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腹膜后血肿合并休克的护理

2019-01-03 12:29杨丽娟
关键词:本例休克腹膜

孙 慧,杨丽娟*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1)

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飞速发展,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由于穿刺技术不成熟、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患者的血管变异或硬化等原因造成患者腹膜后血肿(retroperitioneal hematoma RPH)的发生,20世纪90年代文献报道RPH发生率约为0.15~0.5%[1],近年随着介入技术不断发展,发生率报道有所降低0.027~0.041%。RPH发生部位较深,临床早期症状不典型,一般表现为胃肠道症状、腹痛或背痛,出血量大出现低血压甚至低血容量休克时才引起重视,故危险性较高,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2]。2018年11月我科收治1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腹膜后血肿合并休克的患者,经积极抢救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67岁,住院号:10252984,因“反复咽喉部不适六年余,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一月”于2018年11月06日入院。患者于六年前始出现咽喉部不适,呈阵发性,活动时加重,休息可缓解,无明显胸痛、肩背部放射痛,持续时间约数分钟,此后症状反复发作,未作特殊诊治,一月前症状再发,来院查动态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压低,10月5日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冠脉造影示:左主干无明显狭窄,左前降支近中段、左回旋支全程弥漫性病变,最严重约85~90%狭窄,TIMI血流3级,右冠状动脉开口及近中段全程弥漫性病变,最严重约90~95%狭窄,TIMI血流2级,遂在右冠植入支架三枚,余病变决定一月后再次手术,今为进一步诊治入住我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0年,最高达180/100 mmHg,一直服用依那普利10 mg qd,血压控制不详。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无食品过敏史。有吸烟史20余年,平均每日5~10支。入院测T36.0℃、P90次/分、R18次/分、BP110/70 mmHg,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改变,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心功能Ⅲ级,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医嘱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冠脉血供、稳定斑块、控制血压等治疗,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入院后第三天11月09日09:15分行冠脉介入治疗,因右桡动脉细弱(已穿刺过一次),故穿刺右股动脉,置入7F鞘管,但导丝通过困难,遂经右肱动脉动脉途径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术,结果示:左主干无明显狭窄,左前降支近中段弥漫性长病变,最严重狭窄90%;对角支未见明显狭窄;左回旋支近段至中段弥漫性病变,最严重狭窄85-90%。右冠造影检查示:右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未见内膜增生及再狭窄,TIMI血流3级。患者术后回房1小时后发生胃肠道反应,主诉头昏、乏力,血压下降至67/50 mmHg,床边B超检查提示腹膜后血肿,经扩容、升压等抢救和精心护理,11月20日病情稳定出院。

2 腹膜后血肿合并休克的的处理

患者11月09日09:15行PCI术,于11:10术毕回房,12:20左右诉头昏、乏力,恶心遂呕吐胃内容物200 ml,测血压偏低90/55 mmHg,检查肱动脉及股动脉无明显出血、血肿,发现其腹部有膨隆,医嘱予快速补液、多巴胺、间羟胺微泵泵入提升血压。12:40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精神萎靡,血压进行性下降67/50 mmHg,复查心电图较入院无明显动态改变,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3.00×109/L、中性细胞比率:82.0%、血红蛋白:92.0g/L、血小板:138.0×109/L,床边B超检查提示腹膜后血肿128×61 mm,考虑为股动脉穿刺并发症,予输红细胞支持及两路静脉通道补液对症处理,保留导尿。11月20日 患者诉无明显不适,精神一般,食欲可,夜里睡眠佳,大小便未诉明显异常,心率80次/分,BP120/70 mmHg,病情平稳,症状较前改善,出院带药回家继续巩固治疗。

3 护理对策

3.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患者术后常规入住CCU,严密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血压、体温的动态变化;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意识变化,及时发现意识模糊或烦躁不安;必要时记录每小时尿量,肾功能变化;观察患者的面色、眼睑黏膜、甲床是否有苍白;观察穿刺局部及全身有无出血和血肿;观察血红蛋白、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等变化[3]。

3.2 评估高危因素,及时发现先兆、尽早诊断、处理

腹膜后血肿的及时发现与早期处理,直接关系到处理的方式和患者的预后,PCI患者需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未及时发现、处理,出血量较大,很快出现低血压、休克,严重时引起死亡。

3.2.1 高危因素

操作不熟练,穿刺点过高、导丝损伤;患者血管变异或硬化;术中大量抗凝等均为腹膜后血肿的原因。本例患者为第二次PCI术,长期双抗治疗,高血压病史20余年,在穿刺股动脉时,导丝通过困难,未能成功,均为高危因素。

3.2.2 临床表现

RPH早期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随着出血量的增多可出现心慌、出汗,多数病人有腹痛或背痛,血肿压迫神经和内脏可引起神经性疾病以及胃肠道泌尿系功能变化。本例患者早期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头昏、乏力,腹部可见膨隆,继而出现低血容量休克。护理人员对典型和非典型症状都要有及时发现,为尽早诊断作提示。

3.2.3 诊断依据

对于高度怀疑的RPH患者,除了动态监测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比容外,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X线检查可见腰大肌模糊或消失,空腔脏器受压、移位等;DSA数字减影成像是腹腔活动出血的确诊手段,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急诊行DSA数字减影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以及出血部位和局部形态,对后续治疗策略的选择(如弹簧圈栓塞或带膜支架植入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2.4 处理方法

本例患者及时发现,通过升压、输血、补液等治疗,及时控制出血,考虑PCI术后抗凝的重要性,暂停抗凝1天 。

3.3 急救护理措施

①确保2到3路静脉通路,有条件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同时监测血容量,或者两路外周静脉留置通路,以便输血、补液、升压等治疗顺利进行,根据血容量和心功能调节输液顺序和速度,必要时加压输液,做好血管活性药物静脉炎预防和护理。②及时,动态采集血标本,了解贫血、出凝血情况,并准确无误采集交叉配血标本。③备好抢救药械,如抢救车、除颤仪等。④做好安全输血护理。⑤做好介入手术或外科修补手术的准备工作。本例患者经护理人员的紧急抢救配合,成功控制活动性出血,纠正休克。

3.4 一般护理措施

①患者严格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协助一切日常生活,避免用力,加重出血,协助按摩肢体,被动活动,防止静脉血栓形成。②保留导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用力。③给予清单易消化饮食,避免刺激和产气实物,出现腹胀时暂进食,必要时胃肠减压。④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引发咳嗽。⑤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护理,及时解释沟通,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安慰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4 小 结

通过本病例的护理,我们分析了经验教训,得到的启示如下:腹膜后血肿是冠脉介入术,特别是股动脉途径穿刺的严重并发症,致命风险性高。

猜你喜欢
本例休克腹膜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西门子S7-1500 PLC串行通信的应用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窗外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