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

2019-01-03 01:02
画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艺术家艺术设计

绘画

世界巨匠——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南京博物院

2018年11月28日-2019年2月24日

该展共展出文艺复兴艺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及其追随者的68件作品,涵盖素描、油画、雕塑等形式。其中27件是“三杰”本人作品,41件是追随者的作品,即其学生及同时期受其艺术影响的艺术家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展品有达·芬奇的油画《美丽公主》、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倚靠十字架的基督》、拉斐尔的油画《圣家庭》(拿书圣母)。

张慧 2018

长征空间 北京

2018年12月11日-2019年1月20日

该展呈现艺术家张慧的13幅绘画作品,主题均为人物,但并没有具体的身份、意图指向。艺术家的关注焦点在于人体和人体自发的上下张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图像与观者进行着视觉的游戏:人物的不同倾倒程度组成了一个连续的过程,将个体自身所处的场域抽象为质朴的引力空间,如同直立的建筑一般,同时充满坍塌和支撑的力量;人体的局部片段被等大地重现在较小的画幅中,与整体中的形象相似又不同。

仇晓飞:渐隐

佩斯画廊 首尔

2018年12月11日-2019年2月23日

该展展出艺术家仇晓飞创作于2017至2018年的一系列绘画新作,显示出艺术家对于图像乃至绘画语言本身的进一步思考。在现场具有共时性的公共场域中,借助绘画直接的知觉体验与通感式的身体共振,借助人类与生俱来的感性与想象力,以及对“时间”这一观念永恒的困惑,艺术家希冀在他与观众、观众与观众之间建立一种更为平等的沟通、联结乃至群体关系。

韩国抽象艺术:金焕基与单色画

宝龙美术馆 上海

2018年11月8日-2019年3月2日

该展以“韩国抽象艺术”为研究线索,展出丁昌燮(Chung Chang-Sup)、郑相和(Chung Sang-Hwa)、河钟贤(Ha Chong-Hyun)、金焕基(Kim Whanki)、权宁禹(Kwon Young-woo)、李禹焕(Lee UFan)、朴栖甫(Park Seo-Bo)七位韩国抽象艺术家作品。展览旨在呈现东方传统美学哲思与抽象艺术,乃至艺术家所处时代的“美学轨迹”与当下文明发展的碰撞与联结。

域外的风景——英国皇家版画协会作品展

金陵美术馆 南京

2018年11月22日-12月20日

该展呈现英国皇家版画协会10位艺术家的40幅版画作品。从现实到幻想,从抽象到具象,从建筑到人物,从自然风景到工业场景,作品表达着艺术家对人文历史和当下社会生活的积极关注与思考,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绘画语言和艺术理解。他们在观念、材料和表现形式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

影像

第四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延展动画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深圳

2018年12月8日-2019年3月30日

本届双年展主题“延展动画”,源自学者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Siegfried Zielinski)的《媒体考古学》一书。展览由6个策展项目组成:影像拼贴-拾得影像-共享影像;蒙上你的影子;雕塑动画:图像;媒介与现实风景;材料编码;游戏共生;推荐展映。

影像三角志:珠江三角洲的录像艺术

时代艺术中心 柏林

2018年12月1日-2019年4月13日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香港录映太奇Videotage的建立,以及广州南方艺术沙龙活动的创建,珠江三角洲的影像艺术开始成为一股创作力量,并在90年代以“大尾象工作组”“博尔赫斯书店”“缘影会”以及蒋志、曹斐等团体和个人的异军突起而发扬光大。因此,由广东时代美术馆于柏林创立的时代艺术中心的开幕展,选择以此为主题,呈现这一地区影像艺术的生态。

蒋志:未形

大屋顶美术馆 杭州

2018年11月17日-2019年1月3日

该展共展出艺术家蒋志的12件作品,包括《木木》《在风中》等。蒋志始终保持着现实的在场感,尊重日常生活,并在对日常的凝视中浮现出诗意。他不回避符号,也不回避抒情,但在对语境与处境的形式表达里,他偏爱的是与内心共振的形式。这次展览的作品包括绘画、摄影、录像、装置等多种形态,通过不同媒介,恰如其分地呈现出了作品的时间与空间特质,并进行了介质与语言上的探索。

他乡异客:当我孤独盛开时,世界还在沉睡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北京

2018年12月8日-2019年1月6日

该展为艺术家陈萧伊在瑞士SMArt(山地可持续发展艺术项目,Sustainable Mountain Art)的驻地作品。其作品源自艺术家驻地期间偶然发现的“怪异的巨石”——冰川漂砾。这些巨大的甚至有房子大小的岩块,被冰川融化的河流携带至瑞士的山川与平原上,又因冰川的消逝而被孤独地遗留于此。在其作品中,巨石是时间的容载,也是阿尔卑斯山冰川的“纪念碑”。

摄寻千里:十见天地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2018年12月8日-2019年2月19日

该展聚焦新生代摄影师的新视角,陈荣辉、甘莹莹、黎朗、骆丹、庄辉等10位摄影师用镜头丈量神州大地,通过200余件作品呈现一次关于地理、社会人类学、历史片段和个人叙事的探索之旅。

雕塑

不同·2018中国大同雕塑双年展

中国雕塑博物馆 大同

2018年11月23日-12月23日

该展以“不同”为主题拉开帷幕,涵盖了当代不同语境下的雕塑作品。展览由孙振华、吕品昌担任总策展人,并邀请了五位分策展人——马文甲(具象篇)、胡泉纯教授(户外篇)、张伟教授(器物篇)、郅敏(材料篇)、唐尧(科技篇),试图对中国当代雕塑最热点的五个学术方向进行探讨,不仅回顾历史传统,也观照当代现实;既考虑雕塑本身的创作现状,也思量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状态。

非我:克里斯丁·莱默茨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香港

2018年11月24日-12月29日

多年来,德国艺术家克里斯丁·莱默茨(Christian Lemmerz)使用各种媒介进行创作,包括装置、电影、互动媒体、表演和绘画等。该展以其雕塑作品为主,结合古典艺术与当下社会现实,围绕生与死、意志与压迫的主题展开。受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和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启发,艺术家旨在建立一个空间,使观众对自己的身份和存在的想法延伸至具体的物理形态。

罗妮·霍恩

豪瑟沃斯画廊 香港

2018年11月27日-2019年3月2日

该展集结了美国艺术家罗妮·霍恩(Roni Horn) 创作于1983至2018年的50余件作品,展品由艺术家本人精选并策展。霍恩的作品带有不同程度的伪装,从而制造出不确定性,以避免对作品下任何定论。与此同时,霍恩长期以来对身份、意义和认知的易变性,以及成双成对(Doubling)的概念兴趣浓厚。这些主题通过各种不同媒介进行表达,贯穿于霍恩的艺术实践,并构成了此次展览的核心。

装置

王德瑜:重构对话

央·美术馆 北京

2018年11月17日-2019年1月20日

该展是台湾装置艺术家王德瑜在中国大陆的首次大型个展,展览着眼于作品与美术馆在地性空间的对话关系,以“流动”的概念作为主轴,通过艺术家、作品、空间和观众的相互作用,营造了具有极简意味的叙事性场域,引导观者突破固化的物质形态和已有的艺术概念的屏障。

胡为一:越界

A+ Contemporary亚洲当代艺术空间 上海

2018年11月6日-2019年1月6日

艺术家胡为一的艺术实践结合多种媒介,包括摄影、影像、装置、雕塑和声音。该展中,艺术家将伤害、光、制约等元素串联,作品《越界》在展场中心构建起一个宛如牢笼的大型装置。作品垂直而下,如矩阵般规整的布局暗中约束了观众的观看顺序,在视觉、声觉、触觉多重感官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一个紧张、暗含危险的场域。

设计

“设计元素”首轮展

红点设计博物馆 厦门

2018年11月4日-2019年1月31日

红点设计大奖(Red Dot Design Award),全球第三座红点设计博物馆于2018年11月3日正式落户厦门。全馆展出净面积约4500平方米,其中常设展厅包含“成功之道——设计即战略”展厅、“设计元素”展厅以及“世界观”展厅,另有超过1500平方米的特展空间将每年举办10个以上主题特展。“设计元素”展厅主要展出当代中国杰出的设计产品,首轮展围绕“行、栖、息、禅”四个主题展开,呈现东方设计价值。

亚热带未有的景象——北欧(丹麦、芬兰、挪威、瑞典)设计展

何香凝美术馆 深圳

2018年12月2日-2019年3月3日

北欧的设计及工艺制作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这些国家还制定了保护传统手工艺的策略,力求将传统的手工艺与现代工业设计相结合,并使传统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理念,从极富现代感的设计中呈现出来,体现了北欧设计师在设计美学中的追求。该展试图通过中国及四国策展人联合举办展览、研讨会、公共教育推广等活动的方式,结合国内的设计现状,为国内观众提供一次深入了解北欧四国的整体设计生态,特别是他们在不同设计领域的最新进展,并进行交流、对话、探讨的机会。

重置——视觉传达专业回顾展

艾德艺术设计学院 西安

2018年11月25日-2019年2月28日

该展以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为主线,共分为“创意思维课程群”“图文设计课程群”“品牌设计课程群”“新媒体设计课程群”四个模块,将字体与版面设计、UI设计、插画、包装设计、视觉表述、书刊设计、造型基础、服务设计、信息图表设计、品牌设计、实验性设计等15门专业课程中的80余件学生作品展出。展品涵盖了视觉传达专业主要的课题,向观众展示视觉传达专业经过专家委员会、专业组教师建设的课程成果,并试图以探讨、交流、展示的方式促进跨界融合,为专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及解决方案。

城市艺向

太古汇 广州

2018年11月26日-12月16日

该展是2018年广州设计周发起的独立艺术项目,由一个展览、一场论坛和一次“艺术行”构成。展览以“家”为线索,邀请12位当代艺术家参展;论坛以“艺术VS设计,大湾区生态体系的格局与构建”为主题展开讨论;“大湾区艺术行”则是探寻艺术发生的第一现场,让观众直观了解艺术的精神质感,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

图像的力量——当代欧洲优秀海报设计作品特展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杭州

2018年11月15日-12月25日

社会团体表达他们的政治主张和观点,海报是最强有力的文化武器和最为有效的宣传手段。诸如政治海报、反战海报、和平海报、国策宣传海报、公益海报、环保海报等;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海报的图像最具有多样性、艺术性和历史感。例如戏剧海报、电影海报、电视剧海报、音乐会海报、画展海报、博物馆海报、文化活动海报等。该展展出了120件近10年来的欧洲海报作品。

古代美术

花事·闲情——品味花器与生活特展

台北故宫

2018年11月3日-2019年5月1日

该展分“古物:素雅的古典”“新物:焕彩的时尚”“吉物:富贵的载体”及“旧物:阿嬷的日常”4个单元,展出共88组(件)的花器与书画作品,呈现16至20世纪宫廷及民间的花艺美学。展品包括北宋汝窑青瓷纸槌瓶、清代乾隆粉彩福禄寿葫芦瓶等。

梦回大唐——盛唐艺术与生活展

广东省博物馆 广州

2018年12月13日-2019年5月19日

该展以考古发掘成果为基础,围绕盛唐时期的风俗生活、文人雅事、社会制度等方面,分为“风”“雅”“颂”三个篇章,展出唐女史上官婉儿、宦官高力士、“让皇帝”李宪、宗室女李倕、丞相韩休和张九龄等人的相关文物163件(套)。

玛雅的世界: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藏古代玛雅艺术品

金沙遗址博物馆 成都

2018年12月18日-2019年3月17日

该展由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深圳博物馆、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展出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馆藏的214件(套)古代玛雅艺术精品,时代跨度近2000年,为观众呈现出古代玛雅人的宇宙观念、宗教信仰、王权、艺术、社会与生活等,其中大部分展品为首次在中国展出。

新媒体

互控与互文·新媒体艺术展

四川美院美术学系之空间 重庆

2018年12月3日-12月17日

该展呈现了林欣、林科、鲁婷婷和李波这四位新媒体艺术家的作品。展览从微观出发,关注景观社会中,它与人的互控、互文关系。

三个屋子:此刻的边际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上海

2018年11月8日-2019年1月21日

“三个屋子”项目以中国、德国与韩国的媒体艺术生态为基础,通过推广青年艺术家在该领域的探索与实践,逐步构建全球性媒体艺术家文献档案库。本次“此刻的边际”呈现维丽娜·弗里德里希(Verena Friedrich)、金喜天、杨健三位青年艺术家作品。金喜天的《杠铃》和《雪橇》从不同的叙事角度中勾勒出了在高速数字化发展裹挟下的韩国社会,并从个人生活经验出发,探究在此语境下的“存在”命题。维丽娜·弗里德里希通过一个脆弱的气泡,质询着物理意义上虚无与存在之间的界限。杨健的《想要离开》以及《纳西索斯》则隐射出根植于当下无所不在的技术社会中的困惑——亲密与威吓之间的差异、管理与监控之间的暧昧不明,只是程序编制的现实中的些许故障而已。

其他

给亚洲的七个提问:2018 ·关渡双年展

关渡美术馆 台北

2018年10月5日-2019年1月6日

这是第6届关渡双年展(K u a n d u Biennale),邀请了阿里·阿凯(Ali Akay)、芭拉·斯塔尔(Bala Starr)、杨凯麟、罗秀芝等7位策展人共同策划,展出阿里·卡兹玛、AHA!人类活动档案、何子彦、成田圭佑、崔元准等14组艺术家作品。七个提问包括:“我们真的可以就全球地缘政治和宇宙学的角度来谈‘亚洲地中海地区’吗?”(阿里·阿凯策划)、“口音、方言和语言是否划分了亚洲内部不同的社会阶层?”(芭拉·斯塔尔策划)等。

谢素梅:安棲

余德耀美术馆 上海

2018年12月18日-2019年3月24日

源自其跨欧亚文化的背景,以及对世界不同维度的关注,谢素梅的艺术实践往往涉及时间、记忆、音乐性以及语言的问题。她的作品以雕塑、录像、摄影或装置等多样形式呈现,总是在声音与图像、自然与文化、心灵空间与感知体验等领域之间交互、游移。该展呈现了其大量近作,也包含于上海本地制作的装置《藏石II》。

道之为物:由象及神

中国美术馆 北京

2018年11月28日-2019年1月17日

该展围绕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馆藏的由希腊和国际艺术家创作的核心作品,这些作品的共同元素就是它们与语言、书写和纸张的联系。展览意在展示艺术家利用语言作为核心的沟通工具所进行的艺术创作。

被遮蔽的桃花源:中国当代艺术的深耕样本

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

2018年12月6日-2019年1月14日

该展试图对中国当代艺术创作领域中富有探索创新精神的群体,以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年龄为序列,呈现21位艺术家的创作,对其作一次归纳性的学术梳理与呈现,尤其是针对中国传统美学,自觉性作出继承、回应以及发扬的实践活动。这些参展艺术家的创作媒介涉及到装置、录像、架上绘画、摄影以及独具东方特色的水墨作品等。

故入奇途:阚萱VS金小罗双个展

广东时代美术馆 广州

2018年12月15日-2019年2月1日

阚萱和金小罗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在形式上大相径庭,却以各自的方式互相呼应,共同探寻了艺术家和客观世界的关系这一根本的问题。该展展出金小罗近期关键的行为、声音作品,用一种反常的方式,在韩国及世界各地捕捉姿态古怪的人绝望的片刻。而阚萱的新作旨在探索“商业礼仪、技术伦理、经济政策”的根基和历史。

猜你喜欢
艺术家艺术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