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胜阶段,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新形势下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因此,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核心作用,更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干劲和决心,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产业引领、增强“造血”能力。我国现有贫困人口大部分集中分布在中西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基本上属于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普遍存在地方经济发展滞后、财政支撑能力薄弱等问题。对此,要紧密结合当地基础条件及资源禀赋,大力实施产业帮扶,引进优质企业落户,增强贫困地区“造血”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精准扶贫、因人施策。扶贫开发重在精准,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识真贫、扶真贫、脱真贫。要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创新帮扶方式和手段,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
保护生态、绿色发展。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大力发展健康养生、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的保护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
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十三五”时期我国脱贫攻坚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脱贫攻坚的“长远”目标,是指2020年之后我国脱贫人口决不返贫,区域发展更趋平衡。但从区域均衡发展来看,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仍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贫困地区农村人口收入仍低于甚至远低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仍难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精准扶贫不仅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扶持措施,也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同时干预导致贫困的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扶贫脱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扶贫对象,理应是脱贫攻坚的参与主体。但现实中,由于层层考核的压力,往往是各级政府部门、党员干部忙得热火朝天,但扶贫对象积极性却并不高,面对一些帮扶措施被动接受,甚至有抵触情绪,认为是帮干部完成考核指标。事实上,不同贫困户在贫困表现、贫困根源、贫困特点和脱贫需求等方面差异明显,但在实际帮扶中,帮扶措施往往简化为提供部分资金、赠送一些生产资料、改造贫困群体住房等,其实不少贫困户更关心的是创收活动,特别是市场营销方面的服务。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不仅要有实在的帮扶措施,更要智志双扶,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齐头并进。
整体与个体的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2011年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等14个片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这些地区普遍存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较差、经济活力不足、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等共性问题。针对这些连片深度贫困地区,首先要整体发力,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激活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增强财政民生兜底保障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解决面上脱贫的问题。同时,又要兼顾个体化差异,通过精准识别,找准这些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户,精准“把脉”,因人施策,采取非常规措施,倾斜力量资源,精神扶贫和物质扶贫双管齐下,确保如期脱贫。
绝对与相对的关系。2011年,我国制定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扶贫新标准,同时新标准每年还将根据物价指数、生活指数等动态调整。总体来看,我国的扶贫新标准略高于世界银行为发展中国家制定的绝对贫困标准,即1.25美元/人/天。在精准脱贫过程中,达到了这个脱贫标准可以确定贫困户退出。但实际上,由于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抵御风险能力低,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很容易因病因灾返贫。而且,即便到2020年消除了绝对贫困,但也肯定存在相对贫困的问题。因此,要减缓相对贫困问题,需要政府更多地关注收入分配、经济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促进区域之间均衡发展等问题。
基础设施帮扶,夯实发展基础。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引领,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扶持力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交通方面,实施村组道路联网工程,推进村组路网建设,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用电保障方面,大力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着力解决贫困村、贫困户供电设施落后、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水利方面,实施江河湖库综合整治,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提高贫困村防洪能力。加强产业发展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打通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加强水源区保护和水生态治理,构建精准到户的安全饮水保障体系。信息化方面,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实施“宽带乡村”工程,提高宽带普及率,形成较为健全的通信保障体系。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把贫困村全部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范畴,推进贫困乡村环境连片整治。
产业项目帮扶,催生发展动力。建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对口帮扶制度,以实业强化贫困地区经济肌体,增强其“造血”功能。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充分利用贫困地区土地、劳动力成本较低等后发优势,推进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设立对口帮扶地区产业共建专项扶持资金,共同搭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金融、人才、环保等一站式服务。通过外出调查、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等措施,推动更多力量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广泛开展各类人才培训和研讨活动,不断扩大主导产业和优质龙头企业影响力。
公共服务帮扶,增强群众获得感。教育方面,要实施贫困村薄弱学校改造,加强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保证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医疗卫生方面,优先提升贫困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乡村卫生计生人员一体化管理,确保贫困群众能就近就地享受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实施卫生扶贫专项救助行动,深入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提升扶贫济困保障水平。实施宣传文化科技惠民工程,推进科技扶贫示范村和示范户建设。
贫困对象帮扶,促进共享发展。运用扶贫大数据对贫困人口实施精细化管理,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产业发展方面,要立足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丰富金融信贷产品,解决贫困户产业资金投入问题。促进就业方面,要大力实施新型农民职业培训,根据当地企业用工需求,为扶贫对象免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开发一批保洁员、护林员、山塘水库护库员等公益性岗位,用于扶持贫困人口就业。对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的贫困群众,实行社会保障兜底。牢固树立“党建就是生产力”理念,通过党建引领,带动社会群团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在乡村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党员服务中心、社区青少年中心、“留守妇女之家”等关爱服务场所,加快建设农村幸福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加大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特殊教育、技能培训、托养服务实施力度,让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