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核心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2018-12-29 03:55游达沈丽丽
决策探索 2018年22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幼儿

游达 沈丽丽

【摘要】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幼儿核心素养教育存在以下问题:对政策的了解学习不够,对核心素养的概念理解不清,幼儿教师和家长自身核心素养水平不足,高校、幼儿园、家庭与社区没有形成教育合力。笔者认为,幼儿核心素养的提升,需要我们加强政策学习,明晰核心素养内涵,提升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核心素养,多途径促进高校、幼儿园、家庭与社区合作共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幼儿;合作共育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備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下简称《素养》)中有具体阐释。幼儿核心素养指的是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些品格和能力在《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得到体现。《素养》针对的是中小学生,《指南》针对的是3—6岁幼儿,《素养》是《指南》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指南》规定了幼儿发展的当下需要实现的目标,而《素养》指明了幼儿教育的长期目标和方向,即幼儿上了小学以后的发展方向。因此,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从幼儿开始以《素养》为方向,对幼儿进行核心素养教育。

一、幼儿核心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政策的了解学习不够

大部分幼儿家长及教师既不了解也没有学习过《素养》,只有少数幼儿教师听过该文件,且幼儿园及教育部门并没有组织幼儿教师和家长学习过,高校也大多没有组织教师进行过专题学习。

(二)对核心素养的概念理解不清

核心素养是超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认知、情感、能力”这些概念之上的一种整体性、发展性的概念。然而家长往往更关注幼儿“学到什么”“会不会数数”等问题;幼儿教师也大多以“说教”为主,教学中偏重“教”,而忽视孩子的“学”,忽视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导致核心素养被认为等同于知识。

(三)幼儿教师和家长自身核心素养水平不足

幼儿教师核心素养包括基础性素养即文化底蕴、专业性素养即教学能力和发展性素养即学习能力。家长亦是如此。核心素养的提升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幼儿教师和家长自身核心素养水平的不足,对幼儿影响至深。

(四)高校、幼儿园、家庭与社区没有形成教育合力

当前,大多数幼儿园主导幼儿在园情况,家长主导家庭教育方面,高校主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但社区关于幼儿的活动却很少。他们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教育合力,而要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需要整个社会的力量。

二、幼儿核心素养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政策学习

教育部门和机构应加强对《素养》的宣传学习。专家专题讲解,幼儿教师和家长专题学习,同时开展《素养》学习经验交流会,分班级或者分小组进行研讨学习。

(二)明晰核心素养内涵

通过《素养》的学习,明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各国都认为包括协作、交往、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这种国际认同进一步明晰了其内涵。

(三)提升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核心素养

幼儿教师提升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组织幼儿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家长提升核心素养,就能以更好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处理幼儿教育问题,更好地与幼儿园合作。

(四)多途径促进高校、幼儿园、家庭与社区合作共育

幼儿核心素养教育仅仅依靠幼儿园和家庭合作是不够的,还需要与高校、社会合作共育。如开展专家讲座、研讨交流会等;建立“园校合作办公室”,组织高校专业教师团队轮流在幼儿园驻守,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构建真正有权力的家长委员会;在社区开展幼儿素质拓展亲子主题活动等。

参考文献:

[1]姜勇,王梓乔.对体育与健康学科核

心素养内涵特征与构成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6,3(10):39-43.

[2]柏洁.多维度促进学前教育幼儿核心

素养培养的对策分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7,19(6):87-90.

【本文系池州学院人文重点项目“教育新常态下安徽省‘四位一体幼儿核心素养教育现状及策略研究”(2016RWZ016)、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学前教育新专业建设”(zytz03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池州学院)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