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左家琦
●李树华 文图
电影《五朵金花》中的主题曲《大理三月好风光》,曾经唱响大江南北,但许多人不知道,这首歌就是根据剑川白曲改编而成的。这部电影之所以受到白族人民喜爱并让海内外的人们认识了大理,就是因为它不仅深深植根于白族民间的土壤之中,是白族人民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且其中的音乐还运用了当地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的白族民歌和白族调……在剑川,有许多优秀的歌手,今年46岁的张福妹就是石宝山中一位远近闻名的白族民间女歌手。
白族调是白族人民记录历史、传承经验、抒发情感、传情达意、展现自我的重要手段和窗口之一。作为白族调“白曲”主要发祥地之一的剑川,被人们称之为“白曲之乡”。
除了颇有名气的李宝妹,听说在剑川县还要一个能唱会跳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福妹,于是,我来到石宝山中的石龙村,采访这位女歌手。
“李老师,不好意思啊,我妈多年来习惯于说白族话,不喜欢说汉话,你有什么需要采访的,也可以和我说,不用客气……”张福妹的儿子小董直言不讳地对我说。
张福妹近照
我有些猝不及防,虽然我自己也是白族,但是也只能够和她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许多外地人不知道,以为只要是白族人,一见面就可以毫无障碍地进行交流,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会,殊不知,即便在大理州,也有多种白族方言。大理州内的大理、剑川、鹤庆、洱源、祥云以及宾川等县的白族人之间交流,彼此只能听得懂一部分。我和张福妹就属于“互相听得懂一部分”这种类型,他的儿子小董在这种情况之下用汉话做起了我们的兼职“翻译”。
“李老师,嗯早(剑川白语喝茶的意思)……”
张福妹笑着给我递上来一杯茶,我们的采访在不经意间开始了。在采访过程中,张福妹和我一样,耐心地听着儿子说话,只有当儿子问她时,她才时不时会插上几句话。我很难想象,这样一个话语不多的人,怎么会成为一个在对调子时张口就来的对歌高手呢?
据小董介绍,他妈没读过书,不习惯说汉话,但是这并不影响到她妈妈进行对歌。对歌时,基本上用的都是剑川当地的白族话……
在我看来,“歌”和“调子”都是“白曲”的一部分,都属于“白曲”的内容。旋律优美,表现力丰富的“白曲”既可独唱,也可对唱,有山歌、情歌、劳动歌、仪式歌等不同的内容,常在山间湖畔、田边地头对唱,一般要用具有地方特色的龙头三弦来伴奏,歌词也多为即兴创作。
在大理地区,一年一度的“石宝山歌会”和“白族火把节”,是男女老少“对歌”“对调子”的大舞台,也是集中演唱“白曲”的盛大场合。许多当地有名的民间歌手都会早早地为这两个久负盛名的节日做准备,张福妹也不例外。
张福妹介绍说,在男女对唱时,剑川白族调的声调是有所不同的。男性唱时热烈奔放,开朗明快;而女性唱时则委婉缠绵,这样让人听起来会比较柔和一些。当然,无论男女,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对调子时,要用白族调中最具特色的“属音”和“三音”。如在大理州流传的“心肝票”,就是以剑川“白曲村”石龙村的白族调为主旋律改编的。
不可否认,石龙村之所以能够产生远近闻名的歌手,与这个村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是分不开的。
位于剑川县西南部,坐落在石宝山西麓、四面环山的沙溪镇石龙村,古称“蕨市坪”,世代聚居着白族,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氛。石龙村距石宝山宝相寺2千米,全村共有215户,1045人,村前有清澈如镜的石龙水库,水资源相当丰富,经济上以农业种植为主,属单一的农业经济类型。由于石龙村交通不便,民风古朴,因而在历史上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保存了传统民歌、民间歌舞、霸王鞭、白族民间戏曲吹吹腔等丰富的原生态民俗文化活动。此外,由于受到石宝山佛教文化的影响,在石龙村的文化传承中,还有“阿吒力”佛教文化及白族“朵兮簿教”原始宗教文化的影响,体现了石龙村传统民俗文化的多元性和白族原生文化的原始性。让人欣慰的是,如今,人们依然能在石龙村看到本主庙、关帝庙、观音庙、古戏台等这些民族文化建筑。
据张福妹讲,石龙村里的民俗宗教活动很多,比如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六,全村的人们都要在本主庙的戏台上唱整整6天的“大戏”,内容有当地传承多年的“本子曲”、白族古乐、滇戏;农历六月二十三这天,要举办“牛会”“马会”,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六月二十四和八月十八这两天,要举办“关圣帝会”“天公地母会”。此外,还有正月初九的“上九会”,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的“观音会”,还有六月二十五的“火把节”。从正月开始到年底,除了这些节庆外,石龙村还要过清明、端午、七月十四、八月十五等这些传统的节日,这些节日,不仅丰富了村里的文化活动,凝聚了民心,也传承了白族文化。
听了张福妹的介绍,我心里有些惊讶,想不到一个小小的石龙村,竟然还留存着如此丰富的民俗活动。不过,张福妹还告诉我,由于受到石宝山歌会的影响,石龙村久负盛名的还是白曲对唱。
“我们石龙村虽然不大,却是远近闻名的‘白曲村’呢,呵呵……每年的石宝山歌会期间,我们这个村的歌手都会得前几名。比如‘白族歌后’李宝妹、在中央电视台全国青歌赛中进入过前十强,在河南电视台“星光大道”得冠军的小阿鹏姜续昌,还有李根繁、李福元都是我们石龙村人。现在我们老百姓的日子比过去好过多了,村子里让我们搞‘三清洁’,我们要争气,家家户户要讲卫生,所以我们自己就编了白族调,来宣传‘三清洁’这个活动。”张福妹想了想,笑着对我说道。
“我今天来时,刚进来村口就听到三弦声和白族调对唱,这个是怎么回事啊?”我想了想,突然问张福妹。
“李老师,我给你唱一段……”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张福妹随口就唱开了:“哎呀啊嘞……村村三清洁,人人要参与。个个讲卫生,人人不生病……”
我突然想到,像白族调这样的原生态文化之所以能够在许多地方保留下来,就是因为它来自民间,扎根于民间,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文化现象在全国各地并不少见,如陕北说书、东北的二人传……
音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白族调也同样如此,它源于白族人民的生产生活,贯穿于白族人民的衣、食、住、行。剑川白族调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和情感的艺术,通过歌唱的形式实现语言的交流以及情感的表达。在白族调的对唱中实现了情感的抒发、感情的交流。通过数代白族儿女的演唱、传承,如今留下的调子不仅成为了不同时代白族人民心灵世界的真实写照,而且也是无数白族儿女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
张福妹出生于1972年,在母亲的影响下,她从11岁开始就学会了唱白族调。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山区女孩子,成长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宝山歌会的代表性传承人,张福妹的经历让我有些不可思议。
小时候,张福妹每天都要到家对面的山上去放猪……不但放猪,还放牛放羊。张福妹在放猪无聊的时候就喜欢练唱,后来长大了,不去放猪了,就上山去砍柴,还到田地里去做一些农活,有时还大着胆子和人家去打歌对唱,唱《泥鳅调》《出门调》《劝赌调》时间一长,就熟悉了,掌握了一些唱法。
张福妹在12岁那年就拜黄四代、李银淑为师,在她们的精心指导下,17岁时就参加石宝山歌会。她至今还记得,17岁那年第一次登上对歌台演唱就获得一等奖的情景。
第一次获奖往往会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张福妹也不例外。自从那次获奖后,她每年都会出现在被誉为“白族歌城”石宝山歌会节上。
石宝山位于剑川县城西南约25公里的老君山系。这里峰峦叠嶂,林木葱笼,既是被称为“南天瑰宝”的南诏大理石窟所在地,又是一年一度的白族万人歌会的活动场所,是声名远播的白族狂欢节。在每年农历的7月举行,会期3天。歌会期间,数万来自剑川及大理、洱源、云龙、兰坪、鹤庆、丽江、祥云等县的白族青年男女及歌手,从四面八方纷纷云集石宝山石钟寺、宝相寺、海云居、金顶寺附近的山林,甚至聚集到肃穆的神像面前,一边游览山林古刹,一边亮开嗓子,无拘无束地唱曲对歌。方圆十多里的山间小道上,游人如织,如怨如诉的三弦声,悠扬婉转的调子声此起彼伏,此呼彼应,夜以继日地飘荡在山间林莽。
在婉转而优美动听的歌声中,许多人结识了新的朋友,有的寻觅到了终生伴侣。就像有的歌手所唱的那样:石宝山上对歌场,歌如灵泉不断根;歌如满山树叶子,声声结心音。
石宝山歌会是一个以对歌赛歌为特色的民族传统节会,据考证,已有上千年历史。唐《蛮书》卷八载:“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壶卢(葫芦)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即使发展到了今天,歌会上以歌传情,或吹树叶互相招引的情景与此记录极为相似。而歌会上对唱的白曲“山花体”,也就是头三句唱词为7个字,第四句为5个字的格式,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弹弦唱曲本来就是白族青年以歌为媒,寻求知心伴侣的巧妙方式,歌会自然便成了他们最为公开的社交场合。通过对歌互相了解,比试才能,倾诉心曲,因而每段歌词都是那么质朴纯真,耐人寻味。每当出现一对精彩的对唱,围观者立刻云集四周,人们都从中获得至善至美的艺术享受,也有不少青年男女正是通过唱曲对歌结成百年之好。自然,上山对歌的也不只是年轻人,只要上得山来,便要尽情舒展歌喉。老年人认为在歌会上唱白族调可以得到幸福吉祥,抑或平日在家已向神灵许下心愿,为保清吉平安,一定要上石宝山唱上百十个调子,于是唱调子成了他们的还愿之举。中年人则多数借歌会抒发情怀,展现自己的心智和才能。
张福妹告诉我,歌会流行的曲调以大理州中部方言区流行的剑川调为主,以龙头三弦或吹树叶伴奏,唱词均为白族诗歌“三七一五”的传统格式,格律严谨,不能跑韵跑调。
作为一名优秀的民间歌手,张福妹不仅熟悉掌握了传统民歌,还能够面对现场即兴演唱,往往演唱就会妙语连珠,动人心扉。如果棋逢对手,便会对答如流,甚至夜以继日地接着唱下去,分不出胜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石宝山歌会既是白族人民抒发情怀,赞美生活的盛大聚会,也是进行民歌艺术交流,传承民间艺术的桥梁。
石宝山歌会的主会场位于被称为“云南悬空寺”的宝相寺内,这里怪石连绵,泉水叮咚,迂回曲折的石阶路,通向一座座构建于危崖绝壁的宝刹。山脚则有对歌台、小广场。这些开阔的地方,在歌会期间便会自然成为专为歌会服务的集市。每当歌会来到,摊贩云集,各色小商品琳琅满目,尤以各种风味小吃和地方特产最盛,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烘托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入夜,街场又会变成篝火会场,青年男女耍起石宝山特有的“香龙”,跳起霸王鞭舞,来自各地区的游客也纷纷争相献艺,欢歌笑语,立刻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张福妹对我说了一件有趣的事。有一年,她们一群女孩子相约和一群男孩子对情歌,即兴演唱,那时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俗,就是如果对面的哪个男孩子对赢了,他就可以把对输了的女孩子牵走……这一幕让人想起来就觉得有些浪漫。
在和张福妹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多次谈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面对时代变迁和强势文化的冲击,剑川白族石宝山歌会这一古老的传统习俗和作为白族口头文学形式存在的白族歌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白族语言正面临逐渐消亡的危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变和现代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较大改变。加上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社会成员流动性的增强,使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白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长期以来维护和支撑着白族传统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也正发生急剧变化,传统道德观念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城市化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冲击,使剑川白族石宝山歌会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有了较大改变。
张福妹有些忧虑地说,现在,在整个石龙村里,会弹三弦唱白曲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了,面对这个新的问题,她要尽到自己作为省级传承人的责任,尽可能地多带几个徒弟……值得欣慰的是,2008年6月,云南省剑川县申报的石宝山歌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石宝山歌会上流行的剑川白族调,已被收入国际著名民歌歌目。
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张福妹在传承白族调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稳。2001年,有了些名气的张福妹被剑川县旅游局聘为石宝山景区的歌手和导游。那几年,她被剑川县多次推荐参加大理白族三月街民族节,在剑川县的文艺活动和白族调对歌赛中,张福妹多次获得一、二等奖。2008年8月,她获得剑川县委、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剑川2008年石宝山歌会节‘传统白曲赛歌’”银奖。2012年6月,她参加剑川县文化馆举办的“白曲创作暨龙头三弦演奏培训班”并获得优秀奖。除了刻苦学习传统白族调的演唱,张福妹还拜石龙村的霸王鞭传承大师李定鸿为师傅,学习白族民间传统舞蹈霸王鞭,她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使自己成为白族传统舞蹈和白族艺术的传承人。她心里明白,只要不断努力,她就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张福妹的小徒弟们参加2018年度的石宝山歌会
2014年,张福妹终于如愿以偿。这一年,鉴于张福妹在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云南省文化厅命名她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年8月,她被选送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参加云南省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人培训班学习。同年,她在全省的“原生乡村音乐歌舞艺术节”节目展演中,她演唱的白族调《风吹十里桂花香》和《小心肝》获得优秀奖。张福妹被命名的民俗类“石宝山歌会”传承人,属于民俗类的综合性传承项目,包括石宝山歌会的传说、舞蹈、白曲、古乐、霸王鞭等,这个命名也意味着她拥有综合性的传承才艺。
张福妹还向我介绍,白族调的唱词,经过多年的传承,已经形成了本民族所独有的一种诗歌格律,统称为“三七一五”体,也就是每节歌词以三个七字句和一个五字句构成,这种格式和白族的韵文是一样的。
明代白族诗人杨黼创作的《词记山花·咏苍洱境》的白语抒情长诗,其实就是以这种格律写成的,因而这种格式又被人们称作“山花体”。除了“三七一五”体,绝大多数白族民歌是以七句或八句为一首的短歌,一般分为上下两阙。上阙以三个字的“韵头”起韵,然后接着是两个七字句,一个五字句。而下阙为三个七字句,一个五字句,这样,上下两阙就构成一首完整的诗歌。
在我强烈要求下,张福妹给我唱了两首有“韵头”的和没有“韵头”的调子。她似乎不需要准备,一张口就来:
“翠茵茵
小妹你是启明星
一表人材逗人爱
赛过观世音
芍药见你红了脸
牡丹见你让十分
只要见着妹一面
有病也减轻”
我知道这就是第一句用“韵头”的调子。
“石宝山上郁金香
小妹你家住哪方
卧蚕眉毛丹凤眼
蓝花绿衣裳
愿变你窗前明镜
愿变你灶后水缸
愿变十五三更月
夜夜照妹窗”
这是第一句不用“韵头”的调子。据张福妹介绍,在平常的对歌过程中,直接用歌词限韵的白族民歌还要讲究押韵和声调高低相协的格律,如果一方跑了韵,就算是输了。
事实上,大理各地白族民歌的唱词基本是一致的,曲调则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主要分为“大理调”“剑川调”“西山调”“东山调”“山后曲”“祥云白族调”等。有的高亢粗犷,有的幽婉动人。内容也十分多样,不但有山歌、情歌、习俗歌、咏物歌、儿歌,还有大量幽默诙谐、“正话反说”的“反意歌”,表现了白族人民乐观自信、开朗活泼的民族性格。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剑川白族调,有以插秧、播种、开荒等劳动为题材的秧鸡调插秧曲,有夫妻生活的《鸿雁带书》,还有送别的《出门调》、男女爱情为主题的《风吹十里桂花香》《男是青松女是杉》,描述礼仪道德的《劝赌调》《母鸡抱鸭》。
剑川白族调有的“同曲不同词”,歌名大多数以该歌曲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定歌名,通过歌名我们就可以大概地了解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同时白族调主要通过不断地改编歌词来增加其曲目,使其得到不断的丰富,也就是说白族调主要是以同曲不同词来增加其曲目。即兴创作的白族调主要是白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进行创作的,出现在田间地头,而不是像专业歌曲一样进行专业化的要求。劳累的时候哼两声,生气的时候骂几句,高兴的时候说说笑笑再与固定的白族曲调一合,新的白族调曲目也就从此诞生。
剑川白族调讲究唱词格律采用传统的山花体诗歌格律“三七一五”即三个七字句和一个五字句构成一节歌词。而且短歌一般分为上下两阕,上阕的第一句有时是三个字的韵头起韵。有时在白族调的演唱中还会出现唱词的变体,但大多数的格式基本不变。伴奏主要以龙头三弦为主,但有些白族调也采用唢呐、月琴为伴奏乐器,在剑川白族人的生活中有着弦子无品的说法。也就是说用三弦为演唱者伴奏时每个弹奏者所弹的旋律都会有差异,只要能应和演唱就行,从中我们就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伴奏旋律的多样性。但所弹的旋律都以民族调式中的五声羽调式为主,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同时也可以说得上是白族民间音乐的典型象征。近年来,石龙村古朴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引起了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关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SIL白族合作项目”和云南大学民俗研究所把石龙村作为实验点和研究点,以打造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平台。
自走上学习传承白族调这条路以来,张福妹十分注重对下一代传承人的培养。
“李老师,我的第一个学生就是我自己的女儿董继兰,在教会我女儿唱调子后,我就经常带着她参加各种各样的演唱活动。有时甚至母女同台演出。”张福妹有些自豪地对我说。
“我听说你的女儿已被著名舞蹈家杨丽萍选入她的团队,成长为全国有名的舞蹈演员“小金花”了,有这回事吗?”我问道。
“是的,有这回事。”张福妹回答说。
为人谦和礼让的张福妹,在传艺过程中十分用心,被石龙村的乡老称为德艺双馨的白曲传承人。张福妹告诉我,她从2008年就开始收徒传艺了。这么多年来,她先后带出了8个徒弟,8个都走出了大山,成为了白族歌手。2011年,张福妹参加了“民俗文化进校园”项目活动,培训了30名学生。2013年,在云南“土风计划”项目活动中,张福妹被聘为“歌舞乐曲”授课老师。
石龙村白族调传承有自然传承、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学校传承和培训班传承几种方式,传习过程分“听”“记”“练”“对”“演”五个阶段。近年来,石龙村的白族调传承呈现出演唱群体大,演唱形式丰富,传播方式多样的优势。这让张福妹在传承的漫长道路上增添了不少信心。
张福妹认为,目前,白族调在传承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5个方面:30岁以下年龄段会唱白族调的人比较少,好歌手、女歌手、新歌手不多,制作和弹奏三弦的人数也比较少,白族调新曲目创作不够多,歌手演出机会不多。
怀抱龙头三弦,身着蓝白褂子,这是石龙村人唱白曲、弹三弦的标准行头。
白族调也是石龙村白族民众最为喜闻乐见的主要艺术形式之一。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化浪潮的席卷,白族调的生存语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它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也出现了转移和变迁。
从11岁到46岁,对于张福妹来说,35年的传承生活,早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她的记忆中,2002年那一年的石宝山歌会,更让她终身难忘。
“那一年石宝山歌会,我在对歌时,碰到一个很厉害的对手,他把我对得无话可说,哑口无言。我第一次在对歌台上当众败下阵来,觉得很丢人。那一次回家后,我一直在心里恨自己。而以前我一直很自信,认为自己很厉害,不会输给任何人。不过,虽然那次对我打击很大,但也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现在想起来也算是一件好事。因为那次过后,我虚心向李根繁、李宝妹这些老师学习,有时还和他们一起同台演唱,时间久了,自己的水平也就不知不觉提高了。”张福妹和我说起16年前的事情,至今仍记忆犹新。
在采访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不仅张福妹,就是她的儿子、女儿,还有兄弟姐妹都支持她唱白族调,一家人都以她为荣,这让她感到自己活得很充实、很幸福。
据张福妹讲,白族调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独唱、对唱,还有合唱,独唱的曲目大多都具有伦理道德的色彩,如李福元演唱的《剑川海东调》它以独唱的形式进行,而且以唢呐为伴奏乐器,音域宽阔,具有绵长嘹亮的特点,主要讲述劝学上进的思想,不断地催人奋进教育着广大的白家子弟,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白族调对唱主要讲述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剑川县有着“歌王”“歌后”之称的姜宗德、李宝妹所唱的《风吹十里桂花香》《男是青松女是杉》《相遇半山坡》等,都是通过对唱的形式来完成爱情故事的讲述。而以白族调合唱的曲子一般较少而且为齐唱的形式没有多声部的音乐织体,一般用于迎宾和宴请时演唱。合唱的形式大多出现在调子的最后一句,或是以一领众和的形式出现。
剑川白族调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功能,通过先人遗留下来的白族调,后人可以了解到前人的思想意识、历史、宗教信仰等,例如在传承遗留下来的《泥鳅调》中人们就可以深切地看到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历史,人民不敢走出家门,东躲西藏,过着背井离乡的生活,在这首调子中形象地把在战争中受苦的人民比作水草下的鱼,有苦难说过着心惊胆战的生活。不仅是战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而且也是我国战争时期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记忆方式。
近年来,剑川白族调发展的有利条件越来越多,物质生活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艺术的繁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人们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利于相关文献翻译,促进白族调的传播,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白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交流融合。
至于不利因素,主要是白语只有语言,文字失传,使白族调只能以一种口头传承的形式遗留下来的局限性。在传承的过程中,大批优秀的作品出现遗失或变异,失去了原有的精华,不利于传统白族调的保留。另外,流行音乐的兴起,使许多人忽视了本民族音乐,导致了会唱白族调的人越来越少,田间地头几乎听不到白族调的声音,更为严重的是,白族调的功能也在不断减弱,出现商业化,不利于原汁原味白族调的保留,这些现象不能不让张福妹等人担心。好在近年来,在剑川县沙溪镇的大部分小学开展“白族调入校园进课堂”活动,将白族调音乐融入到学校园区,使白族调音乐得到了有效的传承推广。
“我会活到老,学到老,还要唱到老,用余下的时间把我们的白族调一直唱下去……”张福妹对我说这话时,眼里有些湿润。
编辑手记:
文化包括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等不同形态,它们形成鲜明对比,过去,好多流传于民间的山歌小调被看作是下里巴文化,在今天看来,却是我们民族快乐生活的源泉,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是时尚文化,它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长久积淀逐渐形成。真实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和信仰,社会才会和谐有序地发展,在大理白族传统民歌之中,最受群众喜爱而又流传最广的当属“白族调”,白语称“白儿祜”,意为白曲,类似于山歌,其形式有各种体裁,诸如历史故事、社会生活、劳动生产、山川景物、爱情婚姻等等都融于歌词之中,由非对称性七字、五字、三字句组成的歌词常冠以地名统称,突破了传统歌词的严整呆板。白族调基本都是即兴演唱,很考验一个人的才能,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之中,白族调几乎是白族人民的家常便饭,屋内屋外、田间地头都随时可以听到,通过演唱的形式来传达情感,表达期望。剑川被称为白族文化的聚宝盆,阿鹏的故乡,这里的人还相对保留着白族的语言和音乐,还有很多藏于民间的白族调高手,在当地有很高的知名度。剑川白曲作为白族传统音乐的精典,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带有广泛普遍性的文化现象,植根于当地传统文化的母体,体现着当地文化的精神和特点。在现代化进程中,白族传统文化正面临消失的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迫在眉睫,是当代人应负的历史使命。好在剑川白曲现在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这是剑川乃至大理,乃至全国喜爱白曲的白子白女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