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新时代“一把手”的领导力

2019-01-03 12:38杨文明钟开斌林炜炜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一把手领导力能力

杨文明 钟开斌 林炜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把手’是党政领导集体的‘班长’,是一个地方和部门贯彻中央大政方针、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的第一责任人。”“一把手”的领导力强不强,对一个地区、部门和单位具有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坚强的意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全面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打造坚强有力的优秀领导团队,向全国、全世界展示了非凡的执政能力和卓越的领导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级各类组织的“一把手”必须自觉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标看齐,向高标准严要求对标看齐,全面提升领导力,不断增强执政本领,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保证。

一、当前“一把手”队伍的领导力还不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一把手”队伍的领导力建设,各级各类组织的“一把手”的领导力有了长足发展。不过,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各级各类组织的“一把手”的领导力还存在不少短板,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任务要求有差距,与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有差距,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有差距。

一是政治站位不够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讲政治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提高政治站位,是衡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只有比别人站得更高,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困难和问题,体现出应有的领导力。提高政治站位,必须破除本位主义,跳出地方、部门和个人的局限与利益,从全局的角度想问题、看事情、谋思路,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要破除思想束缚,不仅要会算经济账,还要会算政治账、社会账、文化账、生态账。提高政治站位,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尤其是在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面前有清醒判断,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现实中,一些“一把手”业务能力比较强,但政治站位不够高,维护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提升执政能力的意识不够强,政治坚定性、敏锐性、鉴别力、执行力还有待提高。有的不能够坚决贯彻组织的决策部署,不能够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位,甚至对中央的决策部署说三道四、评头论足、阳奉阴违。有的不善于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大局的高度上认识现象、把握本质、解决问题,囿于一孔之见、一得之功,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心谋算地方账、部门账、行业账、个人账、眼前账,导致方向走偏跑岔。有的只会当传声筒,甚至搞宁左勿右,以个人利益和个人经验解读和运用党的方针和政策。还有的对党纪国法和从严治党要求置若罔闻,丧失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动摇,政治意识淡薄,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纪律规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二是干事创业动力不够大。“一把手”在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实施决策中处于指挥地位,在领导活动中处于督导地位,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全局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一把手”决策部署和落实工作的能力、魄力、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整体工作安排和推进的力度。作为“班长”,“一把手”必须发挥带头表率的作用,塑造以身作则的榜样,树立率先垂范的标杆,充分调动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形成上下同心、齐心协力、各负其责、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和工作格局。在现实中,一些“一把手”出现了干事创业动力不足、担当精神不强、压力传导不够、工作落实不力等“不想为”的问题。部分“一把手”“庸懒散”、不作为、慢作为的现象突出,“工作相互扯皮,相互推诿”,“久拖不办,久拖不决”,“文山会海”不断。有的安于现状,看摊子、守位子,做事不催不动、工作不推不办,进取意识淡化,对手头的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对布置的任务缺乏必要的创新,对急难险重问题缺乏真正的担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习惯于在办公室听汇报、电话中问情况、资料上找数据,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少,研究具体工作、具体问题少,致使对实情摸得不准,对重点工作抓得不到位,决策部署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特别是一些任职时间较长的“一把手”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过且过,怕出乱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愿再吃苦挨累,不敢担当不敢创新。

三是驾驭开放能力不够强。打开国门搞建设是发展大势所趋。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有效法宝,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化,我国的对外开放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当前,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开放型经济框架已经确立,正实现从开放大国向开放强国转变。同时,随着我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全球治理、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对外开放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各类组织的“一把手”对外开放工作能力势必成为事关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因素。以新一轮大开放的主动赢得新一轮大发展的主动,要求各级各类组织的“一把手”主动增强驾驭开放格局、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以积极姿态应对经济全球化新问题,迎接经济全球化新挑战,在开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振兴。既不要让计划经济的惯性影响步伐,也不要把走出去只当作经济行为。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要求相比,当前一些地区和部门的“一把手”在对外开放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独立自主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不足。有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开放意识不强、对外开放的工作能力还不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本地区的要求,对世界经济的基本知识、国际市场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多,不善于领导开放型经济发展。有的对全球治理规则学习领会不够,开放发展和全球治理的观念不够强,主动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影响全球经济治理的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

四是组织创新办法不够多。组织创新能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各类组织的“一把手”领导力的关键要素。“一把手”组织创新能力是适应国际环境的需要,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迫切要求。一旦“一把手”缺乏自觉的组织创新意识和组织创新能力,会严重影响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一大批领导者发挥创造才能,由此所造成的效率低下、人才浪费、经济损失难以估量。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环境、新任务、新要求,要想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重大任务,“一把手”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当前实践看,诸多因素制约着各级各类组织的“一把手”组织创新能力的提高,使一些领导干部墨守成规,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敢、不愿、不会组织创新。有的“一把手”缺乏闯劲干劲,畏首畏尾,不敢组织创新,习惯于传统习惯做法,改革创新的魄力不够,有所作为的胆识不够,自我否定的勇气不够,过于盲从权威,沉溺于听招呼、守规矩,唯书唯上,凡事找依据,等上面、看外边,文件没说的不敢说,外地没干的不敢干。有的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不愿组织创新,缺乏主动担当的精神,见贤思齐的意愿、自己创新的意愿、自主创新的意愿不强,忽冷忽热,虎头蛇尾,朝令夕改,个别人还压制下属创新。有的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会组织创新,不能跳出圈子看问题,不能将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有效结合,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不能以开拓的精神面对、分析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只会照搬照抄,简单模仿或弄虚作假。

五是践行群众路线不够自觉。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时时刻刻必须深思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形势对执行群众路线的传统方法形成了新挑战,加上群众监督机制的缺失,致使一些“一把手”在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过程中出现懈怠和偏差,往上面跑得多,往下面跑得少,决策时班子内部听取意见多,深入群众学习调研少,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有的自觉性不强,认为有组织的任命作为后盾,有相关机构和工作机制作为保障,尊重群众只是面子活,内心深处缺乏对群众负责的动力和压力,习惯于上指下派,落实工作靠干部,执行任务靠干部,组织动员群众能力不强。有的坚定性不够,艰苦奋斗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不实,浮在上面,不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不能自觉地与群众打成一片,在群众面前底气不足,凡事求稳怕乱,安于现状,遇到问题绕道走。有的创新性不足,在落实任务时缺少新形势下组织发动群众的新方式、新方法,不善于通过说服教育、协商引导和合理经济补偿等新方式做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能引导群众主动参与,陷入老办法不管用而新办法又不会用的怪圈。

二、全面推进新时代“一把手”领导力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能力不足危险”列为党在新时代面临的“四种危险”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全面提升“一把手”领导力,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保证。

一是通过加强针对“一把手”的专门培训,提高其综合领导素养。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一把手”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很多“一把手”是从某一个行业(专业部门和单位)提拔上来的,缺乏岗位的历练,知识和能力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只有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才能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并补齐自己的短板。长期以来,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对于作为“关键少数”的党政“一把手”的专门培训还不够,尚未形成常态化、系统化、科学化的“一把手”教育培训体系。在培训组织上,目前对一般领导干部有专门的选调机制,参训率普遍较高,但“一把手”的参训率相对较低。在培训内容上,对“一把手”的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有些脱节,针对性、实用性不够强。在培训教材上,考虑一般党政干部的学习教材、方法和内容不少,但涉及“一把手”学习的教材、方法和内容不多;即使有,也是务虚的多,务实的少。解决好宗旨问题、责任心问题、思想思维方法问题以及作风问题的内容缺乏。因此,要以提高政治素质、增强党性修养为根本,以提升专业能力为重点,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对“一把手”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造就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一把手”队伍,提升各级各类“一把手”抓好党建、带好队伍、管好业务、驾驭复杂局面的综合能力。重点加强对“一把手”提升哲学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能力的教育培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推动“一把手”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二是通过加强对“一把手”的深度考评,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热情。考核评价是实现各项目标任务有序开展的“推进器”,能为各级各类组织的“一把手”评估自身能力素质提供重要标尺、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提供参照物、照明灯。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描绘了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表,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伟大的事业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一把手”队伍。要研究制定出台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岗位职责清单和能力清单,推动“一把手”认真对标梳理,让自己能够更加明确工作的职责和义务,逐项完成对标整改完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落实“清单制+责任制”工作法,加强对各级各类“一把手”的考核评价,增强他们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以及作决策、抓落实的工作本领,营造“比工作、比实干、比效率、比作为”的良好风气。要制定岗位职责和任期目标责任制,通过灵活的考评办法、过硬的考核制度,推动“一把手”按照责任分工,把工作落到实处、把责任落到实处,雷厉风行、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切实把中央决策部署学习到位、贯彻到位、落实到位。

三是通过加强任用制度的改革,让那些有理想、肯担当、善作为的优秀人才走上“一把手”领导岗位。“一把手”能力培养是一个推陈出新、继往开来的过程,加大培养储备力度是实施“一把手”工程的基础。“一把手”人才队伍的储备是否充足,素质是否合格,是事业永续发展的关键。提高“一把手”领导力,不仅要立足当前,提高“一把手”特定个人的领导能力,更要着眼长远,提高“一把手”整体队伍的领导能力。当前,一些地方存在干部队伍老化、青黄不接、选配事业发展所需高素质专业化“一把手”队伍捉襟见肘的问题;有的在“一把手”的培养储备中存在“视野狭窄、标准不一、机制不全、备而不用”等问题,一些地方和单位还存在重选拔轻培养和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现象,对年轻干部工作重视不够的问题。要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定期分析干部结构的变化趋势,超前收集“一把手”人才资源需求信息,在各个层面物色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和发展潜力的干部,建立“一把手”人才资源储备库,及时发现培养、源源不断选拔使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秀年轻干部,防止“人到用时方恨少”。同时,要大力弘扬“重党性、重品行、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改革选拔任用模式,通过激励、奖惩、问责等一整套制度安排,保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和制度环境,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准用好,让那些善于钻营、做少说多的“投机者”“空想家”无处遁形。

四是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让“一把手”领导力得到有效整合和释放。制度是全面提升各级各类组织的“一把手”领导力的“定盘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用好的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特征,是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一把手”领导力的重要手段。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根本性制度。“一把手”是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关键。实践证明,凡是“一把手”对民主集中制认识比较到位、执行比较到位的地方,领导班子大多是政治坚定、团结和谐、工作高效、充满活力、廉洁自律的坚强领导集体;反之,领导班子就无法形成合力,整体形象就不好,各项工作就难有起色。落实民主集中制,要求领导班子尤其是“一把手”切实增强党性,强化民主意识和集体领导意识,落实谈心和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制度要求。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按照《党委民主生活制度》《党委议事规则》《党委工作责任分工制度》等规则,围绕“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十六字方针,强调重大事项通报和集体讨论、决策。从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上确保党内生活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杜绝主要领导“一言堂”的现象,形成人人心情舒畅、群策群力的氛围,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的战斗力,从而促进队伍稳定发展。

五是通过加强巡视督查,实现权力围绕宗旨运行的良好局面。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查找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领导能力差距、改进“一把手”领导能力的重要方面。对党政“一把手”监督,是巡视工作的重点。在现行体制下,“一把手”责任重大,权力也相对集中,如果自身要求不严格,组织上监督不到位,就容易出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对“一把手”实行有效的监督往往难度很大,“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法纪监督太晚、群众监督鞭长莫及、舆论监督不便涉及”。在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一把手”案件数量多、所占比例大。从“一把手”案件易发多发情况看,“一把手”监督仍然是薄弱环节,甚至成为难点和“盲点”。因此,要强化对各级各类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运用机动灵活的巡视工作方法,提高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抽査的针对性,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存在的问题要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要加强巡视整改工作,把整改责任链条一环一环扣起来,真正在巡视整改中全面提升“一把手”履职能力,把巡视整改工作激发的正能量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猜你喜欢
一把手领导力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企业创新变革中的领导力研究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领导力愿望清单
《领导力21法则》
天津“一把手”黄兴国落马
“一把手”眼里的依法治国
2009的50位最具领导力的CEO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