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探索研究

2019-01-03 02:00吴浩
科技风 2019年35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智慧课堂思政教育

摘要:随着大数据应用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智慧课堂和思政教学的整合应用成为的高校教改前沿课题。智慧课堂的创新在于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变革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打造智能、高效、开放的教学平台。思政教师迫切需要引进全新的视角和科学的方法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不足,积极借鉴和参考先进教学理论,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创新探索,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智慧课堂;高校学生;思政教育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进入“00后”时代。他们从小到大物质生活优越,自我意识强烈,谙熟社交媒体,眼界视野开阔,勇于挑战传统,是和世界同步发展的一代人。其中也有一些人沉迷网络世界,生活无欲无求,学习得过且过,思想不求上进,遇事懈怠消极,,成为“手机控”“低头族”“刷屏狂”。

在“传统课堂”模式中,思政教师是课堂传授的主导者,手持一支白粉笔,指点一篇PPT,一个人唱独角戏,一堂满课灌到底。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接受知识,依靠拼命刷题以应付考试,对“两课”学习提不起兴趣,激不起热情。他们的注意力不自觉地被手机上刷抖音、看电影、玩游戏、发微信等外来信息所吸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笔者由此想到近年兴起的“智慧课堂”不失为一条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创新之路。智慧课堂融合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R(增强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等前沿技术以及文档、图片、影视、语音、PPT、博客、论坛、微信、微博、微课等多种教学资源。教师能够施展高效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获得适宜的学习体验,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辩证的思维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度的创造潜能的人才。

“智慧课堂”理论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全面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建构智能高效的智慧课堂,探索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全过程贯穿“云端构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智慧发展”的宗旨,并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网、端”的运用,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的目标。

笔者所在的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互联网+协同开发”理念,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现代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推出“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学院协同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发了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万方知识服务平台、慕课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精品开放在线课程等项目,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方便的教学平台和良好的教学服务。思政教师利用智慧课堂,使德育阵地不再局限于教室的有限空间和课堂的有限时间,而且有效地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空间和课后业余时间。

智慧德育课堂是什么模式?智慧德育课堂模式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通过全方位、各角度、多层次的互动交流,促进教师和学生、软件和硬件、人员和机器、线上和线下、课内和课外相互融合。

在课前,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发放共享资源,要求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开展先行检测,初步整理成果。教师搜集整理学生对新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记录疑惑难点,查看信息反馈,获取学生学情,及时调整备课内容以便有针对性地教学活动。

在课中,教师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在网络上搭建远程、云端等互动平台,通过高清数字显示设备(如电子白板、录播系统),展示微课、视频、动画、声音、图片、文本等多媒体教学内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身份从单向的灌输者向互动的指导者转变,设置小组讨论、弹幕投射、能力测评、知识挑战、读书交流等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环节,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智能交互与实时反馈,形成全新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方式。

在课后,教师汇总各类统计数据,利用作业、任务、辅导、测验等过程分析,进一步全面掌握学生学情。方便教师开展个别交流来答疑解惑,依靠传授方法来巩固知识,实施应用创新来合作解难。更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资源推送和一对一的学习辅导。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分层次作业和个性化任务,提高对自身强项弱项的了解,加强对知识重点难点的掌握。教师也可以通过检测学情和评价反思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

高校智慧德育课堂的应用,帮助教师提高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带来了“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具体作用分析如下:

(1)智慧德育课堂是一个“思维场”,它借助互动教学系统,能够活跃德育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参与程度。教师运用网络创作工具,依靠微课制作、示范教学、现场测评等手段来资源分享和信息交流。学生通过互动教学平台,凭借发起议题、信箱投稿、小组讨论等途径来各抒己见和表明立场。教师要鼓励学生争做主人翁,大胆放手试,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思辩能力和合作精神。

(2)智慧德育课堂是一个“生活场”,它创设现实生活情境,突破传统教学枯燥乏味的说教模式,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和校园生活以及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和党政方针以及时事热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不能仅停留在纸面上,而且要付诸于行动上。青年的成长就体现在志愿者服务、献爱心活动、公益在身边等一点一滴的具体实践之中。

(3)智慧德育课堂是一个“情感场”,它引入心理辅导平台,通過情感上的渲染和共鸣,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效果。对学生进行和风细雨的教化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先进模范和英雄人物的示范垂先作用,鼓励他们见贤思齐,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自觉抵制社会不良思潮,坚定科学信仰,践行个人理想,追求美好人生,达到崇高境界。

智慧课堂和高校德育的整合产生1+1大于1的效果,思政教师也要避免设计意图无法实现,执行过程出现偏差,其中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1)智慧德育课堂的实施,需要加强网络平台的宣传和培训。对学生的培训重在理念方面,关键要做到树立观念,提高意识,端正态度,确定目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增强他们追踪时政热点问题的主动性,提高他们传承马克思主义的使命感。对教师的培训重在技术方面,重点要做到传授技术,更新知识,掌握方法,推广应用。教师应该以人为本,围绕学生的需求来建设和完善教学资源库。还要与时俱进,围绕时事政治的变化来维护和更新数字教学平台。

(2)智慧德育课堂的反馈,需要加强统计数据的汇总和分析。思政教师利用大数据平台,将每次课堂的学生学情,包括课前预习,师生互动、知识问答,课堂作业,课后反馈、复习巩固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部的详细记录和数据统计。并且根据学生的数据汇总,分析归纳每个学生的行为模式。针对特殊学生,例如模范优秀生或者问题后进生,在教学平台专门设置提醒模式。教师适时关注发展趋势,及时掌控思想动态,方便分析学生心理,可以有的放矢采用表扬和奖励、鼓励和鞭策等手段,对症下药重点关照特殊学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3)智慧德育课堂的运用,需要加强教学效果的回顾和反思。当高校德育拥抱智慧课堂之时,其本质不是单纯地将教学内容由“线下”转化为“线上”,更不是将盲目地将传统的教学流程升级为数字化和智能化。思政教师需要认真去审视日常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整体情况,防止重形式而轻内容、重智育而轻德育、重技术而轻教学等本末倒置的不良倾向的出现。思政教师在实践过程不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可以促使教学工作少走弯路,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水平。

智慧课堂与高校思政教学的无缝对接,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书和育人相配合,线上和线下相融合。思政教师应当拥抱互联网,迎接新时代,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努力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孙曙辉,刘邦奇.智慧课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3.

[2]魏传苗.MOOC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5354.

[3]孙曙辉,刘邦奇,李新义.大数据时代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07):112114.

[4]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51.

[5]卞金金,徐福荫.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设计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2):64.

[6]臧书霞.教育信息化条件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江蘇高教,2012(1):144.

作者简介:吴浩(1976),男,江苏无锡人,讲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研究方向:媒体德育。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智慧课堂思政教育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