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启祥
(六枝特区人民医院,贵州 六盘水 553400)
心肌慢血流/无复流现象对PCI手术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但当下临床针对心肌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尚未作出统一定论[1],本次研究选择70例N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做出如下报道。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我院接受PCI术治疗的NSTEMI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具有明确诊断、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与试验组40例,常规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1~73岁;试验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2~72岁。
所有患者PCI术前均给予300 mg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嚼服,40 mg阿托伐他汀钙口服,造影检查结束PCI治疗初期,常规经由动脉鞘管注射普通肝素(按80 U/kg补齐总量),若手术治疗期间有慢血流/无复流现象,试验组给予10 mL生理盐水+2 mg尼可地尔,在冠脉内注射,持续时间为30~60 s。常规组在冠脉中注射200 μg硝酸甘油,结合患者术中血压水平调整给药剂量。
观察两组患者出现慢血流/无复流冠脉内注射药物后5 min冠脉造影图像,应用校正TIMI 血流帧数(CTFC)判断PCI术后靶血管血流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的时间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ST段完全回复35例,占87.5%,MACE有2例,占5.0%;常规组ST段完全回复21例,占70.0%,MACE有2例,占6.7%。可见,试验组ST段完全回复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术后1周,试验组心脏彩超L V E F为(49.5±5.0)%,较高于常规组(43.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给药前、首次及PCI结束前末次CTFC帧数分别为(82.3±15.1)帧、(37.2±7.2)帧、(26.2±6.5)帧,常规组为(81.9±13.2)帧、(49.2±9.6)帧、(42.0±8.3)帧。可见,冠脉内注药后两组患者首次及PCI结束前末次CTFC帧数都减少,试验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组。
NSTEMI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冠脉严重狭窄和(或)易损斑块破裂或糜烂所造成的急性血栓形成,伴或不伴血管收缩微血管栓塞,进而造成冠脉血流减少或心肌细胞缺血。PCI手术是当下临床用于改善心肌梗死后血液灌注量以及患者预后的主要方法之一,其通过打通缺血有关血管、挽救缺血心肌细胞而实现对NSTEMI的有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慢复流/无复流是指心外膜闭塞冠状动脉接受溶栓或介入治疗已正常开通,但因微循环水平血液却不能彻底恢复,造成缺血心肌组织缺乏有效再灌注,冠脉血流减慢或无血流为典型症状。
尼可地尔具备独特的抗心肌缺血功能,不仅能促进K+从细胞内流出过程,拓展微小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还能效仿心肌缺血预适应(IPC)。此外,尼可地尔还能通过开放线粒体K+-ATP通道,发挥药物预适应功能,维护心肌细胞功能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2]。
综合全文,可初步认为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有助于预防NSTEMI患者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现象,改善心功能,具有一定安全性,故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