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本科生导师制在中医药院校的分析与思考

2019-01-03 02:00王志琪裴刚曾嵘陈絮蒙丛梦静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47期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

王志琪 裴刚 曾嵘 陈絮蒙 丛梦静

【摘要】随着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不断推广,中医高等院校以促进本科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充分体现具有中医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对具有“传统中医师承”模式的本科生导师制教育模式愈加关注。为顺应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要求,本文对“导师制”教学模式进行利弊分析与思考探究,以探索更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党本科生导师制  中医药院校  复式教育

【基金项目】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改项目(2018-JG021,2014JG01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高等教育课题(GY-19),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湘教通[2016]400号,校行教字[2015]8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7-0250-01

“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其理论为强调以个别指导为主而非以讲课为中心,导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由此拉近师生间距离。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伟大复兴,中医药本科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加之中医药作为实践性,经验性要求相对较高的学科,本科生导师制也应运而生[1]。

1.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势

1.1教师方面

第一,有利于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非“主导者”,学生通过自学为主,教师的辅导贯穿自学始终,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第二,有利于更好的了解学生,发扬教学民主。通过“一生一导师”的规定,能为教师和学生创造更多交流机会,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学生能更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三,有利于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2]有机结合。有效解决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固、专业基础差、临床能力不强等问题,加强学生与教师的理解、交流,能够让学生知道“学”什么,让老师知道应该“导”什么。

1.2學生方面

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本科生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模式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积极探索实践。中医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大学一年级的新生,仅仅学习过《中医基础理论》,对于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导师能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专长,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安排学生去临床参观学习,指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学生视野,直接感受中医临床,更有利于其专业思想的巩固[3]。藉此让学生明白做好临床的前提是基础的扎实从而自觉强化,由此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2.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首先,本科生导师与班主任工作难以区分。本科生导师是旨在充分发挥教学和科研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科研能力;班主任则侧重于管理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方方面面,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是目标一致,所以由于权责分配不明确,容易造成工作难以区分,一件事情学生不知道该问导师还是班主任,导致学生费时费力,与预期结果背道而驰。其次,个别学生参与热情不高。由于老师科研与教学任务繁重,与学生沟通机会不多,学生对老师也没有全方位立体的认识,使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有些学校强制参与,学生和老师之间互相不了解,仅仅是形式主义,会有种“强扭的瓜不甜”的感觉。第三,有关制度尚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对于本科生导师制指导教师的选择并没有完整的选拔、评价、奖惩制度,学生的选择也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可能出现鱼龙混杂,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3.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及建议

3.1建立“班主任,导师双向交流”机制[4],明确二者的分工。班主任与导师定期进行沟通,班主任从导师处得到学生的学习科研状况,导师从班主任处了解学生的生活日常状况,有助于更好地、全方位的培养学生。

3.2导师可以运用复式教学。一个导师一定会有多个学生,他们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导师可以创造机会,让大家一起讨论,由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对于同一个问题思考角度不同,高年级同学可以用易于接受的方式为低年级的解决疑难问题,低年级同学也可以为高年级同学提供新鲜的思想,由此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每节课都有新的收获,并且是以他喜闻乐见的方式,慢慢的他就会对这种讨论产生期待和兴趣。

3.3完善导师、学生选拔制度[5],让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对于选拔教师而言,首先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时间、地点相对灵活的制度,相当于有一个“灵活的课程表”,这就要求老师同样具备灵活的能力去合理地安排时间和任务;其次要有高尚的道德素养,能够用正确的思想去引领学生;再次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能够在科研方面做学生的点拨者,把自己优秀的技能经验传授给学生。对于选拔学生而言,可以设置一定的门槛和条件,如需要提供简历,展示才能、学业,供需见面等方式,并设置导师的最大招生数量,以此产生竞争心理,让学生明白争取好导师需要努力和竞争,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珍惜来之不易的跟师机会[3]。

3.4完善导师评价制度。实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评价,首先最基础的是学生的评价,可以以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为基准,采取不记名评价,实现公开透明;其次是同行评价,可以让教师在专业的角度发现自己的问题;最后是教师自评,自我剖析在导师制实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以及存在的问题。三者充分结合,打造出一个“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3.5完善导师奖惩制度。一方面,经过专门的考核小组及全方位的评价,评选出优秀导师,给予表彰,在晋升职务或职称时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对不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导师资格,并与个人年度考核挂钩。同时,学校、学院根据导师的工作量以及工作成绩给予适当的津贴。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设立“本科生导师制专项经费”。

4.小结

综上,中医药院校在本科生阶段采取“一生一导师”制有利于中医药事业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并且可以因材施教的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与科研素养。但是同时老师也要意识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且不断深化改革,优化导师与学生的选拔制度,共同营造一种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唐汉琦.我国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成效、问题与出路[J].重庆高教研究,2019(4):98-109.

[2]赵长伟,徐婧瑶,崔镇海,周晓玲.中医本科生的互联网+导师制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1):151-153.

[3]陈丽斌.对中医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实践的思考[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4):104-105.

[4]吴永红,赵婷.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10):23-24.

[5]刘建花,王亚南,张国栋.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9(18):70.

作者简介:

王志琪(1976.10-),女,天津人,博士,苗族,副教授,研究方向:药理、中药药理。

猜你喜欢
中医药院校
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深阅读”阅读推广研究——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与经典案例分析
佛家思想在中医药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析
中医药院校师生关系影响因素的年级差异研究
西南边疆高等中医药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
中医药院校开展ESP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中医药院校公共体育课开展身体素质训练的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