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峰
在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每一代教育工作者、每一任研修者都有自己的时代烙印。目前,研修机构的建设仍面临一些问题,如何体现并发挥研修机构的价值和作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研究历史,明确责任
北京市17个区县教育研修机构的名称都不统一,构成方式也各不相同。以通州区为例,该区教研机构的历史沿革就是教师教育发展改革历程的折射,体现了通州研修人的自身追求。
一是三位一体。通州区教师进修学校于2002年明确提出了“三位一体”开展教学研究的构想,即“以教研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电教为手段,深化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目标是要促使每个教研员、每个教师都成为“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研修一体。2005年7月,通州区教师进修学校、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和通州区教育信息中心合并成立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该中心构建了一套适应本区教师教育现状的“研修一体”制度体系,建立了一套与教育教学相适应的“研修一体运行机制”,促进了研修员和基层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了校本研修和研修中心的建设。“研修一体”中的“研”主要是指教研、科研,“修”是指教师的进修、培训;教研员的称呼也改为研修员,被历史地赋予了“研”与“修”的双重职责。“研修一体”是指在教师教育中,把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二、与时俱进,服务社会
通州区地处北京东西发展轴和东部发展带的节点位置,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也是北京参与京津冀、环渤海区域合作的重要枢纽,有着很明显的区位优势。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必然要有高起点、高站位、高标准的通州教育,通州教育也必将成为全国教育创新发展的生长点。通州教育是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的,是优质、公平、创新、开放的教育。因此,提出了通州教育发展理念——研学共振,系统教研。
“研学共振”是指教育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它实现了从研教到研教研学的全面研修。具体来看,“研”指研学、研教和研训;“学”指学情分析、学法指导、学风建设、区域教育学习型组织的形成。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与学习相结合,教育系统中的诸要素达到目标一致、主动发展、和谐共进。
“系统教研”是“研学共振”理念下的教研实践路径。面对通州区教研现状,针对当前教研工作中依赖个人经验和单向传授的弊端,站在通州区学科教研历史传承与特色发展的高度,深层次介入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构建系统性研训模式。
“研学共振,系统教研”发展思路是通过两条途径(思想引领、行动示范)、三个基于(基于网络、基于数据、基于学情)、四项原则(科学化、人文化、专业化、标准化)、五种能力(学习力、研究力、指导力、示范力、引领力)的培养,力图打造一支智慧型研修队伍。
三、实践探索,面向未来
1.目标创新——建设教育智库
教育智库是通州教育的“动力源”。每一位研修者都是这个智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都力争达到该智库学科首席的水平,从而起到思想引领、行动示范的作用。同时,聘请国际教育学者、国内知名教育专家为顾问,组建由通州区教育家、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组成的教育智库,为通州区的教育发展服务。
2.机构创新——组织机构改革
以目标为导向,设立学术学部;以问题为导向,设立学术中心。关注组织机构的学术创新,组建中心(分院)学术委员会、学术学部和学术中心为平台的学术研究团队,强化学术研究。
一是设置十大学术中心。十大学术中心即人力资源发展研究中心、区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程教材研究中心、教育资源整合研究中心、学科教学研究中心、学生学习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中心、质量与数据研究中心、教育宣传研究中心和管理服务保障研究中心。如学生学习研究中心旨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适应时代要求,适应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二是设置九大学术学部。九大学术学部即语文学部、数学学部、英语学部、自然科学学部、人文与社会学部、技术与综合学部、终身教育学部、体育与艺术学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学部。如人文与社会学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学部、语文学部与北京出版集团合作编写了“一核一城三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北京城、长城文化带、西山文化带和大运河文化带)的小学初段、小学高段、初中段和高中段的四段学生读本。
3.研究创新——专业阅读研究
教师研修中心从研修员专业阅读的角度,编辑了《理想教育》《教育热词》两本内部刊物。《理想教育》定期向研修员推荐好文章,倡导研修员进行专业阅读。《教育热词》则面向全区,旨在引导教育工作者了解当前的教育热点,更新理念,拓宽视野。每月综述六个“教育热词”,主要从眼界朝外(国内外的先进做法、专家学者的讨论等)、横向比较(北京市及各区县的做法)和内在做法(通州区内的实践与做法)三个方面着手。“教育热词”的价值在于多人、多次、持续的智力投入,让通州教育人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当下热点,明确通州区所处阶段,为建设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的副中心教育贡献智慧。从理念上,营造自主学习氛围;从内容上,提高问题学习意识;从方式上,发展对话思辨学习能力;从服务角度上,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基层校发展服务。
4.实践创新——培训课程开放
教师培训课程借鉴“众筹”理念,向优秀教研员、优秀骨干教师、国内外的教师培训机构开放,吸纳汇集不同层面、不同特色的课程资源,从教育理论、实践案例、国际视野不同角度丰富和深化教师培训課程体系。通过引进国内外的优质教师培训项目和培训资源,如卡耐基培训、异地教育培训考察等,拓宽中小学干部教师的教育视野。
5.方式创新——优先发展策略
教师研修中心秉承“改变世界最短的路是改变我们自己”的理念,不断创新优先发展策略。这些年来,通州区实施了研修员优先发展策略,实现了“双五零”目标,即50名市级骨干教师及以上称号的研修员和50名区级骨干研修员,为建设智慧型研修员队伍奠定了基础。
经过实践,“通州教育人”认为目标创新是研修之魂,机构创新是研修之道,研究创新是研修之本,实践创新是研修之根,方式创新是研修之行。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