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板棒复合固定系统前路单节段固定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Denis B型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18-12-29 02:57王龙强黄相鹏付松邵诗泽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B型椎弓椎体

王龙强 黄相鹏 付松 邵诗泽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脊柱脊髓三科,山东威海264400)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TBF)为暴力引发的脊柱T10-L2段损伤[1]。在所有TBF中,Denis B型发生率最高,约为所有TBF发生率的54.7%[2]。暴力常破坏椎体缘皮质,导致神经损伤以及骨折不稳定[3]。目前,后路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治疗TBF Denis B型可有效复位伤椎椎体,但存在椎体稳定性差、Cobb角易丢失等缺点[4]。新型板棒复合固定系统(plate rod composite fixing system,PRCFS)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探讨后路复位椎弓根内固定与新型PRCFS前路单节段固定(anterior segmental fixation,ASF)治疗TBF Denis B型的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TBF Denis B型;②单节段骨折;③受伤时间≤1周;④闭合性骨折;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病理骨折或骨质疏松者;②心肺功能不全者;③既往脊柱手术史患者;④依从性差者。根据上述纳入排除标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TBF Denis B型患者78例,根据前路和后路手术适应证(前路手术适应证为椎管压迫>1/2、脊髓损伤综合症或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路手术适应证为未伤及神经功能、神经根损伤、未伤及后方韧带复合体但马尾损伤或完全性脊髓损伤)分组,其中43例行后路复位椎弓根内固定的纳入对照组,35例行PRCFS ASF的纳入PRCFS组,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posterior pedicle screw rod system fixation,PPSRSF)治疗。气管插管麻醉,取俯卧位,悬空腹部,C型臂X线机行伤椎定位,以克氏针于伤椎上下椎体对椎弓根中心位在体表的投影进行标记,沿标记切出4个约1.4 cm纵行切口,向下切至深筋膜,钝性分离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至关节突与横突。X线下于椎弓根投影外缘以穿刺针穿刺至椎体骨质内2 cm,穿刺时穿刺针不可突破内侧皮质,于侧位X线下确认终板与穿刺针平行,继续穿刺至穿刺针距椎体后缘0.5~1.0 cm,拔除内芯置入导丝并拔出穿刺针后,取椎弓根钉4枚置入。C型臂X线机下观察固定位置,若固定符合要求则妥当安装置棒器,取固定棒置入后将螺帽拧紧,以撑开器撑开复位,椎体高度恢复后紧固螺帽,关闭切口。

PRCFS组患者均行PRCFS前路单节段固定治疗。气管插管麻醉,取侧卧位,C型臂X线机行伤椎定位,以椎弓根断裂侧为手术入路,切除相应肋骨后进入,腹膜及胸膜外暴露爆裂椎体以及相邻椎体,椎体节段血管分离结扎后,将伤椎上位椎间盘切除,部分或全部切除切口侧椎弓根。将伤椎后上部30%~50%及椎管内骨折块切除,椎管前方减压后,分别将螺栓安装至爆裂椎体及上方椎体的侧后位,以撑开器撑开校正后凸畸形,准确测量缺损高度,取合适钛笼填满前述切除的骨折块并将其置入缺损部位,于螺栓上安装后侧棒,安装螺帽,轻度压缩缺损部位后将螺帽拧紧,然后将前侧棒安装于缺损侧前方并以锁定螺钉拧紧。螺栓以及锁定螺钉均需将椎体双侧皮质穿透,以C型臂X线机检查并对螺栓以及锁定螺钉进行调整。最后安装横向连接杆,C型臂X线机检查确认内固定稳定后常规置管引流,并将切口关闭。

1.3 术后处理

两组患者术后均行常规营养神经、抗感染等治疗,术后2~3 d拔除引流管。早期即开始功能性锻炼,卧床休息3个月左右于支具保护下扶拐活动,活动期间专人陪护,避免跌倒。

1.4 随访计划及观察指标

术后1个月、1年及之后每年进行随访。随访期间观察两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1年椎体高度、Cobb角、ODI评分及VAS评分;术前及术后1年神经功能分级等情况。ODI评分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5]评价;VAS评分以视觉模拟评分法[6]评价;神经功能分级以ASIA标准[7]评价(A级为骶段S4-S5无感觉及运动功能;B级为含S4-S5段的神经平面下无运动功能,但有感觉功能;C级为神经平面下有运动功能,>50%关键肌肌力在3级以下;D级为神经平面下有运动功能,>50%关键肌肌力在3级及3级以上;E级为感觉及运动功能无异常)。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内、组间比较行χ2检验;等级资料行非参数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4.5±1.5)个月。典型病例见图1、2。

2.1 两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

PRCFS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表

图1 患者,男,38岁,高处坠落伤致L1骨折,行PRCFS治疗

图2 患者,女,45岁,坠落伤致腰1椎体爆裂性骨折,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2.2 两组术前、术后1月、术后1年椎体高度、Cobb角、ODI评分及VAS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椎体高度、Cobb角、ODI评分及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月、术后1年,两组椎体高度、Cobb角、ODI评分及VAS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1月,两组椎体高度、Cobb角、ODI评分及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PRCFS组椎体高度、Cobb角、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2.3 两组术前及术后1年神经功能分级比较

术前,两组神经功能分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神经功能分级分布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1年,两组神经功能分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3.1 TBF Denis B型的治疗原则及ASF的治疗优势

TBF Denis B型患者若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但易部分或全部丧失躯干负重功能,引发下肢功能不全,而且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瘫痪[8]。临床治疗TBF Denis B型的原则主要包括:①彻底减压因骨折脱位导致的神经压迫,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②恢复脊柱椎体生理序列,恢复脊柱的运动、支持功能及稳定性,避免发生远期并发症。PPSRSF可破坏脊柱后柱结构,降低脊柱稳定性,无法直接实现椎管减压,影响受损神经功能恢复[9]。ASF治疗TBF Denis B型具有下述优势:①可保留下位正常椎间盘,避免相邻节段退变;②固定两个椎体,可更多保留运动节段;③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④植骨距离较短,植骨融合率高;⑤具有较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10]。临床研究证明,尽管ASF治疗TBF Denis B型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脊柱腰胸段外形多变,伤椎置钉位置存在局限,使内固定系统的使用受到了限制[11]。

3.2 钉棒系统与钉板系统治疗TBF Denis B型比较

目前,临床上较常使用的前路固定系统主要有钉棒系统及钉板系统[12]。钉棒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且其双棒设计在置钉上也比较方便。但是,钉棒系统在设计上较为复杂,具有锁定效应差、切迹高以及体积粗大等缺点[13]。钉板系统切迹低,结构简单,但其板型设计使其难以适应不规则椎体,难以按照术中需求预弯[14]。此外,椎体侧面与板常留有空隙,难以完全服帖,使应力集中于棒和螺钉的锁定位,易导致内固定物失效[15]。尽管锁定设计能够提升内固定稳定性,但对螺钉限制较大,这样不但不便实现撑开加压,还会增加手术风险。新型PRCFS具有切迹低、可预弯、方便置钉以及可锁定等特点,是集钉棒系统和钉板系统优点的新型内固定系统。其中具有切迹低特点的前棒可避免干扰前方血管,锁定装置可有效增加其稳定性;其后棒能够压缩或撑开,进钉位置可自由调整,避免其进入椎管。尽管后棒切迹相对较高,但因其在侧方,不易对重要结构产生影响;其横连可有效提高系统的整体稳定性[16]。刘建伟等[17]以前路内固定系统治疗TBF,术后及随访期结束时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以及神经功能均显著改善。周鹰飞等[18]比较前路内固定系统与PPSRSF治疗TBF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前路组术后1年Cobb角丢失度低于后路组,横断面积、前后径值优于后路组。

表2 两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x±s)

表3 两组术前、术后1月、术后1年椎体高度、Cobb角、ODI评分及VAS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术前、术后1月、术后1年椎体高度、Cobb角、ODI评分及VAS评分比较(±s)

△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术后1年比较,P<0.05

VAS评分(分)7.7±0.8 1.4±0.2△0.8±0.1△7.7±0.8 1.3±0.1△0.8±0.1△组别对照组(n=43)PRCFS组(n=35)时间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椎体高度(mm)31.4±3.4 39.3±4.2△36.5±3.7△31.4±3.5 40.2±4.2△39.7±4.0△▲Cobb角(°)23.9±2.4 9.8±1.0△13.5±1.4△23.9±2.4 9.3±0.9△10.7±1.1△▲ODI评分(分)39.0±4.1 28.9±3.2△11.3±1.3△39.0±4.2 28.3±2.9△7.3±0.8△▲

表4 两组术前及术后1年神经功能分级比较[n(%)]

3.3 本研究结果分析及术后注意事项

本研究中,术后1年两组椎体高度、Cobb角、ODI评分均优于术前,且PRCFS组优于对照组。但PRCFS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大于对照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术中操作较为复杂,从而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均卧床休息3个月左右于支具保护下扶拐活动,其原因主要是促进伤椎恢复,避免伤椎高度损伤,保证前、中柱的稳定性,故不建议早期起床,但患者可于床上进行早期康复锻炼。与保守治疗相比,内固定系统可保证伤椎术后的稳定性,有利于患者康复。

综上,新型PRCFS ASF治疗TBF Denis B型可有效提高椎体稳定性,避免Cobb角丢失,快速恢复胸腰椎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新型PRCFS ASF治疗TBF Denis B型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中失血量、输血量相对较多,为此术前需认真分析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

猜你喜欢
B型椎弓椎体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脊柱手术机器人在胸腰段窄小椎弓根后路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治疗胸椎骨折患者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验 血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