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鹏 黄满玉
骨巨细胞瘤属于一种低度恶性或潜在恶性的肿瘤,常发生于桡骨的远端[1]。刮除术治疗本病后有着较高的复发率。目前,临床针对CampanacciⅡ、Ⅲ级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为瘤段切除术,但术后的骨缺损部位的重建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2]。临床上有多种处理方式但缺乏最佳的方案,针对上述情况我院对100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切除后吻合血管腓骨小头移植修复骨缺损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诊的100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切除后吻合血管腓骨小头移植修复骨缺损的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经过术前穿刺取样活检以及术后病理切片检查诊断后确定为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有重大器官疾病的患者。②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③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男52例,女48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7.5±2.3)岁;经过增强CT与核磁共振检查后依据改良的Campanacci影像学检测结果显示有43例患者为CampanacciⅡ级,57例患者为CampanacciⅢ级;手术过程中切除桡骨的长度为8~12 cm,平均长度10 cm。
1.2 方法 ①切口准备:在手术开始前经过掌侧进行穿刺处理,进行掌侧切开手术,对皮肤与皮下组织进行逐一的切开。②软组织分离:将正中神经与指屈肌腱向尺侧牵引,将桡侧腕屈肌与拇长屈肌向桡侧进行牵拉,对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进行分离处理,使得肿瘤被一层软组织包膜包被。③瘤段切除处理:依据影像学结果对截骨范围进行确定,在确定肿瘤组织后在边界外的2 cm处进行整段切除。④腓骨吻合处理:在切除完成后,依据切除的长度使用新的手术器械在腓骨部位截取相应长度的骨组织,此过程中注意动脉与静脉的保留。将取得的腓骨使用加压锁定钢板与桡骨相连接,并使用克氏针将尺骨及腕骨与腓骨固定。腓骨部位的腓侧副韧带与手腕的桡侧副韧带相互缝合,使用端侧吻合的方法将桡动脉与腓动脉、头静脉与腓静脉相互吻合,并依据情况对腕关节囊进行修复。术后使用石膏托对肘关节进行4周的固定,依据患者的恢复情况于术后20 d行克氏针拆除。
1.3 观察指标 手术优良率:术后1个月对所有患者的手术优良率进行评定,使用Enneking标准,对患者的疼痛、运动、关节功能、稳定性、畸形、肌力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方面进行评定,分为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上述7个指标均为优者为优;上述7个指标中6个以上为良者为良;上述7个指标中6个以上为中者为一般;上述7个指标中2个以上为差者为差。
患者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的比较: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对所有患者的腕关节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主要对患者的腕关节背伸、掌屈、尺偏与桡偏的活动度数进行测量。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18.0进行数据统计,数据采用(±s)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比较 所有患者的情况在围手术期均得到恢复。术后1个月患者的手术优良率评测结果:有48例患者为优(48.00%),41例患者为良(41.00%),11例患者为一般(11.00%)。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的比较 手术后患者的背伸、掌屈、尺偏以及桡偏的关节活动度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的比较(±s)单位:(°)
时间 背伸 掌屈 尺偏 桡偏手术前 14.2±1.2 10.7±0.9 8.6±0.7 7.9±0.4手术后 43.2±1.3 25.5±0.7 25.7±0.5 15.2±1.2 t值 19.870 5 12.319 7 15.980 4 9.806 3 P值 0.000 0 0.000 0 0.000 2 0.001 7
骨巨细胞瘤为一种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对骨质有较大的破坏溶蚀作用,侵袭性较强,只有较少的患者有自愈倾向,但大多数的患者会出现肿瘤细胞穿过骨皮质形成包块,因此刮除术难以彻底治愈本病且有较高的复发率,少数患者还可出现肿瘤细胞的良性转移[4-5]。肿瘤侵蚀段的切除手术能够有效的降低巨骨细胞瘤的复发率,但是桡骨切除后的缺损若不能有效的得到修复则术后常会出现腕关节的畸形与脱位,而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切除后吻合血管腓骨小头移植修复术正好能够通过对腓骨近段解剖结构的利用对带血管的桡骨远端进行修复,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腕关节的结构与功能[6-7]。
本次手术是依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手术方法进行选择,原则上对CampanacciⅠ级的患者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腕关节的结构与功能为主进行刮除术进行治疗;对Ⅱ、Ⅲ级的患者由于有着较高的复发率,常使用肿瘤侵蚀段的切除手术结合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切除后吻合血管腓骨小头移植修复术进行治疗[8-10]。
本研究显示使用肿瘤侵蚀段的切除手术结合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切除后吻合血管腓骨小头移植修复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恢复手术侧腕关节的结构以及活动能力,这可能是由于带血管的吻合方法能够有效的维持手术部位的血液供应,保证了骨细胞能够存活,有效的缩短了手术部位的愈合时间,为腕关节的早期康复训练提供了时间与机会。
综上所述,使用肿瘤侵蚀段的切除手术结合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切除后吻合血管腓骨小头移植修复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恢复手术侧腕关节的结构以及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