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杭州 310005
范炳华教授,主任中医师,省级名老中医,全国“大医精诚”优秀医生,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常务委员、学术顾问。范师长期奋斗在中医推拿事业第一线上,涉及临教研三大领域长达50年。范师熟悉中医经典,融汇中西医基础,临床经验丰富,创新性提出“有症必有因,无因不成症”的临证思维,临诊重视审症求因,诊断主张“症因要相关,无关非诊断”原则,遵循“治因宜为先,因去症自消”的治疗思路。对椎源性脏腑病的治疗有独特见解,疗效显著。
椎源性脏腑病,范师定义:因脊柱的退行性变、慢性劳损、扭挫伤等所致局部关节紊乱,刺激或压迫了附近的植物神经、血管、脊神经及感受器,从而表现在相应脏腑器官反应的一类脊柱相关疾病,属中医“筋出槽、骨错缝”的范畴。范师基于“症因相关”理论,对椎源性脏腑病的诊疗思路是“有症必有因,审症必求因,明因先疗因,去因自消症”。《圣济总录》曰:“凡坠堕颠仆,骨节闪脱,不得入臼,遂致蹉跌者,急需以手揣搦,复还枢纽,次用药调养,使骨正筋柔,荣卫气血,不失常度,加以封裹膏摩,乃其法也。”[1]书中提出了“复还枢纽”是医治“骨错缝”的核心思路。下文就范师治疗椎源性脏腑病的临床经验进行阐释。
范师基于祖国医学“司外必先揣内”的理论,通过临床长期辨证实践操作、反复对比思考,同时结合生物力学以及现代解剖学相关知识,总结出一套“症因相关”的理论,尤以脊柱相关疾病为证。诚如《丹溪心法》曰:“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2]范师对于椎源性脏腑病的辨证,以胸段为例,通过以下三个层面体现。
1.1 “因”的寻求 现代解剖学指出,在人体支撑结构中,脊柱最为重要,它能提供各内脏器官优质的保护。同时,脊柱作为脑与脊髓所发出的神经分支穿出口,相互联系于有关内脏器官组织[3]。脊神经位于胸段,共分成一前一后两个分支,前支共12对肋间神经,上6对只是分布在胸壁处,下6对则是跨越肋弓直接进入腹壁处,胸腹壁均有分布。后支所涉及神经按胸段分节,对应支配相应的皮肤、韧带及肌肉感觉。胸段椎体关节,尤其是小关节紊乱、错缝后,压迫、刺激相对应的脊神经和所涉及的交感神经节,从而引起相关临床表现。当前支所含肋间神经局部受压,可引发胸腹壁症状,如疼痛、麻木等;当后支所及交感神经节局部受压,可引发相应节段支配的内脏病理变化[4]94,如胸闷、胃痛等。椎源性脏腑病究其内在原因,主要是在局部椎体退行性病变、骨质增生变尖及周围韧带劳损、钙化的基础上,由于瞬间发力不当、长时间疲劳工作或提、搬重物时姿势不良所致的用力不均匀、不协调,从而出现局部相关组织闪挫扭岔,将原本平衡的脊柱胸段内外环境打破,造成单个或多个节段及对应小关节所处位置轻微改变、移动,所涉及相关脊神经和交感神经节受压迫,致使其支配的相应组织器官表现为功能紊乱[5]。
1.2 “症”的观察 (1)主症状:胸椎脊柱段、脊柱一侧或两侧胸背部疼痛,胸脊柱患椎棘突旁压痛或竖脊肌条束状痉挛,脊柱病变节段可触及侧弯或棘突偏斜。(2)兼症状:胸椎活动受限或转侧时牵掣疼痛,常固定于某一体位;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加剧;疼痛可牵涉前胸部或两胁肋部,出现对应脏腑的脊柱水平面有关应激反应,如胸闷、气短、呃逆和胃脘痛等。范师结合临床多年经验,发现很多误诊的内科疾病都与椎源性脏腑病有关联,审“症”方向错误,即“无关非诊断”,进一步求其“因”都跟局部胸段所及椎体小关节失调、紊乱、位置不正有关,并非内脏本身出现问题。
1.3 “证”的审验 范师常常通过拍摄胸椎正侧位(X线片)检查用以明确该病的具体诊断。胸椎正位片观察点主要在胸椎整体节段是否侧弯、侧弯方向,后正中线棘突位置是否相对处于一直线上,各个椎体之间排列、胸椎上下关节突关节、肋骨小头关节排列是否欠稳,诸小关节是否边界不清、局部是否出现密度增高影等。胸椎侧位片观察点主要在胸椎生理曲度是否变直,局部椎体是否增生病变,椎间隙是否狭窄等。仔细分析考验脊柱病变节段与临床体征、症状的关联性,为进一步诊断明确提供良好依据,打好有效性治疗的基础[6]。
范师在确定内在病因、辨证明确后,相应制定治疗方案。手法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方法,其中包含针对软组织,如肌肉等的放松手法和针对椎体,如小关节紊乱等的整复手法,力求达到《医宗金鉴》所说的“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和“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境界[7]。经长期临床验证、反复手法操作,总结出“胸椎对抗整复为主治疗呃逆技术、胸三椎整复为主治疗胸闷技术、胸八椎整复为主治疗胃脘痛技术”[4]121-129,效果显著。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患者取俯卧位,术者在胸背膀胱经上(根据症状重点放在相应节段)做法、按揉法操作,以放松局部肌肉,时间约5分钟。(2)患者取俯卧位,术者在相应节段的椎体关节突关节旁寻找压痛点或条索状物,或偏歪棘突处进行按揉、弹拨法治疗,时间约3分钟。(3)胸椎对抗整复:患者取坐位,医生立于患者身后,找出偏歪棘突,先用指(或掌)在其周围按揉,待紧张的肌肉放松后,令患者两手交叉扣住,置于项部,术者两手从患者腋部穿过,并握住其前臂下段,一侧膝部顶住患椎部。此时,术者膝部向前顶,双手后拉并向上提形成对抗用力,若听到“咔嗒”声响,则复位成功。胸三椎整复:患者取坐势,双手手指互叉扣抱于枕后部,施术者立于其背后,两手分别握住患者两肘部,并用一侧膝部顶住患者第三胸椎棘突。同时嘱患者主动做俯仰活动,并配合深呼吸,做缓缓地前俯后仰被动运动,即患者前俯呼气时,术者将其两肘向前推,后仰吸气时,术者将其两肘向后拉,使其胸部得到扩伸的同时,胸椎小关节得到调整。胸八椎整复:患者取俯卧位,于第八胸椎棘突偏歪处行旋转分压法或行俯卧冲压法。(4)整复后可按揉相应穴位或部位,操作完毕。上述相应整复方法,其机制主要在于调整脊柱胸段相应解剖结构,改变筋膜应力集中点,重新恢复失调的脊柱段结构,及覆盖其上的筋膜、韧带、肌肉等相应正常的受力分布,缓解或解除相对应的神经功能,促使机体恢复自我调节功能,使脊柱胸段达到所需力学平衡。上述三种诊疗技术操作,更好地印证了范师“审症求因、治因为先”的学术思想。
3.1 椎源性呃逆 患者,男,55岁。主诉:间断性呃逆2月余。患者2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呃逆,呈间断性,平均约5分钟1次,自主不能,自觉胸背部有牵掣感。曾于呼吸专科就诊,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给予中西药、针灸等治疗后未见明显改善,遂来求诊。范师根据患者症状描述,触诊胸背部,发现患者胸椎前屈受限,第7胸椎至第8胸椎棘突两侧有明显压痛点。辅助检查:胸椎X线片提示T7~T8棘突向左侧偏歪。诊断:椎源性呃逆。予放松手法后施以胸椎对抗整复治疗,经1次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后复诊1次,未见复发。
按:该案例中,患者之前按呼吸道疾病“呃逆”治疗,没有获得临床疗效,而后来范师处按“椎源性脏腑病”治疗,疗效显著。此中关键,在于范师诊疗过程中牢牢把握住了“症”和“因”的相关性,由患者所述间断性呃逆伴有胸背部牵掣感的“症”,审症求因,触其胸背部,找到T7~T8棘突两侧明显压痛点,寻求到“因”,首先治因,因去除则症自消。
3.2 椎源性胸闷 患者,女,47岁。主诉:胸闷、气短,不敢深呼吸2年。患者2年前因长期疲劳工作后出现胸闷、气短,经卧床休息后改善不显,先后到多家医院心血管科、呼吸科等专科求诊,曾行胸片、胸部CT平扫、ECG、DCG、大生化等多项有关检查,均未查出异常问题,给予相关中西药处理后,症状始终存在,后经人介绍至范教授专家门诊就诊。范师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根据其辅检结果和症状体征描述,探寻内在病因是胸椎上问题,触诊后发现患者第三胸椎棘突旁肌肉僵硬,呈条索状,并略向右侧偏斜,触痛明显,双胁下压痛不显。辅助检查:胸椎X线片提示胸椎轻度向右侧弯,T3棘突向右偏歪。诊断:椎源性胸闷。予放松手法后施以胸三椎整复治疗,经1次治疗,患者顿感轻松,胸闷、憋气症状立即消失,后复诊2次,随访反馈至今未复发。
按:该案例中,患者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后,首先常规考虑求诊于心血管、呼吸等相关专业内科,但常规治疗收效差,不能很好地缓解症状,最后就诊于范师处。基于范师“审证三原则”的学术思想,有其症必有其相关性之因,症有胸闷气短,关键有不敢深呼吸之主诉,求因于T3棘突处,压痛明显,肌肉条索状僵硬。治因为先,收效显著,进一步印证了范师“因去症自消”的治疗思路。
3.3 椎源性胃脘痛 患者,男,22岁。主诉:突发性胃痛2天。患者自诉2天前无征兆于剑突下处产生疼痛,程度剧烈,腹肌紧张,坐卧不安,局部拒按,彻夜未眠,自行饮热水及外敷发热膏药后未见明显缓解,自觉有背部牵扯痛。曾于消化专科就诊,给予制酸、消炎药治疗后无果,遂求诊于范教授处。范师结合患者病史描述及症状表现,在其胸椎脊柱上究其病因所在,发现第八胸椎棘突偏左侧有明显压痛点,左侧椎旁肌肉亦僵硬痉挛,腹壁肌肉群紧张。辅助检查:胸椎X线片提示T8棘突向左偏歪。诊断:椎源性胃脘痛。予放松手法后施以胸八椎整复治疗,经1次治疗后症状消失,跟踪观察未见复发。
按:该案例中,患者年纪很轻,无明显诱因下突发胃痛症状,同时有明显腹肌紧张、背部牵扯痛等伴随症状,消化专科治疗无果,侧面说明范师所讲“无关非诊断”,审“症”方向错误,自然收不到需要的临床疗效。范师详细地“审症求因”后,明确其病因所在T8棘突上,对症施治,疗效立竿见影,直观体现了范师提出的“症因相关”理论,并通过“审证三原则”的学术思想,手到病除,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类椎源性疾病。
椎源性脏腑病临床上常常被忽视或误诊。范师通过长期临床经验总结出“审证三原则”的学术思想,即“有症必有因,无因不成症”的临证思维,主张“症因要相关,无关非诊断”诊断原则,遵循“治因宜为先,因去症自消”的治疗原则,重视审症求因,察其症必究其因[8]。像这类椎源性脏腑病,根本原因在于局部椎体解剖改变,从而刺激或压迫了附近的植物神经、血管、脊神经及感受器,椎体小关节呈紊乱状态,其所表现出的症状与内科疾病难以鉴别,导致多数患者因为症状体征首先求诊于“内科病”门诊。范师再根据不同节段的需求,辨证论治,对因施法,通过不同的整复手法达到恢复局部椎体的内外平衡状态,缓和或消除解剖改变引起的临床症状。在结合临床表现和胸椎X线片明确诊断,依照上述方法,临证施治,临床效果显著,实用可操作性强,值得同仁们借鉴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