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宁花 王言帅
摘要:网络意识形态攸关党的前途命运,攸关国家长治久安,攸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治理面临着信息网络化对网络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形成挑战、舆论设防不到位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强大冲击、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的话语权不够强等诸多问题。面对新的变化发展形势,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完善网络安全保障及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全面监管及有效引导,积极抢占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制高点;高效推动信息领域核心专业技术突破,以更好地促进网络环境的优化,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9-0050-03
网络无国界,网络的开放性及匿名性在带来交流便利的同时,无形之中也加大了网络意识形态的治理难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报道,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高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可见,网络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在开阔人们视野、丰富人们的物质及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在互联网这样多样化的信息环境中,几乎不存在真实的对话。”[1]因而,伴随着网络的开放性及匿名性而来的便是网络安全问题,其中,网络意识形态问题尤为凸显。网络意识形态是在互联网普及背景下意识形态发展的新形式,横跨线上和线下两个空间领域。现如今,线上意识形态领域已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点领域,是传统媒体中的各种意识形态在网络世界的延伸和发展。“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既然意识到了风险的存在,必然要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以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环境。
一、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极端重要性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把意识形态工作提到“极端重要”的位置,要求全党高度重视,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符合当今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一)网络意识形态攸关党的前途命运
意识形态既是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根本利益的体现,也是一个政党执政合法性的来源。现如今,网络空间已成为中国同西方反华势力进行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的输赢与否,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及政权安全,换言之,把握住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因而,为维护我国政权的稳定,保持我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3]只有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和治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才能为党的长期执政奠定坚实的思想舆论和意识形态基础,才能在舆论斗争占据主动地位,赢得斗争的最终胜利,从而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及政权安全。
(二)网络意识形态攸关国家长治久安
随着时代变迁,国家安全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军事方面的安全,文化安全也被提到极为重要的位置,而意识形态对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发展道路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的关键。网络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网络意识形态对政治认同的塑造、社会心理的调节、公众力量的凝聚具有重要影响。对一个国家来说,一旦网络意识形态失序,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现如今,世界各国争先恐后占领网络阵地,以通过网络宣传、渗透本国思想文化。虽然我国1994年才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链接,但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现已成为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及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因而网络意识形态的治理对我国来说至关重要,不容小觑。
(三)网络意识形态攸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民族精神是国家强大的精神支柱,而意识形态工作是塑造一个民族凝聚力、精神支柱必不可缺的部分,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何以自立自强?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网络意识形态的建设不仅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建设。网络的兴起助推了意识形态的传播,同时也给民族的团结增添了舆论导向控制的压力和挑战,若处理不当,就会激起民族矛盾。现如今,每一个中国人都期盼着文化强国梦的实现,但要实现文化强国梦亟需精神力量的支撑,只有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才能凝民心、聚民力,万众一心,攻坚克难,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正能量。
二、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面临的现实问题
我国作为互联网方面的后起之秀,一直以來都处在较为被动的位置,若不想美国等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就应采取有效行动缩小差距。当前,我国在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方面的提升空间还很大,还存在诸多需克服的障碍,主要体现在:
(一)信息网络化对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形成挑战
网络意识形态不仅具有强大的渗透性而且具有非对称性。信息网络的发展,使人们足不出户便可接收来自世界各国的信息,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平等的发布信息,进行讨论与交流,但是网络传播具有复杂多样的特性,从网上获取的信息大多都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甚至有些信息是经不起推敲论证的,可能引起人们的误解,误导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人们的行为决策。加上网络传播的管控比较复杂,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也不够完善,这就加大了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难度。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在互联网运用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确实还有很多有待提高的地方,这也导致了文化输出不对等现象的出现,西方国家趁机凭借其先进发达的网络技术手段不断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我国的文化输出与西方国家的文化输入相比也不对等,这种不对等看似无关紧要,但是其造成的后续影响极为巨大。
(二)舆论设防不到位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强大冲击
当今世界,舆论格局仍然是西强我弱,虽然我国也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应对,但是这种现状在短期内难以逆转。我国一直以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这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但随着网络普及,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西方国家便试图通过各种渠道来模糊人们的视线,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我国国民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加之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地位与声望大为提升,与此同时,诸如“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谣言开始散播开来,加剧了西方国家的恐慌,开始想方设法的牵制和遏制我国。这也加速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舆论宣传、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西方国家为了保持自己在舆论场域的优势地位,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偏向于用“看不见的宣传,灭人于无形之中”,这种不动刀枪不见硝烟的斗争比起过去的军事斗争更具威慑力,更让人恐慌,敌在暗处,我在明处,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中了对方设计的圈套。
(三)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的话语权还不够强
一般而言,人类社会存在两种意识形态,即主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信息化时代,人类的生产生活日趋向网络空间拓展,要想更好地运用互联网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必须重视网络空间的开发、利用以及安全保障。网络有着公共、开放、公众等特点,这就意味着网民的言行举止、情绪、心理等实际上受限较小。在现实生活中,网络世界发生了很多“失范”的现象,像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等等,之所会出现这些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的话语权还不够强,没有达到凝聚社会共识的目标。因为在这个信息蜂拥而至的网络空间里必须要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明确的主流意识形态来主导,才能有效预防网民的言行以及情绪不被错误利用。“主流意识”是人们思想与行动的方向标,唯有牢牢把握住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话语权,才能有效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三、加强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路径选择
占有和运用互联网是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手段,如何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克服挑战,是当下加强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亟需考虑的问题。针对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网络安全保障及综合治理体系
互联网作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主要渠道,其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的网络安全事件司空见惯,作为一个有着8亿多网民的大国,网络空间已成为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精神家园,但我国网络安全保障以及综合治理体系都还很不完善,当前的形势迫切要求巩固网络安全屏障,进一步构建并完善网络安全预警、管理以及处理机制,为人们的网络生活提供安全保障。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安全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想筑牢国家网络安全的根基,就必须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深化网络安全意识,真正在心中筑起一道“防火墙”,同时必须形成政治、经济、技术、法律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网络综合治理格局。当然,要进行有价值的引导,网络信息的提供者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以确保网络信息的真实性,避免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便捷性传播错误的思想,这样才能提高网络传播内容的质量,构建安全的网络交流环境,从而达到加强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目的。
(二)加强网络舆论的全面监管及有效引导
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有利于经济社会的發展与稳定,而且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屏障。在这个“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网络成了人们发声的武器,但内容真伪难辨、传播高速、覆盖面广,同时具有突发性以及不可预测性等特点,许多国家利用网络舆论进行攻击,才会有网络谣言、“情绪型网络舆论”等网络舆情失控事件频频发生。网络意识形态内容的建设与舆情的监控总是分不开的,片面化与零散性的网络信息很容易误导,这就需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搜集、分析与处理,做到未雨绸缪,在舆论还未发声之前做出正确的分析与筛选,从而减少不良信息的渗透。应加大网上正面宣传,提高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的舆论管理及自控能力,建立网上舆情预警体系,创新网上宣传内容、观念、途径以及方式方法,提高新闻舆论的公信力、影响力、凝聚力,明确落实责任主体,占据网络传播这个平台,用真理的力量抢占舆论制高点,用舆论的力量掌握理论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传播正能量的平台,更好的凝聚、团结亿万网民的社会共识,构建共同的思想基础。
(三)积极抢占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制高点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这是中国从被压迫到崛起得出的血的教训与经验,在当今社会,要想不被吞噬,就得居安思危,不给敌人可趁之机。现如今,互联网成了各国眼中觊觎的一坨肥肉,各国都争先恐后地想利用互联网来增强本国的力量。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声望,占据意识形态的制高点是非常重要的。网络的开放性为人们的思想与言论提供了表达空间,但人们的思想具有活跃性与独特性,即便对于同一事件也会产生分歧,然而错误的思想将会造就错误的言论,不断地扩散错误言论也会影响社会风气、国家发展与进步。既然互联网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就必须采取积极行动来占据这块阵地,积极抢占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制高点,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召力,整合强大的网络媒体平台。可以通过建立官方主流媒体、政务“两微一端”以及政府机构的附属互联网公司等平台,形成诸如人民网、环球网、新华网、光明网、央视网等网站以及相应的微博、微信新媒体形式,并且通过网络防火墙的建立、不良账号的查封、反动言论的举报、非法IP的过滤等措施将反主流意识形态因素剔除出网络。
(四)高效推动信息领域核心专业技术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3]在如今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尤为突出,在网络技术的不断突破下,传统产品已开始向互联网转型,传统的经济竞争方式也开始向网络蔓延,传统的传播方式开始向新媒体转换,数据漏洞自然而然也成为各国的进攻目标,这就对网络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不想“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关键性技术的突破迫在眉睫,如何突破成了难点,这就对我国的网络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高校及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完善技术化体系布局,加大网络技术教育力度,大力培育技术人才,可以建设网络人才培育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高校培训机制、注重职业培训,将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针对人才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采取专题培训、进修深造及项目支持等方式,来提升人才的专业素养、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争取用基础研究拉动应用技术的整体突破,高效推动信息领域核心专业技术的突破。
四、结语
总之,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是一个循序渐渐地过程,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时代性话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做的就是直面信息涌入与流出的“逆差”,软实力与硬实力的“落差”,我国的真实情况与西方刻板印象的“反差”,深刻领会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要求,积极抢占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制高点,不断地保持思想理论的批判力,提升思想理论的解释力,强化思想理论的供给力,不给对方可趁之机。
参考文献
[1]Calhoun C.Community without propinquity revisiste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urban public spere[J].Sociological Inquiry,1998(3).
[2]张晓松,黄小希.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J].舞蹈,2018(5).
[3]习近平: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
作者简介:黄宁花(1995—),女,汉族,湖南宁乡人,单位为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王言帅(1976—),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单位为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冯小卫)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基地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9A01)的阶段性成果;2018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大数据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研究”(CX2018B68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