切缘阴性,EGFR阳性。2019年4月17日查胸部CT提示左下肺术后改变,右肺下叶磨玻璃结节。刻下症:咳嗽,咳痰,痰少,神疲乏力,纳食一般,大便调,舌红苔白,脉沉细。辨证当属肺癌之痰瘀互结证,治以降气化痰、解毒祛瘀。处方:前胡9g,紫苏子 12g,苦杏仁 9g,枇杷叶 9g,蝉衣 6g,桔梗 6g,浙贝母 15g,生牡蛎 30g,鱼腥草 15g,炙百部 10g,炙冬花 10g,地肤子 9g,半枝莲 15g,半边莲 15g,蛇舌草15g,猫爪草 15g,虎杖 15g,米仁 30g,太子参 15g,炒白芍12g,炒白术12g。7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2周后患者咳嗽咳痰缓解,乏力较前减轻,夜寐不安,舌苔白腻,脉滑。原方加用百合15g、莲子15g、苍术9g、厚朴9g。百合、莲子,润肺止咳,宁心安神;苍术、厚朴,燥湿健脾化痰。续服3周后,患者咳嗽咳痰缓解,夜寐可,乏力改善,舌苔微腻,未诉明显不适。2019年7月20日查肺部 CT提示左下肺术后改变,右肺下叶磨玻璃结节,较前相仿。后患者续服,疗效满意。

按:该病例宋师取花边莲汤中半边莲、半枝莲及蛇舌草以清热化痰、抗癌消积,同时可达调节免疫之效;虎杖、鱼腥草、猫爪草共奏清热解毒消痈之力;浙贝母、生牡蛎化痰散结,且浙贝母可开郁清热;米仁健脾渗湿,炒白术、炒白芍可健脾燥湿以杜生痰之源;炙冬花、炙百部合用以化痰止咳;太子参益气养阴清热;前胡、苏子、杏仁相伍宣肺降气,蝉衣、桔梗上行保肺。诸药合用,升降结合,以恢复肺气之宣肃。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之效,同时可达调畅肺之气机之功。

4 总结

宋师应用中药药对治疗肺癌患者,在临床中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在治疗肺癌的过程中,宋师基于正虚与邪实两大病机,常扶正祛邪并用,清、消、补三法结合,祛邪的同时不忘补虚。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对于正气不足的患者,辨明病位病性,常选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药对补益中焦,沙参-麦冬、白芍-甘草等药对益气养阴,女贞子-墨旱莲、菟丝子-补骨脂等药对补肾益精。对于邪实的患者,脏腑同参,辨证施治,针对痰、瘀、毒等不同致病因素,灵活运用白花蛇舌草-败酱草、猫爪草-虎杖或金荞麦、半枝莲-半边莲、鱼腥草-肺形草等药对清热解毒祛瘀,浙贝母-生牡蛎、鲜芦根-薏苡仁等药对以化痰散结通络。在辨证施治中,由于肺癌成因的复杂性和临床表现的多重性,宋师在应用药对时,辨证施治,随证加减,以达“屡攻屡补,以平为期”之目的。

猜你喜欢
猫爪草虎杖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04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虎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
中成药(2018年3期)2018-05-07 13:34:47
虎杖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机制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15
中药市场宠儿猫爪草的种植方法
农家之友(2017年5期)2017-07-20 10:58:32
猫爪草
商道(2015年8期)2015-08-10 07:18:18
虎杖煎剂对急性肺损伤大鼠TNF-a,IL-1β表达的影响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猫爪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