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却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针对互联网经济发展产生的挑战,行政法律规章制度要秉持消费至上的原则,积极整合前沿信息,确保能发挥信息技术的实际优势,从根本上提高经济社会管理工作的时效性。本文简要分析了互联网分享经济对行政法规制财产用途产生的影响,并对互联网分享经济对行政法规制的挑战和具体应对操作展开了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 分享经济 行政法规制 挑战
作者简介:文翔,广东省委党校法学部。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2.196
在共享经济全面运行的社会背景下,要想整合管理流程,就要系统化分析互联网分享经济对行政法规制产生的影响,并且需要制定在能满足行政法规规定体系的基础上,落实更加具有时代价值和意义的管理项目,确保能符合财产法和行政法的融合需求。
一、互联网分享经济对行政法规制财产用途的影响
所谓财产用途管制机制就是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原则都要满足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并且相应的工作流程也要贴合规定,且能符合法律约束力所标定的相关内容。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不动产项目、商业项目以及工业财产都会在时代发展下受到法规的约束和保护,正是基于此,要想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行政法就要建立健全动态化监管流程,确保相应操作管理工序的合理性,为实现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目标奠定基础 。
需要注意的是,在行政法规制体系内,对于财产的用途予以约束,要求其正当性,才能维护行政法规制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也就是说,要在保证公共利益不会受到侵犯的基础上,提高财产的实际管理水平和应用效率。正是借助这种处理结构和操作流程,能有效保证公众利益不会受到严重的侵犯,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公众利益的自由行和边界性,为构建行政法规制财产用途管制制度创设了良好的平台和空间。
另外,在行政法规制中,财产用途管制机制和相关内容要对民用和商用两者进行分类管理,从而有效对重点项目和分类机制展开深度监督,确保能针对一些意见和建议优化管理标准,依据盈利性和非营利性建构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管控要点。其中,土地所有权和房屋使用权就是民用财产,不能应用在商用环境中,若是持有者对其有不同的意见和要求,也就是想把民用财产转变为商用财产,这就需要按照变更手续的管理流程进行管控和处理。然而,在民用财产转变为商用财产后,其涉及的关联性较大,要想保证公共利益以及财产安全,就要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统筹监督和集中管控,确保能对商用财产尤其是一些涉及到营业性质的财产予以全面的行政法规制监管,这就是分享经济的时代影响 。
二、互联网分享经济对行政法规制的挑战
(一)共享车
近几年,共享车辆成为了各个城市车辆管理的重点项目,针对共享车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规定以及管理体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法律规定项目中,机动车在一定使用年限后需要强制性报废,其中,微型运营荷载类车辆为主。结合道路安全管理条例和规定可知,交通监管部门和国家质检总局要针对机动车进行法律法规的监管,而相应的营运车辆则要每年在限定时间内进行检查,非营运车辆满足一定条件后能直接免除免检责任。若是系统化分析机动车划分的不同类别,主要是因为要从营运车辆和非营运车辆使用频率的层面进行判定,营运车辆的安全性关系到民众的出行安全,因此其年检和保修过程都非常关键,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而非营运车辆的年检和保修时间则更为灵活。在分享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约车数量不断增多,这必然会对运营化的机动车车辆以及正规化管理模式产生影响 。
第一,共享车是一种借助互联网以及移动手机终端就能完成车辆共享的服务机制,主要应用的是APP,其作用就是全面应用机动车资源,使得一些有空闲时间的司机能为没有车辆但是有出行需求的人提供相应的共享服务,确保能实现共赢。在目前的共享车体系内,车辆和驾驶员多数都是兼职司机,且车辆和车辆驾驶员的服务项目往往都是非正常法律渠道的运营车辆,也就是所谓的私家车。
第二,借助私家车完成营运工作本身就是新型共享经济中衍生的产物,因此机动车辆是否要被定义为运营机动车辆需要结合时代发展以及市场结构进行综合判定和全面分析。
(二)共享用电
在对共享经济进行全面分析的过程中,要从生活服务项目和相关体系入手,其中,水电煤气是我们在生活中维持基本生存的关键性三大能源,在传统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理念中,要想对其进行应用和管理,就要结合实际需求完成相应的处理工作,并且要经由相关规定和管理办法才能完成 。也就是说,在实际管理机制中,水电煤气的实际应用结构和管理领域要按照不同的等级被直接划分为:居民用电和商业用电,不同的应用结构有差异化管理要点,也有着较为系统化的约束机制,要求相关部门能在维护管理流程和管理控制机制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用电项目予以统筹管理。基于此,使用能源的用量体系、价格体系以及实际使用频次体系都存在较多差异,要按照不同的规定完成相应的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正是因为这些差异性,使得我国在对相关内容进行判定时有对应的依据和要求,也建立了较为系统和细致的规定和约束办法。但是,在共享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时代背景下,分享经济类型越来越普遍,多样化趋势也较为明显,在实际应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人们共享能源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利用。例如,出借厨房共享能源的APP也在应用,这就使得网络化管理成为了不能忽略的经济影响因素。特别是一些人口比较密集的经济发展区域和城市,外来人口增多后受到经济实力的影响,共享水电煤气成为了分享经济体系中較为流行的应用趋势。一般而言,根据相关行政法规的管理条例规定,在没有发生严重改变用电类型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使用和管理并不会产生相关问题,但是,若是操作管理不当,且情节严重者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程序对其进行断水断电断能源等处理 。
(三)跑腿取物代送快递
近几年,人人快递范围在不断扩大,作为一种有效的分享经济运行形势,其用户数量也在增多,主要是应用互联网调动公众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快递发送和代收等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分享经济运行模式和我国传统的邮政行业市场运行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我国《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中也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我国邮政行业体系内,需要向邮政管理部门递交相应的申请,从而获得相关部门提供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从而实现快递管理工作。但是,针对没有给予快递经营许可的业务则不能进行快递业务的承揽。
值得一提的是,在互联网分享经济体系内,任何人都能接受到互联网上要求送达物品的邀请,并且能结合相应的发布人需求完成快递服务工作,这种方式尽管能提高业务的实效性,却因为快递员本身不属于一家公司且没有快递经验而出现偏差 。
(四)共享民宿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民宿发展逐渐加快,加之旅游行业的迅猛发展,借助互联网平台就能实现民宿共享。在我国《旅游行业治安管理机制》中针对旅馆等住宿行业也进行了集中的规定和分析,只有经过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且当地公安机关也签署意见的个人或者是企业才有资格进行旅馆行业经营管理,最重要的是,当地的工商行政部门也要报批其提交的申请登记,必须在领取营业执照的前提下开业才能有效。但是,在共享經济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背包客”、“沙发共享”等新兴体系逐渐增多,大量游客居住一些没有许可证明的民宿,使得一些传统的旅馆逐渐被民宿取代,对于旅馆行业准入机制产生了一定的挑战。
三、互联网分享经济下行政法规制管理的措施
(一)整合行政法规制管理机制
为了从根本上顺应市场经济运行管理趋势,相关部门要积极建立健全统筹性较好的监督管控体系,确保能建立完整的管控结构,真正优化消费者主权管理水平。在分享经济体系内,要端正行政法规制的管理目标,确保能促进管理工作的和谐化进步,并且在统筹监管相应问题的同时,对其进行集中约束和管理,保证消费者能在特定行业内行政法规制改革中获取经济效益,促进市场共享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转变传统行政法规制模式
在传统管理机制中,行政法规制针对的是企业和个人,在互联网共享经济体系内,行政法规制要积极建立更加多元化的管理流程和控制模式,有效开展合作规制体系,真正建立政府-社会-企业三位一体的管理方针和监督体系,确保能维护管理实效性,也为管控工作效率的全面进步奠定基础。
首先,分享经济是合作化规制管理的 关键,不仅要保证互联网分享经济的运行特点,也要对合作规制管理流程予以判定,系统化提升分享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为后续管理规划的落实提供保障。
其次,行政法规制要更加多元化,为合作规制便利化整合创设良好的发展平台。例如,在网约车监管方面,就要充分整合平台管理机制,集中优化经营监督管理力度,确保相关部门能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讨论,践行标准化管控体系,从而加大政府和企业合作的力度,提升监管效果。
最后,要创新行政法规制工具,充分发挥信息优势,提升管理标准化水平,借助互联网技术强制性建立信息披露体系和信息留存体系,从而实现共享体系内相关业务更加公开透明化的管理,维护经济运行的基本动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分享经济体系内,要积极应对其对行政法规制产生的挑战,确保具体工作能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有序开展,避免共享体系内相关业务潜在的安全威胁,保护人们的基本权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注释:
张效羽.互联网分享经济对行政法规制的挑战与应对.环球法律评论.2016(5).151-161.
贺传盛.互联网分享经济对行政法规制的挑战与应对.职工法律天地.2018(10).144-145.
刘严.互联网分享经济对行政法规制的挑战与应对.新商务周刊.2017(10).3.
刘绍宇.论互联网分享经济的合作规制模式.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21(3).72-82.
朱宝丽.分享经济发展现状、国际考察与监管选择.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4).60-68.
马慧.互联网分享经济对行政法规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分析.法制与社会.2018(19).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