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强调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通过调整开课时间、优化课程内容、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考核方式等措施,对测绘CAD进行改革。初步教学改革成果表明,变革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度和学习效率,使课程教学效果得到了改善,锻炼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测绘CAD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6-0206-01
引言
测绘CAD是所有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计算机绘图技能,属于专业基础课。在工程测量中,外业数据采集工作量逐渐减少,内业比重逐渐增加,测量项目完成效率取决于数据处理的准确度与速度。因此,根据生产一线对高职工程测量专业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熟练使用CAD绘图,锻炼学生的绘图和识图能力,为后续数字测图、地图制图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1.测绘CAD教学现状
目前课程总学时54,課程以AutoCAD2010软件二维操作作为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介绍地形、地籍图的绘制方法。三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测绘CAD教学中还有一些待解决和优化的问题。(1)测绘CAD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学生还未接触过测量基础课,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强,而且课程未设置综合实训,难以与生产实际相结合;(2)CAD版本升级块,软件界面变化大,新版本扩充了三维建模,而当前所用的2010版较落后;(3)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内容上侧重CAD的基本命令和操作,未融入相关案例,学生虽能熟练绘制,但运用所学知识的效果不佳;(4)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离不开手机,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手机的其他用途,如使用手机回答相关问题,查看相关学习资料等;(5)目前采用的考核方法是出一套CAD综合上机考试卷,考核时间有限,考核成绩无法充分体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
2.测绘CAD教学改革思路
2.1优化课程内容适应专业发展
虽然CAD作为多个专业的基础课,但不同行业对CAD操作能力的需求不同。对于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涉及地形图、地籍和房地产图、道路纵横断面图等绘制,教学中应着重强化地物、地形符号的绘制、宗地图框的制作,及与后续课程数字测图软件南方CASS的联系,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根据专业发展情况,在二维图形绘制与编辑的基础上,增加CAD三维建模内容,做到与生产一线相对接。
2.2 注重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慧校园的逐步推进,网络技术、多媒体、自媒体技术等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持。迫使课程必须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将CAD的教学内容多元地展示出来,可运用职教云网络学习平台,课前将技能点的授课计划、教案、微视频等上传至学习平台。学生课前登录学习平台预习课程内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上课时讨论预习的成效。课后可随时下载课程录像和相关文档学习,巩固绘图技能。同时,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机分发任务,如完成地形图符号的定制或地形图图廓的绘制,使学生理解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提升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
2.3创新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考核方式由平时成绩、上机实训和期末考核三部分组成,教师负责点评,学生不参与考评。但课堂上除了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外,还要引导学生多思考总结,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课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任务成果进行讨论和评价,组员之间进行任务考评、打分,通过互相考评可深化学生对细节的把握,便于寻找自身不足,通过讨论交流逐步改善绘图方法,掌握必要的绘图技巧。
3.测绘CAD初步教学改革效果
在测绘CAD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应用上述措施,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下,将教学材料、课程视频等放到学习平台上,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学生可在平台上浏览优秀的作品。并且,组员互评、教师评析等多元化考核方式增加了同学间的交流和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4.结束语
我们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软件技术更新速度快,不得不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革命,不断尝试,探索出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应用软件相融合的能力,适应行业需求。
参考文献:
[1]冯国强,韩东亮.巧用上机考试促进测绘高职学生学好《测绘工程CAD》[J].科技创新导报,2017(36):220-221.
[2]邢著荣,冯幼贵.测绘工程专业CAD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创新教育,2015(01):159-160.
[3]汪晨武.信息化教学手段下的建筑CAD课程教学[J].价值工程.2016(18):202-203.
[4]刘妍,司海燕.应用型高校模式下测绘CAD课程体系改革[J].测绘工程.2012(6):92-94.
作者简介:
黄海虹,女,硕士研究生,专任教师,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