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清末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育事业也在清政府自我变革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呈现出新的面貌。1905年建立了学部,传统官僚体制被突破,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于中央和地方建立起系统的专门教育行政机构。完善癸卯学制的同时,还推广了女子教育、初级教育,提倡了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留学教育等。虽然学部反映的是统治集团的利益,但在其主导下,新式教育和文化事业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对民国乃至以后的教育和社会变动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学部;教育;作用
一、学部的建立及过程。
中国传统中央官制中没有专门统管全国教育的机关。甲午战争的失利,使开明官绅反思,日本不仅是军事的胜利,更是教育的胜利。在此刺激下,考察日本教育,建立中央一级专门行政主体和教育领导机关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事情。而各省新式学堂涌现、科举制度废除后广育人才的现实需要,也促进了学部在新政官制改革中的出现。
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议新设制度局作为统领全国维新事务的中央机构,下分十二部门,其中之一的学校局的主要职责是管理从京师到地方的各新型学堂,鼓励师范学校和女校的开办。在顽固派的阻挠下,学校局同制度局一起宣告流产。1896年出现转机,刑部左侍郎李端棻的《请推广官书局》提出在京师办理大学堂。1898年,大学堂正式设立,成为清政府培养新式人才,促进教育近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京师大学堂章程》明确规定大学堂拥有对各省新式学堂的管辖权,这说明除本身教育职责外,大学堂也是全国教育行政的中枢机构。这一时期,京师大学堂的总领事人——管学大臣亦成为国家教育行政的最高长官。
新政时期,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进一步促进了学部的诞生。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明确规定设置学务大臣,职责范围包括审定教育章程、整饬各级学堂、评判学术功课、制定教科书目等。学务大臣实际存在时间只有一年,但却是对中国传统中央官制的一大调整,教育不再被视为科举的附属品,也不再由高等学府兼管,而是真正设立中央教育行政机关以行使独立的管理职能。学务大臣下辖的学务处则是学部的雏形,分设六处:专门处、普通处、实业处分别管理专门学科、普通学科和实业学科的事务,审订处以审定教科书和私人著述为主,游学处管理和出洋留学有关一切事务,会计处则管理各学堂办学经费。学务大臣和学务处构成了教育行政体制变革的重要一环,发挥承上启下的过渡和催化作用,为学部的建立进行了组织上和舆论上的准备。1905年,经山西学政宝熙、江苏学政唐景崇等人先后奏请,学部正式成立。
二、学部的宗旨及运行
近代以来,旧书院讲授的四书五经愈发缺乏实用性,难以应对国家危亡的现状,因此,要制定明确的宗旨对教育进行指导。《重订学堂章程折》虽然有关于宗旨的一些规定:“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但仍是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正统地位为根本,贯穿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学部成立之后,梳理全国学务、颁布明确的教育宗旨成为其首要任务。在吸收西方国家和日本近代教育思想的前提下,又继承了《奏定学堂章程》的精神,学部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中清晰地将宗旨描述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窃谓中国政教之所固有,而亟宜发明以距异说者有二:曰忠君,曰尊孔。”第二个层面,“中国民质之所最缺,而亟宜箴砭以图振起者有三:曰尚公,曰尚武,曰尚实。”第一个层次注重的是内理,即根本。所谓忠君,是忠于清王朝的体统,为臣为民者都要服从于至高无上的天子,延续封建专制的不平等人身关系,以此达到维护岌岌可危的统治机构之目的。所谓尊孔,是把儒家代表孔子尊崇为旗帜,保存传承千年的言语、文字、历史、风俗、宗教,使之不会在外来文化的打击中散失。这两点宗旨从旧式教育中提炼而来,为的是给受教育的学生打下三纲五常的底色,使任何一个被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为清朝封建统治服务的。第二个层次更注重外延,即具体发展方向。尚公,针对的是当时的弊病之一“私”,古代中国并不强调国民意识,更多的讲究宗族亲属关系。只有提高受教育者的公德观念,才能使之在外强林立的环境下团结一致、爱国如家。尚武,针对的是弊病之二“弱”,自从英国用鸦片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国人的身体素质日渐孱弱,军队战斗力也严重被削减。在宗旨中加入尚武,于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军国主义教育宣传,强身健体的同时塑造坚定的意志与人格,对个人和国家整体军事实力的发展都有益处。尚实,针对的是弊病之三“虚”,克服飘渺虚无的学风,讲求学以致用。把格致、手工等视为重要科目,教师在课堂上不能高谈阔论,要通过参过标本、实验操作的途径脚踏实地的引领学生。
为了保证教育宗旨和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按照《奏定学堂章程》的构画,学部在中央和地方建立起了系统配套的近代教育行政机关。中央机构为五司及下辖的十二科,具体为总务司、普通司、实业司、专门司和会计司。总务司包括三个科室,机要科掌管涉及学部人员和事件的重要文件以及学务官的升降调用;案牍科主要职责是把各类公文收集汇总、分别编号,以供分析参考;审定科审定的是学校使用的教材参考书。普通司下的师范教育科管理各级师范学堂,保证教师来源,并兼以家庭和社会教育;中等教育科主要以地方中学堂为管理对象;小学教育科不仅要包含小学堂的一切事务,还把蒙养院也涵盖在内。实业司包括教务科、庶务科,把与实业相关的学堂,例如,农、公、商、交通等统一划入管理的范围。专门司包括专门教务科、专门庶务科。前者负责“核办大学堂、高等学堂及凡属文学、政法、学术、技艺、音乐各种专门学堂事务”,后者以奖励学术成果为主。会计司下有两个科室,度支科负责学部经费的收支核算;建筑科规划与教育事业相关的图书馆、博物馆等设施的建造和修缮工作。
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建设的同时,学部在地方先裁撤了提督学政,然后于各省设提學使司,有提学使一员。提学使仍归督抚节制,但人事任命权在学部手中,规定提学使“由翰林院人员品端学粹、通达事理及曾经出洋确有心得,并京外究心学务素有阅历之员,不拘资格,一体擢用。”新规定利于中央选拔富有教育经验者,掌握地方学务具体情况。下设总务课、专门课、普通课、实业课、图书课、会计课与中央对应。
三、学部的作用
学部是清末中央官制变革的一部分,也是我国教育由落后封建迈向近代化的关键环节。取法日本、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治学经验,优化教育管理,推行现代教育模式,学部不仅培养了各科优秀人才,促进了思想文化事业的繁茂,也为民国教育的发展打下样式。
首先,使得女子教育走上快步发展的轨道。古代社会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沉重的封建礼法束缚着女性,剥夺了她们受教育的机会。学部在1907年前后颁发了《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学堂章程》,完善了癸卯学制在这一问题上的不足。官方鼓励女子接受新式道德和知识的熏陶、禁止缠足以保证有健康的身体,使得社会对女子进学态度向积极方面转变,女学堂数量猛增三倍。
其次,还促进了初级教育的普及。广开民智是戊戌变法以来先进中国人的共识,只有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推动立宪进程。学部补充了癸卯学制中有关实行义务教育的细则,例如,刊发扫盲专用课本、改良旧式私塾为新式小学堂、开展半日学堂等。初级教育涵盖的人数大大超过以往,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亦出现了近代新式的小学堂。
再次,为师范教育、实业教育、留学教育的发展注入活力。学部发展师范教育经历了两个阶段,前期偏重数量,新建许多速成师范学堂,后期偏重质量,整顿各省已开办的学校。1909年全国师范学堂数量比1907年减少二十七所,但却更加符合规范。国家富强需要振兴实业,而实业的发展则需要各行业的专才。学部成立当年全国实业学堂学生仅有一千余人,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力倡导实业教育。筹办学堂经费、购入先进设备,入学人数激增。清朝留学事业经过数次发展,学部成立后更加规范化和统一化。部内设立了留日学生监督处、欧洲留学生监督处、游美学务处主管留日本、欧洲、美国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生活。出台《通行各省选送游学限制办法》、《管理游学日本学生章程》等文件,严格控制留学生的选拔资格、留学年限、学习科目,加强日常管理,对已毕业的留学生经统一考试选拔任用,以此培养了许多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
最后,利于思想文化事业的发展。思想上,虽然学部依然秉持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但毕竟传播了新式教育理念,再加上多数受教育者都是青年,更容易接受新思想并向革命靠近。结果就是“学生中有志青年,无不向往革命”,为革命高潮的到来准备了中坚力量。文化上,主要是改革语言文字、保护古籍文物、建设图书馆等公共基础设施。确定预备立宪后,学部把官话教育添加到筹备立宪清单当中,在各省学堂增设官话课程,为民国的改革进行了有益尝试。学部还请旨把一批即将焚毁的档案资料和书籍保存下来,整理编写成《京师图书館善本书目》八册。另外,通过收购私人藏书、并入官方藏书、鼓励社会捐书的方式,学部初步建立了从京师到各省的图书馆系统,使文化资源可以惠及普通大众。
学部是在统治集团各方利益调整下得以建立并运作的,不可避免的存在诸多问题,但它转变了关于教育功能的认识,极大地推动了新式教育的发展。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取代了学部,成为全国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但学部并不是被全盘否定,“而是继承和发展了它的合理性,并在辛亥革命民主主义精神的指导和鼓舞下,批判和改造了它的不合理性。”在学部建构框架的基础上,近代教育事业继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M].华东师大出版社,1987:98.
[2] 舒新城著.近代中国教育史料(二)[M].中华书局,1928:4.
[3] 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249.
[4]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42.
[5] 熊贤君著.中国近代教育行政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88.
[6] 李兴华主编.民国教育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653.
[7] 中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M].文史资料出版社,1962:407.
[8] 李兴华主编.民国教育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11.
基金项目:文章为2019年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与创新计划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9XKT276。
作者简介:苗玉芬(1995.02- ),女,汉族,河北,研究生,中国近现代史,江苏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