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传统中医中药疗法治疗颈性眩晕45例效果观察

2019-01-03 07:30李洪杰周斌宰亚男毕忠艳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颈性星状神经节

李洪杰 周斌 宰亚男 毕忠艳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的概念最早于1955年由Ryan和Cope[1]提出,是指因颈椎及其周围肌肉、韧带、关节囊、血管、神经等软组织发生器质性和/或功能性变化引起的以自主神经症状为主的综合征,常以眩晕、头痛、颈肩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耳鸣、心悸、上肢麻木等不适症状,与颈椎活动有关,呈反复性和间歇性发作[2-3]。该病在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和工作方式的变化,该病的发病率逐渐趋于年轻化、多样化、复杂化,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4]。近年来,我院选择2015年5月至2018年10月诊治的颈性眩晕患者45例,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传统针刺、推拿整复、颈椎牵引、口服中药治疗,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颈性眩晕患者为观察对象,共45例,其中男10例,女35例,年龄27~52岁,平均年龄45.2岁,病程1 d~1个月,有颈部扭伤史者5例,慢性劳损者(强迫位置或低头伏案工作者等)25例,无明显诱因者15例。均经颈椎正侧位、过屈过伸位、双斜位X线、CT或MRI及血管彩超检查确诊,排除耳源性、眼源性、中枢性眩晕及内科疾病、精神心理疾病所致眩晕及颈椎间盘突出等其他器质性病变所继发的眩晕。

1.2 诊断标准[5]参照“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关于颈性眩晕的诊断标准:①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②具有颈椎病的临床特点,以颈性眩晕为主,有明显的交感神经症状,颈部有疼痛感,颈部活动后症状加重或旋颈试验阳性。③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或椎间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颈椎曲度改变,表现不稳定性。④通过脑彩超检查发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3 治疗方法 ①星状神经节阻滞:患者取仰卧位,双肩下垫薄枕,使颈部前凸,以胸锁关节上方2.5 cm、正中线旁开1.5 cm处(C6横突部)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戴无菌手套,左手将胸锁乳突肌及颈外动脉鞘的内容物拉向外侧,充分暴露穿刺部位间隙,用10 mL注射器针头针刺至C6横突骨面,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缓慢推入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及生理盐水配制成的0.25%利多卡因溶液10 mL,拔针,按压针眼无出血后贴创可贴,嘱患者仰卧位观察20 min,部分患者药物注射同侧可出现霍纳氏综合征,少数患者无此征,1次/d,左右交替进行,5次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可重复1个疗程。②针刺阿是穴及颈夹脊穴治疗:阿是穴既是机体内的病理状态在体表局部最突出最集中的高度机能外在反应表象,又是诊断治疗疾病的核心点[6],再结合“局部取穴”的选穴原则,选取阿是穴(颈椎各椎体棘突附近软组织的明显压痛点或阳性反应点,一般取3~5穴)及颈2~颈7夹脊穴,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取0.35 mm×50 mm毫针,于穴位处直刺或斜刺0.5~0.8寸,待局部有酸胀感后行提插捻转针法至针感向肩背部及上肢放射,出针,1次/d,7次为1个疗程。③推拿整复:患者取坐位,医者先行颈部软组织揉法、法,使患者舒适放松,颈部软组织温热松弛,再依次行颈椎旁肌肉及其起止点拿法、拇指揉法、拨法,缓解肌肉痉挛,松解软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痛阈,待颈肩部肌肉较为松弛、软组织痉挛及粘连缓解后行颈椎旋转复位手法进行整复,整复时,医者一侧肘部托患者下颏,适度向上牵引,并向患侧慢慢转动,当颈部转至最大角度时,肘部略用力上提旋转并顿挫一下,同时另一手拇指根据患椎移位情况逆向推按棘突,一般可听到复位响声,最后轻揉颈肩部软组织结束手法治疗,推拿1次/d,7次为1个疗程,整复根据病变需要及病变颈椎节段进行。推拿整复操作过程中,要求手法均匀、柔和、持久、有力、渗透,禁暴力,不强求复位响声。④颈椎牵引:患者行颌枕牵引带坐位牵引,牵引重量为5 ~12 kg,20 min/次,1次/d,7次为1个疗程。⑤口服强力定眩片(陕西汉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61020139)药物治疗:主要成分为天麻、杜仲、野菊花、杜仲叶、川芎,适用于头晕目眩、头痛耳鸣等症,口服,4~6片/次,3次/d,15 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避免久坐或长时间低头伏案,指导其行颈肩部肌肉功能锻炼,纠正不良生活姿势及正确应用枕头等。

1.4 疗效判定标准[7]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有关内容。痊愈:眩晕、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颈椎活动正常,能够正常工作、生活、体育锻炼。显效:眩晕、头痛明显减轻,伴随症状消失,颈椎活动正常,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但劳累后、体育锻炼时偶有轻度发作。有效:眩晕、头痛减轻,部分伴随症状减轻或消失,颈椎活动略受限,工作和生活偶有影响,但可以在身体承受范围之内,可以进行适当劳动和体育锻炼。无效:眩晕、头痛及伴随症状无改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45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25例,占55.6%;显效10例,占22.2%;有效7例,占15.6%;无效3例,占6.7%,总有效率达到93.3%。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晕针、药物过敏等现象发生。

3 讨论

颈性眩晕属于祖国医学“眩晕”“项痹”的范畴,其病性为本虚标实,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不能上达头脑,致使脑部濡养不足,夹杂瘀血、痰湿阻滞清窍而发病,治疗多以补肝肾、调气血兼活血化瘀、祛痰通络、平肝熄风等为主[8];现代医学对于颈性眩晕的发生机制存在多种假说,其中颈椎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颈椎不稳、肌肉痉挛等直接或间接地挤压椎动脉或刺激其周围的交感神经导致椎- 基底动脉血流量减少、大脑供血不足与颈性眩晕的发作密切相关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认可[9]。我院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传统针刺、按摩整复、颈椎牵引、口服强力定眩片疗法治疗颈性眩晕,达到纠正颈椎失稳关节、松解颈肩部肌肉痉挛、解除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的压迫刺激、改善血液循环,进而改善大脑供血供氧,最终达到平眩止晕。星状神经节是支配头颈、肩和上肢的主要交感神经节,其发出的交感神经主要分布于椎动脉中下段,星状神经节阻滞能够抑制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使其支配区域的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增强其对自主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的调节,进而改善大脑的供血供氧;针刺阿是穴及颈夹脊穴能够缓解颈部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椎动脉供血状况,进一步改善大脑供血;整复手法能够通过调节病变节段的相对位置,调整颈椎整体空间排列,解除或减轻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的压迫,按摩手法能够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松解软组织黏连;颈椎牵引能够扩大颈椎各椎间孔、横突孔及椎管的孔径,减少或消除对椎动脉壁、交感神经纤维的刺激,改善椎动脉的代偿性扭曲,恢复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功能;强力定眩片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定眩、降压降脂的功效,方中天麻平肝潜阳、祛风通络、息风止痉,杜仲补肝肾、强筋骨,野菊花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川芎活血行气、祛瘀通络、祛风止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10]天麻成分中天麻素可有效降低脑血管阻力、提升血流量,具有抗晕眩、镇静、脑保护作用。治疗期间嘱患者尽量卧床休息,避免久坐或长时间伏案,坐位时佩戴颈托,并指导其颈肩部肌肉锻炼。

综上所述,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传统中医中药综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操作方法简单、安全、痛苦小、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颈性星状神经节
奇神经节介入治疗的应用进展
基于对背根神经节中神经生长因子的调控探究华蟾素治疗骨癌痛的机制
肝巨噬细胞调控肝星状细胞活化影响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The Six Swans (II)By Grimm Brothers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针灸推拿在颈性眩晕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QOL评分的影响研究
一种新的成纤维性肝星状细胞失活因子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消退
什么是颈性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