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振祥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它们已经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瓶颈”,教育评价改革势在必行。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多元智力所提倡的教育评价和新课程指出的改革方向是一致的,培养观念主要是以学生观和教育观为主,能让教师在具体实践教学中对学生实施课程评价,可以提升学科教育以及评价的标准。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学生评价;启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后,教育部门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并开展多次尝试。但是,这些教学改革多数是以微观尝试为主,同时开展一些零散的实践改革,未能对基础学科教育评价中的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改革。目前,国内基础教育评价在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评价重心等五个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瓶颈”。因此,教育评价改革势在必行,而其中对学生的课程评价是重点。课程改革指出:教师应该对学生实施“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这不单是对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更是对评价方法、理论以及手段进行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这种评价思想是与新课程提出的评价改革方向相符的,也符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并对其提供理论支撑。此外,该理论也能提升评价的深度,认知个体发展体现的差异性以及它呈现的独特价值。在开展综合评价的同时,提出多元化的评价指标,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对先进人才提出的多样需求。
一、 什么是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哈佛大学Howard Garder在 1983年《智力结构》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打破了之前的传统认知,认为智力不是语言和逻辑能力的总和,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析。智力的构成比较多,包括语言智力、运动智力、逻辑能力、自我反省以及节奏能力等,这些智力都是学生智力的构成要素,应该对其进行正确的看待。
二、 多元智力理论对教学事业的影响
第一,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学科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影响其工作积极性。此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并且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所以,学生之间不涉及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在某个方面智力比较突出,某些智力不是很突出的问题。学生都是理性和具有灵性的人,他们有着诸多待发掘的智力潜能,也体现出更多的发展空间,蕴藏社会发展以及民族复兴的智力资源。
即使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但他们在美术、音乐、体育、计算机科学等其它方面比较出色,能力较强;即使有学生表现的显得与众不同,但他们是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他们的种种活动表现也是人的本能的反应。对于这些接受教育的学生,教师应该立足人本精神,同时对教学工作抱有更多热情和期望,从多个角度发现并接纳他们,找到他们的闪光点,以及发展他们的智力潜能。容忍他们的奇思怪想,承认差异的存在,尊重、欣赏和发挥学生的个性,反对用统一的标准度量学生。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否定中心或等级。要求他们全面发展,但不强求平均发展;要求他们全体发展,但不强求同步发展;激发人人求胜的欲望,给予人人成功的机会。教师应因材施教,人尽其才,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这个良好的环境里,自主学习,快乐、健康地成长。
第二,多元智力理论也影响教师重构的智力观念。虽然学科教师担負对学生进行潜能挖掘的教学责任,但是教师较少去思考智力本质到底是什么?忽视对学生实施学习潜能的挖掘,影响了课程教育的成效性。传统的教学理论认为:智力就是语言和逻辑能力的总和,数理能力是整体智力的核心。多元智力使教师不再是仅关注学生的学科成绩,而是更关注学生体现的全面化,尤其重视对学生实施创新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高一年级Unit 5 Nelson Mandela a modern hero时,当学生掌握了本单元的语言目标和语言材料后,我布置了一篇以“A great person Dr Norman Bethune”为题的作文。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按要求习作(Para 1: Personal information; Para 2: Hard work and success; Para 3: His good qualities; Para 4: Your opinion),但有一个学生却这样写道:
Dr Norman Bethune was born in Gravenhurt, Ontario on March 4, 1890. As a youth, he lived there with his father, his mother, his siblings, Janet, his sister and Malcolm, his brother.
During World War II, Norman Bethune fought against the German Nazis and Japanese invaders. In January 1938, he travelled to Yanan and joined the Chinese Communists led by Mao Zedong. He worked selflessly in spite of poor condition. He not only save many wounded soldiers, but also established training for doctors, hurses and orderlies.
Norman Bethune is the hero in China. His boundless warm-hearted towards all comrade and the people inspire us now and then.
In fact, I dont think Bethune is a great person as others do. It is because he didnt take his marriage seriously. He divorced his wife Frances twice.
看了这篇习作后,我感到有点震惊,对一个这么充满正能量的话题,该生竟然有这样不入流的看法,有对伟人不敬之嫌。于是,我提起笔准备打个“×”,但又觉得不妥,就仔细地再读了一遍,读后,我发觉这篇作文不仅按要求写了,而且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语法错误不多,只不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且“二次离婚”也是事实。“好,独具一格,有新意!”我在他的作文本上这样批着,并打了个“√”。其实,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在Warming up、pre-reading、speaking comprehending、Pairwork、Groupwork或Topic talk等课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情况。在此情况下,我不仅给予肯定,还极力提倡这种做法。因为他们有所创新,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说明学生是成功的,这也正是符合新课程学生评价改革的方向。
第三,多元智力理论能帮助学科教师构建全新的教育观点。多元智力指出:每一名学生都拥有智力,只是在智力优势和弱势上的体现不同。同时,该理论指出学生在展示自我智力优势的过程中,应该将优势领域体现的特点迁移到自身弱势领域中,以此让弱势领域可以实现更好的发展。为此,学科教师开展课程教育时应该实施赏识教育。教师应该坚信每一名学生都具有智力潜能,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肯定,以此让学生树立自信心。
常言说得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作业本里和试卷上,我经常使用的词或句是:Good,Excellent,Great,Youre cute,Try again,Work harder.即使真的很差,我也进行鼓励——Not too bad.事实证明,这些简单的话语使学生在受到激励的同时,油然而生出一种成就感,还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例如,高一(2)班的小楠同学,英语的读写能力还不错,但听与说能力一般,原因是她一直不开口讲英语,怕说错了。有一次,她参加了Speaking活动,虽然讲得不好,但我不当场纠正错误,而是说:“Not too bad, and your pronunciation is good.”这使小楠同学受到很大的鼓舞,她暗下决心一定要闯过听说这一关。在以后的课堂上,只要任务一布置下去,她就举手,并说:“Let me try”,现在的她,能用英语与老师自如地对话了。
学科教育是一项个性化的知识教育,教师需提升学科教育的主动性,及时给学生设计科学的学习计划,并结合学生的智力特点,科学指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以此实现个人价值。例如,我班学生小云,各科学习成绩不佳,但他集体荣誉感强,热心于班级的工作,且有一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身边总有一群同学围着他转,这些同学凡事乐于听他的。这一切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反复思考如何去发挥他的潜能。经过认真的思考后,我决定让他协助生活委员,分管班级的卫生工作,该同学“上任”后,从抓每天的值日入手,进而到日常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提倡以讲卫生为荣,以破坏卫生为耻,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把卫生工作落到位、到人,使班级的卫生状况大有改观。在学校每周的卫生评比中,班级的积分逐渐升高,同学们高兴了,我也满意了,意识到我的尝试成功了。
结合以上研究可知,多元智力所倡导的评价思想是与新课程提出的评价改革方向相符的,也符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并对其提供理论支撑。依据该理论建立的培养观念主要是以学生观和教育观为主,能让教师在具体实践教学中对学生实施课程評价,从而提升学科教育以及评价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陈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