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芳
(江苏省宜兴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200)
医院消毒中心主要在日常工作中负责常规器械灭菌、清洗等工作,其清洗消毒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与护理质量[1]。品管圈是一种人性化管理模式,通过组建品管圈小组,总结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合作,以达到规范现场管理、提升工作科学性的目的。本次研究主要观察品管圈小组在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中的效果。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器械200组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无菌器械包、医疗物品与器械等。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有人员20例,人员构成一致:主管护师、护师、护士、消毒员分别5名、4名、3名、8名,其学历水平均在中专以上,其中大专学历5名,所有参与实验人员均在25岁以上。共有5名曾参与专业供应中心消毒培训,2名具有手术经验,圈长为主管护师与副主任护师。
对照组采用常规器械清洗方式,观察组采用品管圈小组方式清洗器械,具体内容包括:
1.2.1 清洗器械
清洗前需清点所有器械,精确记录器械总数,每次手术结束均需擦拭器械表层污垢,冲洗后装入密闭箱,2小时内妥善下送入供应中心,2小时内不能送入供应中心的进行保湿处理后装入密闭箱尽早送入供应中心。由供应中心人员对器械进行清点分类后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污染明显的器械先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可见污迹,再执行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程序,清洗时器械需拆卸至最小单位。对于一些具备管腔的器械,需进行预处理,彻底清理残存粘液或污垢。经10 min浸泡后用合适的软毛刷处理污垢。如选用刷洗或酶洗的清洗方式,需要预先调配适量酶液,用来清洗器械,经过10 min浸泡后彻底刷洗轴节、管腔等位置,必要时可以用压力水枪清洗,压力气枪吹干。
1.2.2 质量检测
用目测或带光源放大镜观察,需要重点观察的位置有器械表层、螺旋轴及关节轴等,查看这些部位是否有明显污迹,放大镜用于测查轴承的缝隙或者器械的腔道,用白纱布擦拭器材表层,完成表层擦拭后观察白纱布上是否有留下的印迹。器械经过清洗后,可在隐蔽器械风险内滴双氧水、联苯胺,旋转轴承关节,特定时间内对试剂色泽是否出现变化进行观察。
利用放大镜或目测,观察到器械齿槽光滑,器械表层与关节轴承均无残存锈迹或水垢,擦拭以后不存在痕迹,规定时间内试剂样品不变色,则为合格;经测试后发现器械表层有血迹、水垢等,轴承有污迹残留,检测试剂样品颜色发生改变,为不合格。
选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中的计量数据与计数数据,如果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实验过程中由质控员从清洗消毒后的实验室器械样本中抽样检查,主要查看是否存在血迹与锈迹,细节内容包括构件是否灵活或紧密、碗盘是否清洁且无变形。检测方式为目测与放大镜检测两种方式,重点对关节轴承、螺旋部位、咬合面及齿槽位置进行查看。结果显示,品管圈小组管理的实施,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明显提升,观察组无菌包、器械清洗与物品消毒合格率分别为100.0%、99.0 %、100.0%,对照组分别为82.0%、80.0%、84.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00.000,P<0.05;x2=1719.047,P<0.05;x2=1600.000,P<0.05)。
医院中消毒供应中心主要负责手术器械清洗与消毒,如果可以从根本上确保最佳清洗质量,那么就可以有效防控细菌繁殖,相关研究显示[3,4],消毒供应中心内品管圈的有效实施,可以充分发挥出人员的团队精神,结合问题制定工作目标并深入落实,增强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工作积极性,更好的提升工作质量。为进一步证实该结论,本次研究在观察组中组建品管圈小组,而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结果显示品管圈小组管理的实施,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明显提升,观察组科室、手术室与管理完善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消毒供应中心积极开展品管圈管理,可有效降低器械污染率,明显增强器械清洗效果,确保器械清洗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