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翠翠
摘要:声乐小组教学模式能够适应现阶段高校声乐教学现状,其主要教学模式是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教学,一名教师仅针对一组学生进行教学。此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学标准。并且,声乐小组教学能够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但现阶段,我国高校运用声乐小组教学时存在一定问题,并在教学观念上存在误区,过于夸大声乐小组教学适应性,忽略声乐教学小组被动型,从而导致声乐教学小组难以提升高校声乐教学质量。针对高校声乐教学现状,本文对声乐教学小组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此提升高校声乐教学小组教学能力,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
关键词:高校 声乐小组 教学难点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6-0066-02
近几年来,声乐教育呼吁高校教师坚持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因此,高校为满足现代人才培养要求,积极改革声乐教学方式。目前,大部分高校声乐教学中应用声乐小组教学模式,以此提升大学生声乐专业能力,此种教学方式能够使一名专业教师面对4-5名大学生,能够实施针对性教学,从而提升大学生声乐专业能力。声乐小组教学模式介于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模式中间,适应于现阶段高校扩招教学模式,并且,此种教学模式广泛应用在艺术高校教育中。但目前,高校应用此种教学模式时依旧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基于以上观点进行分析,首先表明声乐小组教学应用于高校教学优势,其次说明现阶段高校应用声乐教学小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再次介绍高校声乐小组授课模式产生原因以及发展必要性,最终提出高校声乐小组教学改革策略,以此全面提升高校声乐教学水平。
一、声乐小组教学应用于高校教学优势
(一)教学内容丰富多样
高校声乐小组教学模式能够按照大学生嗓音条件进行分组,将演唱水平接近的大学生分为3人或4人一组,由声乐高校教师进行统一培训。此种教育模式能够对大学生个人特征进行深入了解,还能够找到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同时,此种教育模式能够使大学生之间相互观察演唱技巧,并互相做出评价,以此提升大学生演唱水平。并且,通过声乐小组教学模式能够将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并通过重唱、对唱等方式提升大学生排练声乐节目能力,以此能够提升高校声乐教学能力。
(二)有效进行合唱训练
高校声乐小组教学能够根据不同声部进行组合,从而进行合唱、重唱以及对唱训练,培养大学生组织交流能力。此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丰富声乐课教学内容,还能够扩宽大学生对声乐知识的了解面。并且,通过此种教育模式能够营造出良好教育氛围,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声乐教学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大学生实际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能够提升大学生演唱水平,以此促进大学生个人演唱能力提升。并通过3-4人一组能够提升大学生之间合作能力,有效进行合唱训练。
(三)展现艺术学科优势
高校声乐教学中,运用声乐小组教学模式主要是满足现阶段教育形式发展需求,并能够体现出艺术学科优势。声乐教学主要目的为提升大学生对艺术兴趣,使其能够形成一定艺术素养,并能够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但传统教育模式难以激发大学生对声乐学习兴趣,因此,声乐小组授课模式提出,能够有效强调大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提升大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此种教育模式加深大学生对声乐知识理解程度,从而能够展现出艺术学科优势。
二、高校应用声乐教学小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选择困难
声乐教学小组教学模式与传统授课模式不同,声乐教学是一项具有个性化特征学科。大学生个体嗓音条件、生理结构、领悟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声乐教学中,要将以上几种个性化因素融入,才能够提升大学生演唱能力。但将以上因素融入教学中,困难程度较大。在实践教学中,面对3-5名具有不同声音条件的大学生,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声乐小组对每一名大学生的授课时间进行压缩,以此促进大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但此种教育方式,导致教师指导大学生实际演唱时间较少,难以提升大学生声乐能力。并且此种方式导致教师难以全面了解大学生实际情况,不利于声乐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二)教学过程组织困难
声乐教学中组织以及管理能够掌握大学生学习效果。对大学生实际学习进程进行了解,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教师面对的大学生较少,并且授课方式与传统授课方式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单一讲解时,其他大学生是否认真倾听对教师来说难以掌握。虽然声乐小组教学模式能够使大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以及观摩,能够根据其他大学生声音特点进行借鉴启发,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为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不一样,在听教师讲解时,能够理解问题所在,但难以进行改正,影响提升声乐教学效率。
(三)提升教学质量困难
以上两种声乐教学困难直接影响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且声乐教学受到教学时间限制,难以在课堂中提升大学生演唱能力,再加上教学方式难以对大学生进行有益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对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解,不利于高校提升声乐教学水平。近年来,我国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快速发展,但培养目标以及方向未曾明确,严重阻碍高校提升声乐教学水平,不利于我国艺术类人才培养。
三、高校声乐小组授课模式产生原因以及发展必要性
(一)高校声乐小组授课模式产生原因
声乐小组教学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声乐课在音乐专业教学中占有较为重要地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声乐课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形成音乐能力,并提升艺术素养。但现阶段,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原有的教学模式中,高校音乐教师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学生数量,因此,导致缺少师资力量,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代高校教学发展。所以,在此种发展背景下,相关教育部门提出一对多教学模式,以此提升大学生音乐能力,促進其形成艺术素养。
(二)高校声乐小组授课模式发展必要性
声乐小组教学授课模式代表声乐教学由单一化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同时,能够证明我国声乐教学逐渐向现代化发展,以此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声乐小组教学模式中大学生能够进行交流,并通过观摩其他大学生演唱发现自身的不足,以此能够提升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并且,声乐小组教学授课模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够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因此,高校声乐教学对大学生运用声乐小组授课模式为时代发展必然性。
四、高校声乐小组教学改革策略
(一)重新构建声乐小组教学模式
声乐教学小组模式改革主要目标为化被动适应为主动挑战。声乐教学小组在改革中应直视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升大学生演唱能力。教师应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充分发挥出声乐小组授课模式优势,并对此种教育模式存在的优势进行分析,以此形成系统的声乐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组,以此促进大学生形成音乐综合能力,并对大学生进行更加优质声乐教学服务。基于以上观点重新构建声乐小组教学模式,激发大学生对于声乐学习兴趣,并对大学生讲解此种教育模式优势,提升大学生学习信心。
(二)实施差异化声乐教学策略
大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是声乐教学小组教学模式存在的较为严重问题之一,个别课程能够实现因材施教,但小组教学模式在此方面应进行突破,实施差异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分层,以此达到因材施教目的。对大学生实际能力进行分层,能够化解大学生个体差异问题,并能够针对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育,以此提升大学生个人声乐能力。此外,对大学生进行分层教育,还能够有效减少课上时间,从而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教育部门对高校声乐教学标准。
(三)参与实践活动提升教学质量
声乐小组教学模式在教学时间中具有有限性,因此,能够借助外力因素提升其教学效果。利用大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提升大学生学习声乐知识积极性,还能够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声乐艺术类活动;利用大学生求胜心理促进大学生之间进行良性竞争,从而提升高校声乐小组教学水平。并通过此种方式能够营造良好教学氛围,还能够提升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能力。另外,运用现代先进教学设备,帮助大学生提升声乐演唱水平。在课堂教学时,能够运用多媒体设备对大学生实际演唱水平进行记录,之后进行回放,使大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进行改进,提升声乐教学质量,促进我国高校声乐教学进行下一步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声乐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现代高校扩大招生要求,针对现阶段高校招生现状,我国相关教育部门提出声乐小组教学模式,以此提升高校声乐教学水平。但目前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大学生个性差异性影响,难以提升高校声乐教学水平。因此,应对声乐小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施差异化教學策略,以此提升高校声乐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丹.高校声乐小组课教学谈[J].艺海,2017,(10):128-129.
[2]许迪迪.声乐小组课课程改革思考[J].黄河之声,2017,(11):33-34.
[3]宋艳琼.高校声乐小组课教学效率的提升途径探讨[J].戏剧之家,2016,(22):210.
[4]徐彩云.浅谈高校声乐小组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大众文艺,2016,(17):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