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2019-01-03 02:05廖建业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成因分析转化策略学困生

廖建业

摘 要:几乎在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存在几名学困生。他们或是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或是受到性格的影响,又或者是受到学习能力的影响,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总是显得非常吃力,且效果极差。关注农村数学课堂学困生的学习体验,纠正学习上的不足,促进他们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的提升,这是教师要认真对待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11B-0019-02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存在以下问题: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过于局限,缺乏真实性和趣味性,导致很多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越来越不喜欢数学;一部分教师过分关注能力强的学生,对能力弱和不爱学习的学生采取放养的对策,导致这部分学生和数学知识越来越远。长此以往,上述几种情况下的学生开始对数学能力产生怀疑,并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数学,从而渐渐地沦为学困生。

其实影响学困生学习数学的问题无外乎兴趣、技巧和习惯等几个部分。如果教师可以针对学困生的学习难问题找准教学切入点,势必可以塑造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由此一来,不但可以有效转化学困生,还能让他们在反复体验、反复操作中逐渐爱上数学。久而久之,能让学困生的学习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并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认知结构。

一、构建趣味情景,解决兴趣缺失的难题

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在兴趣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动力会变得空前高涨,而且会一改往日被动学习的尴尬局面。之所以很多学困生不喜欢学习数学、厌恶数学,就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如果让他们觉得数学非常有趣,则能为学困生转化打基础。

所以,教师有必要构建丰富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与感受知识中体会数学的快乐。但由于农村小学在资源方面相对短缺,所以教师在构建趣味情景的时候还要另辟蹊径。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统计”为例,在学生学习诸多的统计图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真实的情景,增强课堂代入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体验。案例:今年当地农作物的收成如下——玉米的总产量比去年增长了10%,大豆的总产量比去年增长了13%,茄子的总产量比去年增长了12%。

以此类推,随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去年各类农作物的总产量数值。然后,要求学生计算一下今年总产量的数值。而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利用统计图对这些产量数值进行合理的标注。这样一来,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复习体验,也让他们获得了愉悦的学习感受。尤其是对学困生而言,他们学习难是因为缺乏兴趣。而统计图的设计过程充满了创意性,学生完全可以按照对问题的理解来随意选择统计图。

譬如上述案例,教师提供了三个假设:1.统计今年农作物的收成总量;2.统计去年农作物收成总量;3.统计两年内农作物收成总量的上升情况。而且,为了提高学困生的积极性,还可以鼓励他们与能力强的学生合作。由此一来,当学困生看到自己设计的统计图,会形成满足感和自豪感,从而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对学习产生兴趣。当然,课堂激趣的方式有很多,但也要符合校情、学情。

二、践行分层指导,解决技巧缺失的难题

影响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还有一点,那就是学习技巧的缺失。经常会有学困生反映:“老师,我也很想学好数学,甚至我花费的时间比很多学习好的学生都要久,但是为什么最后我还是得不到高分,很多练习题还是不会做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因为他们缺乏的学习技巧。正所谓,好的技巧能让做事事半功倍,而笨的方法反而会事倍功半。

所以,帮助学困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中适当地引入分层机制,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法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一来,学困生可以在符合自身学习情况、认知规律的情景中探索知识,感受数学。

以应用题型“植树问题”为例,此类习题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了解题规律,解答起来会成为一种快乐的探索体验。教学指导期间,教师可以通过绘图、画图的方式为学生构建情景模型,为学生建立直观的印象(注:学困生的认知方式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看得到和摸得到的事物,更容易被他们理解)。

在讲解公式——“单边植树(两端都植):距离÷间隔长 +1=棵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公式中的每个元素标注为真实的事物,例如将树木的画贴在绘制好的道路图上,然后标注距离、树木的具体棵数等等,让学困生在循序渐进中摸索公式的由来。当然,教师也可以适当地鼓励学生思考“在听课期间容易遇到哪些障碍?出现障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以此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详细讲解短板的形成因素。这样一来,便可以让能力弱的学生更好地掌握解题技巧。

很多教师觉得这种指导方法比较麻烦,然而学困生缺乏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简单的语言描述并不利于他们吃透知识,这种笨方法更容易被他们接受。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教师也要遵循学生的客观认知规律,切忌急于求成,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吸收知识的时间。

三、落实实践活动,解决习惯缺失的难题

学困生转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一节课或两节课的指导并不能达到教育效果。所以,教师还要在这个基础上给学困生们塑造体验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解决学习习惯缺实的问题。长此以往,能让学生逐渐改变以往的坏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爱因斯坦说过:“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若想让学困生掌握学习方法,构建起科学的知识结构,足够的练习是至关重要的。不过在开展练习活动期間,教师同样要尊重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和认知现状,确保活动项目可以被学困生接受,并能够发挥应有的教育成效。

例如可以给学困生引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练习方针,激发新鲜感。同时,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学困生和学习好的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这样一来,学困生便可以在后者的帮助下积累更多的经验,而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为学困生讲解习题的过程中升华个人的智慧,提升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一举多得。当然,帮助学困生持之以恒也是非常必要的。

而根据教师的思考,成功的体验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最佳手段。所以,教师也要尽可能地在活动中让学困生品味成功的果实,让他们意识到“我也可以学好数学,我也可以成功解答难题”。久而久之,反而能改变学困生以往不自信、谈数色变的尴尬。但需要注意的是:学困生的成长相对缓慢,所以教师要拥有足够的耐心。

总而言之,并非每一朵温室之花都可以顺利结出果实,并非每一位学生都能自觉遵守学习要求。所以,教师必须重点关注学困生,分析他们学习数学难的根本原因,并在这个基础上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由此,让学生在不断体验和实践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兴趣培养和技巧指导,能让学困生逐渐形成完整的数学思维,这对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溪县教育科学2019年度立项小课题《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课题编号:AX2019—099)论文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赵华梅.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科学咨询,2019 ,(10).

[2]张微.对症下药,培养数学学困生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9,(9).

猜你喜欢
成因分析转化策略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杀人案件的动机与成因分析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