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京剧念白与西方歌剧宣叙调审美之异

2018-12-27 11:50何琼
艺术评鉴 2018年15期
关键词:审美

何琼

摘要:京剧艺术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集大成者,在表现形式上,已经把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达到了相当完整的程度,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西方歌剧是一种歌乐与器乐为主体再加上舞蹈布景灯光科白而成之综合艺术。本文以戏剧艺术为媒介,主要通过审美的音乐和文化视角对“中国戏剧”和“西方歌剧”两大概念下选择比较有特色的小概念:“京剧念白”和“歌剧宣叙调”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异之处。

关键词:戏剧艺术 念白 宣叙调 审美

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5-0150-02

一、审美概念的差异性

二者虽同属于“声”的范畴,也属于“声乐艺术”,但是二者的审美观念是截然不同的。审美观念来源于审美取向,而审美取向又来源于审美心理。“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句话其实涵盖了中国京剧声乐艺术所追求完美的审美取向——“生、色、形、神、韵、声”,它是最根本的美学特征,也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审美魅力的根基。对应京剧审美的六大功能,即:视觉审美、听觉审美、思维审美、美感审美、情感审美和个性审美。对于西方歌剧来说,审美取向在于“声音美”,怎样判断声音美,一是“美”的声音的本质,即美好的声音;二是以舞台演唱形式中声音音色的分类,即“美声唱法”,倾向于美的“音色”。所以“美声”是其最根本的美学特征,从一开始“声音美”的最高审美取向就被源于歌剧故乡意大利所标记。

二、表现形式的差异性

(一)京剧念白的表现形式

京剧念白是京剧言语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声音表现的一种重要形式。京剧在集传统戏剧之大成,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已经发展成为集唱、念、做、打于一身的较为完善的中国传统戏剧剧种。戏曲谚诀有“千斤话白四两唱”“七分白、三分唱”,从字面的意思就是强调京剧的念白比唱功更为重要、更加不好掌握。如果说京剧中的“唱”基本上是表述情感,而“念白”则通过人物之间的社会性互动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营造幽默效果。京剧念白主要有三种类型,并且四大行当每个行当都可以使用,分别是“台词”(prose speech)、“古诗引文吟诵”(classical poetry)、“程式念白”(conventionalized stage speech),三种不同的念白类型服务于不同的京剧剧本(不同的结构性和戏剧性目标)。在念白这种富有聚合力和支持力的构造中,贯穿渗透于唱腔中的浓重而延绵的情感表述成为突出的特色。

(二)宣叙调的表现形式

“朗诵性宣叙调”和“旋律性宣叙调”是西方歌剧宣叙调的两种表现形式。接近生活语言的演唱,有较强的节奏性,速度较快,一般用于歌剧中凸显剧情高潮或为咏叹调做铺垫。器乐宣叙调或伴奏性宣叙调也被称为“旋律性宣叙调”,此宣叙调的音乐旋律性更强,主要体现在充分利用乐队的伴奏,声音部分具有更强的旋律性,通过节奏的对比、剧情冲突的紧张等渲染,展开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音乐形象。

三、舞台表演的差异性

赵景勃老师在《戏曲角色创造教程》一书中,提到了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的比较,他把西方歌剧直接划分到西方戏剧中,提出“歌剧是戏剧的音乐化”。西方传统歌剧主要不是展现戏剧剧情,而是用一个故事情节把要唱的歌曲串接起来,表现歌唱。歌剧演员的重点是在歌唱,不在演戏;观众听歌剧不是看人物形象或是剧情,关键是听歌剧的音乐,可以说就是听歌。在歌剧表演中,音乐作为第一位加以强化,剧情处于第二位予以淡化。线: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都是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形式;点:中国戏曲(京剧艺术)是以唱、念、做、打与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熔踌一体,达到和谐统一,使中国的戏曲富有东方特有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西方歌剧是戏剧的音乐化,它是集音乐、文学、舞蹈、戏剧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是以特定的故事情节,以情节人物歌唱为主体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舞台艺术形式上看,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都熔踌了各自文化艺术领域中的精华和积淀,使各种艺术形态在“戏剧”的范畴中释放其各自的文化芬芳。

四、人物角色的差异性

(一)中国京剧角色,包括“京剧”的角色在创造者思维中,必须拥有以下几点特征:1.戏曲角色创造的审美特征——貌离神合;2.戏曲角色创造的思维特征——程式思维;3.戏曲角色创造的体验特征——双重体验;4.戏曲角色创造的表现特征——双重表现。中国戏曲演员扮演的角色既不是“体验派”也不是“表现派”,角色扮演者处于假假真真,真真假假,时而进戏,时而出戲,若即若离的状态中。一般京剧剧本在人物的设置上有四类人物:1.群众角色:包括跑龙套、军士、群众等,只有共性没有个性,属于背景式人物;2.类型人物:有定型的性格归属,如媒婆、阔家子弟、忠臣、奸臣等,属于配角,通过化妆和造型,其性格归类明晰可辨;3.性格化人物:属于主角或重要配演,有性格的共性,又需要刻画其性格的个性,需要角色扮演者着力进行性格刻画;4.心理描写人物:是文本作者用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塑造的一个独特的心灵,这类人物与性格人物有层次上的区别。而中国京剧角色的划分(嗓音类型)称为“行当”(role types),京剧的四个基本行当“生”(一般男性人物)、“旦”(女性人物)、“净”(勾花脸的男性人物)、“丑”(直意是“丑陋”的人物,通常为男性)。

(二)西方歌剧角色,人物是歌剧内容构成的中心环节。在一部普通的歌剧中通常有几个乃至十几个、几十个人物,这些人物角色是经过概括、提炼、被典型化的艺术对象,那他们带着自身所独有的性格、情感、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背景等特征进入到一部歌剧里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物关系”。而设计精巧、构思奇绝的人物关系,是歌剧戏剧性的源泉。优秀的歌剧大师们总是善于把多个性格鲜明而又相互对比或相互矛盾的人物组织进自己的作品结构中,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人物关系,让他们在歌剧中自然而然地、顺理成章地、完全按照各自性格的逻辑性和情感逻辑性去演出,在角色中纠缠、碰撞、角逐、较量。由此可以看出,一部歌剧能否演绎成功,除了音乐要素外,人物关系组织的是否周密、巧妙、有无有机的戏剧冲突、是否有让人震撼的戏剧性才是决定一部好歌剧作品的根基。综上所述,二者的角色共性在于“戏剧矛盾冲突”将人物角色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大阵营,也成为相互区别的两类形象系列(即共同特质的集合体但又有各自的个性特征);区别在于故事背景构造者对故事情节性的掌控,不同的故事情节会衍生出不同的人物形象,而每个人物形象又是为故事情节所设定的。

五、语言的差异性

人类的语言通过比较人类学家将历、共时相结合的方法分为29个语系,中国的汉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西方(意大利)语言属于印欧语系。因为预习的不同,在各自的艺术语言上也是各有千秋,各有特点。

(一)京剧念白的语言要求守音韵、别阴阳、合平仄四声。京剧剧目使用两种基本的语言文体:第一种文体是文言文(classical Chinese),被视为高层次文体,是中国古典文学使用的语言;第二种语言是白话(vernacular),主要由普通话(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方言)构成。

(二)意大利语是西方歌剧宣叙调的主要语言,其隶属于印欧语系中的罗曼语族。意大利语是在拉丁语基础上演变而来,所以,在字音、字韵和美学性格等特点上西方歌剧与中国京剧有着不同的语言处理和艺美要求。中国京剧念白就是对汉字中的“字、词”的要求更为严格,既要有声之美,又要有词之味;西方歌剧宣叙调却是对“声(音色)”的要求更加严格。因而二者正因为分属于不同的语系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读”艺术形式。

六、结语

中国京剧念白、西方歌剧宣叙调都是通过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环境、时间等因素下创作、演变、传承、发展的,它们都蕴含了各个国家、各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特别是中国京剧念白,集于传统戏曲文化精髓于一身的戏曲表演艺术形式,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丽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科教研价值和文化价值。愿更多的音乐学习者可以传承并发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最大限度的保存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刘宗右.戏剧表演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2]周玲.曼声长歌:意大利歌剧与美声唱法的实践性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3]滑静.聆听文化的声音——文化审美意识形态下的中西“歌剧”唱腔音色比较研究[J].音乐创作,2011,(11).

[4]何为.京剧与OPERA[J].中国京剧,1992,(01).

[5]郑利.中国戏曲念白与西洋歌剧宣叙调之审美比较[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猜你喜欢
审美
阐述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审美特征的异同性
论风骨与崇高
论少儿美术培训对审美的作用及影响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