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概念”与“世界视野”之间:多重可能性和前沿性

2019-01-03 01:02王南溟WangNanming
画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宝山人类学艺术节

王南溟(Wang Nanming)

2018年上海市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正式以展演一体的方式进行了总体规划。在艺术节中,有两个展览板块分别将传统与当代、民间与国际等话题提示了出来,一个展览是“仰观俯察:国际民间艺术与设计”展,这是一个刺绣与玻璃艺术的对话展,展出的作品有利用刺绣的手法呈现出的当代视觉和空间的作品,也有在玻璃艺术中利用传统视觉资源的转换。另一个展览是“档案视角:海上非遗摄影”展,用摄影的方式将非遗技艺制作过程和传承人做档案式的记录,并用当代展陈设计将16组非遗摄影作品呈现出来,让观众进入展厅,构成了传统题材的当代感。这两个展览都可以看成是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到第十届的时候项目机制的转向和对其内容的最新思考。和以往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都强调学术论坛那样,今年的论坛更是在国际民间艺术节相关原理上进行研讨。该研讨分别以三次专题进行,其中有艺术家、文化官员、策展人和学者,他们提供了自己的视角来参与到这次展览活动中,并且以他们独立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学术话题和两个展览以外的视野。

2.《罗泾十字挑花》 苏光禧、王宣言、陈鸣忠

“民间概念与世界视野”就是这次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中视觉展览部分的论坛主题,在论坛文件上明确说明了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是一个以民间艺术为主题的艺术节,两年一度,内容包括表演和视觉两大板块,同时配套论坛、公共教育活动和工作坊,而且也明确告诉人们,本次论坛是以“民间概念与世界视野”为主题,邀请相关专家与学者进行讨论,以期在新的国际民间节中开拓学理和突破范式,所以“民间概念”与“世界视野”成了今年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讨论的关键词。论坛分两场和两个时间段,分别在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和刘海粟美术馆举办。

1.“仰观俯察”展览现场全景图

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10月31日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档案视角:海上非遗摄影”展。开幕式后举办论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教授林晖是在刘海粟美术馆的那一场的联合主持人,他在开场白中讲的是“建立美术馆与大学的合作及其具体的实践”,同时也涉及本次论坛主题。他说:国际与民间这一对概念是充满了张力、活力和生气的,激发我们各方面的思考。而本次论坛的主题“民间概念与世界视野”这对概念之间不是简单的小和大、一和多,或者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可能更多的是本能性的关联,甚至一种亲缘性的关联在里面。林晖是以跨学科的必要性对这样的关键词作出这样的论述的,因为当我们讨论这样的艺术,把“民间概念”与“世界视野”作综合思考的时候,它也是一个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与文学、哲学等之间的交叉思考,正像这样的论坛中所呈现的各学科专家的阵容那样。同样,10月25日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博览馆举办第一场论坛时,当天开幕的“仰观俯察:国际民间艺术与设计”展中,几件苏绣装置作品让观众深受启发。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车生泉的报告《生态与文化:中国与中东欧合作》以他的生物学学科背景提出了民间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为我们人文学科的人打开一个视角,从社会学家或者是生态学背景的规律和认识进行思考。车生泉认为:其实,任何一个学科到最后必须思考事物的本源,科学也是为了解决事物本源而存在的。“国际”这个词把人类一些文化界限打破了,我们说传统,说中国的传统,说欧洲的传统,说保加利亚的传统,说中欧的传统,说美国的传统,这个传统是不是有根源上的差异?我研究保加利亚的传统,我觉得没有根源上的差异,因为保加利亚最早的保加尔人是从中国西部迁过去的,他们最早的国王叫可汗。文化差异的本质是因为地理隔离,地域差异、气候差异和地形差异造成了我们文化的不同,包括语言、文字、图画、服饰的不同。一切东西起源于我们讲的生态,文化没办法离开生态本源的东西。车生泉以保加利亚为例来讲国际民间的文化交流,可能我们就希望有一个全球的维度来考虑民间的艺术在整个人类进化过程当中的发展脉络和创作形式,在地球生物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车生泉从他近年来在保加利亚的研究和参与交流出发,考虑创办一个中国-中东欧“16+1”可持续生态设计创新展或者联盟,这是一个基于融合发展的概念。车生泉声明自己不是艺术家,而是呈现从生态、设计再到哲学思考的一个过程。

3.《风筝制作技艺》 王宣言

《如梦》 邹英姿

“档案视觉:海上非遗摄影”展览中有16组以“非遗”制作和传承人为对象的摄影作品,用当代的展览方式引起了观众的很大兴趣,同时还有罗泾的“十字挑花”传人在刘海粟美术馆的工作坊。开幕当天举办的“民间概念与世界视野”的论坛上,潘天舒的演讲题目是《人类学视角下的艺术实践——基于日常生活体验的观察与反思》,将日常生活引入到了“民间概念”与“世界视野”之中。潘天舒联系到与艺术人类学紧密相关的一个目前在国际上比较热门的分支学科,即遗产的批判研究。遗产的批判研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遗产研究,而是在一个社会科学批判视角导引下进行的将“遗产”作为审视对象的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方法论。潘天舒以自己在遗产的批判研究的学科下对石库门意义世界的研究,并且集中到一种“士绅化”语境中对石库门所做田野调查。潘天舒首先引用了人类学中文化的第一个定义,那是由人类学家泰勒给出的,它代表了人类学看艺术的角度,即不把艺术孤立于人的日常生活体验之外,而要把艺术看作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植根于民间的,也是文化整体性的一部分。潘天舒重申这样的人类学对文化的定义,也就是说,人之为人,人要成为社会人、成为文化人,这个文化人不是我们中国语境里说的诗书满腹的才子,而是指完成了社会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濡化”)过程。也就是说在生命周期里,你学会了成为社会一分子所需要的技能和习惯时,你实际上也学会了参与艺术实践的本领,泰勒的文化定义也间接否定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的“二分论”。潘天舒在这个以“民间概念”与“世界视野”论坛上重提泰勒的定义是重要的,这为他的遗产批判理论的具体研究案例定了出发点,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对一些案例分析时所用的价值判断。他说:人类学可以为遗产批评研究作什么贡献?人类学者在深入田野之后,多半会关注“非遗”产生的一种“未预结局”,即类似于“社会麦当劳化”的历史传统风貌保护和器物再造的同质化和标准化倾向。潘天舒所说的这种同质化以旅游纪念品为例是准确无比的,尤其重要的问题是潘天舒又举一例,长三角地区的苏绣艺术传承,绣娘代代相传,坚持到今天,有幸获得“大师”称号,但是也有的在20世纪90年代下海做生意,现在又重操旧业。这些绣娘秉承不同的体系、不同的手法,到底怎么评判她们的水平?在前“非遗”时代,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是“非遗”进入标准化过程之后,情形大变。当某个绣娘成为大师以后,她的作品就可以随意标价,甚至有的绣娘在展演上动手绣几针,就交给下面的徒弟来做,因为她得赶场,而其他资历并不差的绣娘,她们做出的东西就卖不出好价钱。潘天舒在讲到他的石库门田野调查的课题时,对“士绅化”过程中“石库门”这一沉重符号的多重意义进行了解读和分析。他的焦点在于:石库门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简陋居住模式的代表,在商业开发中被刻意拔高,经过重塑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风貌”之间存在不协调,这种不协调性在由“士绅化”驱动的城市更新运动中得以强化,导致实际居住者地位的进一步边缘化。潘天舒所使用的遗产批判理论而做的田野调查的判断力值得这一领域的艺术批评理论重视。正像人类学研究了整个文化社会的行为那样,这样的判断力作品本身到体制运作,都可以让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说,潘天舒的这个《人类学视角下的艺术实践》的演讲是一篇非常简要和前沿的人类学批评理论的导引式演讲稿,它用人类学拓宽了艺术的范围,同时也阐释了其中的艺术批评方法论。

尽管“民间”这个概念一直在使用,“世界”(或者是“国际”)这个概念也一直在使用,但将“民间概念”作为一个关键词,和将“世界视野”作为一个关键词,这显然是为了反思其概念本身,并且还将“民间视野”与“世界视野”并列起来,那显然也是为了重新讨论它们之间的多重可能性和前沿性。除了“仰观俯察”和“视角档案”两个展览告诉我们的,以往我们的传统与当代、非遗与时尚的二元对立,正在当代展中变成了多重性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不少当代作品都呈现出了传统材质和元素,而在传统“非遗”中又见当代的呈现方式。以视觉领域反观表演领域,也是应该将“民间概念”与“世界视野”所讨论到的话题合并在一起思考的,只不过表演领域还没有视觉领域的敏感度和学术水准。所以,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教授李明洁作了《“琵琶有情”的一种档案式解读》, 这个演讲的内容是直接来回应这次论坛主题的。李明洁以桃花坞年画中的代表作品《琵琶有情》为例来瓦解民间符号的固定属性。《琵琶有情》是一个中国民间的符号,李明洁拿了两幅《琵琶有情》来比较,证明它们在民间本身就是流动的。当以太平天国攻占苏州为节点时,苏州桃花坞年画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市镇色彩或者说城市化色彩非常明显的一种年画,它是民间的,但这个“民间”又不同于我们讲的“乡村”;而在太平天国以后,大量的画师到了上海,有一个方向就是向适用上海的市场需要去发展,那就需要更加地有都市化的符号元素的版本,有的就走向了乡村元素的版本。

《霸王别姬》 卢福英、张黎星、张书海

《禅荷影思系列》 梁雪芳

李明洁的最新课题成果,也在这个《琵琶有情》的档案式解读的演讲中。李明洁得出的结论是:当我们谈论桃花坞的年画,以及相关的旧校场年画的时候,里面不光有中国的元素,也有外国的元素;外国的元素从明代以来各种元素进入到年画中来,有大量的透视技法出现,这些后来走向了民间,比如说《百子图》里面都有出现。李明洁通过这样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向大家汇报他对于“民间”和“档案”概念的一个理解,在理解中展开一个更大的思考空间就是:“民间”和“乡土”是不是一个概念?“民间”和“市场”是什么关系?“民间”是不是一个流动的概念?“档案”是我们可以用展演来诠释,还是一个图像本身具有档案的价值?李明洁的一连串提问把我们带到了问题的深渊,就像我在设定这个论坛议题时,我也给不出一个完整的框架和内容,只是针对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到了今年正好是第十届,将其中的个人思考和悬而未决的话题组织成论坛,并将这样的难点抛向这些领域的专家们。当然这更像是一个论坛策划人的“出站报告”,这里需要艺术家们的不断实践和艺术机构的不断策展,这里需要批评家不断地作出个案提示,需要理论家无穷尽地对其进行逻辑辨析。

猜你喜欢
宝山人类学艺术节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遇见艺术节
“逸入”与“生成”——音乐人类学表演研究的“交互”路径
黑太阳
A Glimpse of the Art Festival遇见艺术节
程宝山书法作品选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海报
2017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
走进寡妇墓
人类学视野中的云南旅游史①——兼论茶马古道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