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课堂活动的创设应结合新课程标准,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使他们的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发展。因此,地理活动课堂不仅要重视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探索和直接经验的获得,重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着重探讨了初中地理课堂活动实践的几种形式,并提出了课堂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活动形式;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80-1
2014年以来,南京市地理小中考取消记分制,考察形式的改变使学生在地理课堂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实践素质教育。因此,构建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堂活动是新时期地理课堂的需求,也是新时期学生的需求。
一、地理课堂活动实践的几种形式
在地理教学中,课堂活动的开展,形式是多样的。活动形式可以有角色扮演、开展竞赛、模型制作、开展游戏等形式。
1.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中,学生扮演的角色可以是“政府官员”、“跨国公司代表”、“生态学家”、“企业经理”、“工程师”等,甚至可以扮演、充当某些地理事物。比如在“经纬网”的课堂教学中,以课桌的横排为纬线,竖排为经线,学生的每个座位代表不同的位置,其中有一竖排的学生全戴上白色帽子,表示0°经线(本初子午线),有一横排的学生全戴上红色帽子,表示赤道……。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角色扮演,这样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而且学生很快在扮演中发现知识,并且牢牢掌握东西半球划分、南北半球划分、利用经纬网找位置等知识。
2.开展竞赛。初中学生好胜心强。利用这样的心理特征,我们经常开展一些小组或者大组之间的比赛。例如:在熟悉34个省级行政区时明确比赛任务,学习完成之后进行拼图比赛。学习大洲和大洋时,先布置比赛任务,再研究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关系,怎样迅速准确地完成拼图游戏的需求让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学习之后的比赛顺利进行。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内容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先布置学习的任务并且宣布比赛规则,待学生完成学习之后进行竞赛,创设这样的竞赛情境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3.模型制作。模型制作七年级内容较多,八年级少了很多,为此我特地开发了八年级模型制作的内容。如八年级上册2.1《中国的地形和地势》一节,认识我国主要的山脉以及走向,如果按常规,老师带大家找找山脉,讲解一下会显得比较无趣。所以我就设计了一节模型制作的活动课,让他们自己认识中国的主要山脉。
首先我打印了一幅空白的中国政区图,让学生在上面填好省区名称,这算是对政区的一次复习,然后让学生对照课本最后一页的中国地形图,把我国主要的17座山脉用橡皮泥制作在中国政區图上。
这堂活动课即使是学困生参与度也很高。学生还暗暗调侃说,这哪里是地理课,分明就是手工课嘛。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却掌握了这些山脉的名称,走向,分布,海拔高度等地理知识。有的学生完成的很巧妙,特地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了不同海拔,还有的学生把雪山用白色橡皮泥表示。大多数作品令我惊叹不已。有些作品虽然不太美观,但是依然能看出认真程度。
4.开展游戏。地理课堂游戏是很受学生欢迎。七年级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一节内容是利用经纬网定位,对于学生来说,经线纬线是很难区分的。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我设计了一个课堂救援游戏。课前把桌椅排成五行七列,每行代表一条纬线,每列代表一条经线,这样全班同学都有了自己的经纬度坐标。从A同学开始,开展救援大行动,A同学想要营救B同学,就要快速报出B同学的坐标,报对的话救援成功,报错的话救援失败。被救援成功的B同学接着营救C同学。以此类推。已经被救援成功的同学带上红帽子,不能重复被救援。这样每个同学的坐标都会被报一遍。每个坐标在每个同学的心里都被计算了一遍,一场游戏下来,对于经纬度坐标学生就非常熟悉了。这个游戏缓解了学生学习经纬线的畏难情绪。玩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比起在地球仪上找城市读坐标,这个游戏让经纬网有了更切实的意义,每个同学不仅熟知自己的坐标,一节课又不停地计算着别的同学的坐标,掌握的也更扎实一些。
二、地理课堂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课堂活动也不是最完美的学习方式,他也有众多的缺点亟待解决。主要问题如下:
1.活动的时候课堂容易乱。这是教师不爱组织活动课的最大原因。初中生毕竟还是孩子,放出去容易收回来难。所以组织活动课需要教师有极大的耐心和信心,需要老师花更多的心思来设计活动的方案,设计有难度的启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专注于活动的主题内容,尽可能少的分心。
2.活动的时候容易教学意外频发。例如有一次组织学生制作中国主要山脉,有的学生带的橡皮泥特别稀,在制作的时候粘得满手都是,根本没办法成型。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来救火,想办法找各种材料来中和。
3.有时候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有些活动在设计方案的时候想的很好,可是实施起来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就需要随时调整方案,组织活动的教师要随时思考怎么变化,不能一成不变的按计划执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也就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拓宽视野,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用勤奋和智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使学生对理论的认识超出机械记忆的水平,达到理解和运用的层次,真正实现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