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博,郭晓青
(1.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46; 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20)
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数据统计显示该病的发病率为1%~2%[1],多由于静脉高压导致局部组织感染、缺氧及菌群失调、代谢障碍等,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静脉性溃疡,逐渐加重的静脉曲张、患肢水肿、色素沉着、湿疹、皮肤脂肪硬化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以及心理负担[2]。该病的治疗有手术治疗、内服、外敷,手术复杂,创伤大,恢复缓慢,复发率高,并且手术治疗要等溃疡痊愈后才可开始,难以把握手术时机[3],内服治疗药物浓度很难达到患者预期疗效,并且治疗时间久,不良反应突出。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发挥重要作用,因溃疡病变位置表浅,局部用药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药力吸收迅速,故药物外敷疗法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师及患者的青睐[4]。生肌玉红膏被称为“外科收敛药中之神药”、“生肌神药”,出自《外科正宗》,具有活血祛腐、润肤生肌、解毒镇痛等功效,临床多用于慢性创面肉芽生长缓慢者,对于改善慢性创面微循环具有良好的疗效,一直为中医外科、伤科所推崇[5-6]。本研究笔者采用生肌玉红膏外敷促进下肢静脉性溃疡创面愈合,获得良好疗效,现汇报如下。
选取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住院的160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有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59.4±5.3)岁,病程3月~18年,平均病程(3.43±3.22)年,其中下肢静脉曲张39例,下肢深静脉反流2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7例;治疗组有80例,男40例,女40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56.9±5.8)岁,糖尿病病程4月~17年,平均病程(2.93±3.09)年,其中下肢静脉曲张37例,下肢深静脉反流2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体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疾病分类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拟定:下肢局部溃疡,肉色灰白、淡红或紫暗,有黄色脓苔,大小不等,疮口凹陷,脓水清稀,带腥味。疮口难愈,反复发作,愈后易溃。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20~70岁;3)下肢静脉溃疡创面面积≥2 cm2且≤50 cm2者;4)通过下肢静脉彩超及血管造影等相关的检查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下肢慢性静脉疾病者;5)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不符合纳入标准;2)血糖控制欠佳;3)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或类固醇激素者;4)溃疡疮面面积≥50 cm2或≤2 cm2者;5)合并严重感染以及心、脑血管等疾病者。
两组患者均对原发疾病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消毒与清洗创面,去除坏死分泌物,用凡士林纱布1片覆盖创面,覆盖无菌纱布,医用胶布固定,隔日1次。治疗组:消毒与清洗创面,去除坏死分泌物,用生肌玉红膏油纱布1片覆盖创面,覆盖无菌纱布,医用胶布固定,隔日1次。两组均治疗4周。
1)创面愈合时间:观察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具体从用药起到完全上皮所需时间;2)创面面积减小率:对创面进行拍照,通过IMAGJ计算机照片处理软件,测出创面的面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创面愈合率:创面面积减小率=(原始创面面积-未愈合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3)创面肉芽生长状况:观察患者创面肉芽生长状况,并用下肢慢性创面评分系统[8]进行评分,创面愈合为0分:未愈合者;依据溃疡深、部位、肉芽颜色以及肉芽覆盖创面面积(>75%、51%~75%、25%~50%、<25%)分别计为2、4、6、8分。
参照《中医外科学》中相关标准[9]制定,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创面完全愈合;显效:创面愈合75%以上;有效:创面愈合25%~75%;无效:创面愈合不足25%。
结果见表1。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40例,有效8例,无效18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3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7.5%(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结果见表2。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结果见表3。治疗后,治疗组创面面积减小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治疗后创面愈合面积减小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结果见表4。治疗后两组患者溃疡深及部位、肉芽颜色以及肉芽覆盖创面面积等创面生长状况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治疗后创面生长状况积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临床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因下肢静脉血液淤积而致,溃疡多发生于小腿内侧或外侧下1/3处,多伴有周围组织肿胀、色素沉着等,可导致下肢疼痛,严重者甚至引起残疾,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以及生活质量[10]。
下肢静脉性溃疡属于传统医学“臁疮”“裙边疮”“裙口毒”等,认为本病与久站或过度负重、金刃水火创伤,余毒未尽,腠理肌肤损伤,营卫失调,经络受阻,气滞血瘀,气血凝结,痰浊瘀互结等所致,其特点体现为“瘀、腐”,治疗则以活血祛瘀、去腐解毒、生肌敛疮为大法。本研究笔者采用生肌玉红膏外敷促进下肢静脉性溃疡创面愈合,生肌玉红膏药方源自《外科正宗》,由当归、血竭、紫草、白蜡、麻油、白芷、轻粉、甘草等组成,具有活血祛瘀、去腐解毒、生肌敛疮的功效,当归补血活血、行气止痛,现代研究发现当归有效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血栓等的作用,对循环系统、血液系统都有影响[11];血竭化瘀止血,活血定痛,敛疮生肌,现代研究发现血竭有抗炎镇痛、抗菌、活血化瘀、止血收敛、促进创面修复等作用[12];紫草凉血活血,现代研究表明紫草可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13]。白蜡、麻油作为中药膏类制剂的辅料,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蜡具有抑菌和防腐作用,麻油能促进创伤局部肉芽生长及组织上皮化并能降低组织内环境[14];轻粉抗菌消肿,白芷消肿排脓,白芷有抗炎、抑菌、解痉止痛等作用[15],甘草缓和药性,诸药配伍,共奏活血祛瘀、去腐解毒、生肌敛疮之功效。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创面面积减小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生肌玉红膏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小创面面积;治疗后两组患者溃疡深及部位、肉芽颜色以及肉芽覆盖创面面积等创面生长状况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生肌玉红膏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能够降低溃疡深、部位、肉芽颜色以及肉芽覆盖创面面积等评分,改善创面生长状况。
综上所述,生肌玉红膏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小创面面积,改善创面生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