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叶柔软,托起晶莹的泪
这短暂的温存,让我,艳羡不已
风路过,一些泪水
从草叶上流下,它们
有过肌肤之亲。纵然不舍
终究还是要滑落,去往
该去的地方
雨滴曾寄宿在草叶上
像泪珠悬挂在睫毛
亮闪闪的。楚楚动人
光线受阻,投下一片阴影
一只西瓜虫正缓缓爬行
它在经过明暗的分界处迟疑
最后选择进入黑色的部分
直至消失。我目睹整个过程
很多时候,看虫子爬行是
夜晚的乐趣,它们做的决定
顺从于自己的判断和本意
很多时候,它们也会因我的
出现而警惕,这让我时常自责
繁星在群山之上,群山在夜幕之下
夜幕幽深,繁星浩瀚,群山寂静
微光足以暖热那双湿润的眼睛
清风则可叩响那扇紧掩的心扉
山中的草木,充满灵气,与世无争
星星离我很近,凡尘离我很远
嘘!我的耳朵灌满虫鸣,四周有
萤火舞动。躺在一块石头上,像
在母亲的怀里,有所依靠,且放松
世间万般情与爱,难忘山中之夜
乡村即景。核桃树结满果实
鸟语和蝉鸣,仿若盛大的狂欢
玉米,在雨水和阳光的宠爱下怒长
沟底的荒草丛生,坡上的杨树高耸
山间,满眼的绿色。我站在老家的门前
心情错综复杂,过往的人还没有麻雀多
母亲说着家长里短,悄悄抹去眼泪
我试图安慰她,很多话却咽下了大半
只是轻轻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蚂蚁在脚下来回穿梭,蚊蝇在身边不断叮咬
我觉得孤独,和城市里截然不同的孤独
我觉得烦躁,和城市里迥然相异的烦躁
乡村啊,整个夏天都在沉默
乡村啊,整个夏天都在悲伤
一株株西红柿、黄瓜、豆角
顺着菜杆向上生长
此时已是盛夏,母亲弯着腰
在菜地拔草,细心地
照看它们。母亲说
城里菜贵,等这些菜成熟
给我送去一部分
我站在院子里,看着她
单薄的身影,想哭
母亲啊,佝偻在地上的人
却让我如这些菜一样
缠绕和攀爬了她的一生
编辑手记:
费城的诗歌充满忧伤而低落的感情,《总有人》《异乡》写背离故土的乡愁,《抒情》写理想与现实反差之下内心的孤独。诗人将具体的意象与抽象的表述自然地结合起来,借助夸张、想象、比喻、通感等手法,糅合诗人的情绪和思想,使寻常之物呈现不平常的状态,如:“深蓝色的脸”“淡蓝色的炊烟”……这些意象的色调大多数是灰暗、压抑的,如:灰色、银灰色、淡蓝、深蓝,暗示诗人忧郁悲伤的情绪,显得含蓄内敛。石头、乱石、岩石是诗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它们的尖锐、冷硬、顽强,象征着诗人的心境。此外诗节较长,节奏缓慢,也易于表现诗人忧伤、沉重的内在情绪。过客的诗歌中处处透着佛道禅理的痕迹,充满了隐喻性和哲理性。《雾,草木及那些花儿》先抑后扬,以雾象征隐蔽内心的事物,再以人形的叶子象征如诗人一般在鸿蒙轻尘中辗转浮沉的人,内心渴望挣脱人世凡尘,自立于天地,暗合道家超然洒脱的思想。结尾以渔夫的形象收拢看似宏大的主题,回归平凡,显得张弛有度,富有艺术张力。渔夫的艺术形象与古诗中常见的“蓑笠翁”形象遥遥相应,象征着孤独、坚韧、傲岸、清高和智慧。叶华荫的诗观察角度独特,艺术构思巧妙,将原本平凡的题材写出新意。诗人善于捕捉事物的独特形象,也善于以语言的魅力描写内心独特的感受。他的诗语言简省凝练,以少胜多。其中的《城市》以短句为主,语意跳跃,节奏轻快,表现了城市扩张过程中对周围生态环境蚕食的速度之快、面积之广,寥寥几笔便把城市化的矛盾感写得准确且深刻。仕零的诗歌里,诗人无比亲近自然,人的精神在自然的怀抱中得到升华。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思,浸润着那些微妙的自然现象,赋予其许多诗意。诗人写雨滴终将滑落草叶的自然现象,却写出了二者之间的“露水情缘”和分离的苦楚遗憾;将雨滴比作泪珠,草叶比作睫毛,喻体新颖,本体喻体都充满了凄婉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