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磊
[摘 要] 教学方法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有效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本文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为案例,重点从“设置悬念,有效引导,拓展题目,提升能力”等几个方面,探讨问题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具体策略,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 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思维;能力
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是高考的必考内容,有关高中数学教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提出很多有指导意义的教学策略,其中问题教学不仅符合高中数学学科特点,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取得良好成效. 本文对问题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激活沉闷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往往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方面,教师应充分把握高中生心理特点,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结合教学内容设置高中生感兴趣的问题. 另一方面,肯定学生的参与、探索表现. 高中生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因此,当学生通过学习、思考成功回答出问题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更加专心地投入学习中.
例如,在讲解“指数函数”相关知识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设置以下悬念: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孙悟空会72般变化,一次他从1只蜜蜂变成2只,从2只变成4只,从4只变成8只,按照这一规律一直变下去,变x次时,会有多少只蜜蜂呢?这一问题情境学生比较熟悉,但对问题蕴含的数学知识却比较陌生,教师可告知学生只要学习本节课内容,不管孙悟空变多少次,都能知道变了多少只蜜蜂.
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悬念,学生听讲得更加认真,都想知道孙悟空变x次时,变了多少只蜜蜂,教师开展新课便进行得非常容易了. 当学生学习完指数函数的知识后,便不难求解教师设置的问题了,即孙悟空变蜜蜂可用函数y=2x表示,便能轻而易举地计算出任意次变化后的蜜蜂数.
加强引导,夯实基础
问题教学的另一优点在于对知识的间接引导,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注意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点,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切实夯实基础,促进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不断提升. 一方面,教师设置问题时应能找到准确的切入点,实现问题向数学知识的良好过渡;另一方面,教师设置的数学问题,应遵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问题涉及的数学知识广度与深度不断加深,层层递进,逐渐地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全面地了解与掌握.
例如,在讲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知识时,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已知直线方程Ax+By+C=0,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P(x0,y0),当A=0或B=0时,点P到直线的距离是多少?通过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显然当A=0或B=0时,直线为平行于x轴或y轴的直线,学生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此时教师可接着抛出问题,即当A和B均不为0时,点P到直线的距离是多少?此时教师可作出如图1所示的图形:
教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怎么表示的呢?
教师:很好!同学们,求点P到直线的距离,咱们是否可以求出和直线Ax+By+C=0垂直,且过点P的直线?
学生:可以.
教师:求出两条直线的交点Q,而后利用两點间的距离公式,求出PQ之间的距离,即为P到直线Ax+By+C=0之间的距离,同学们,现在动手开始计算.
注重拓展,发散思维
高中数学涉及的知识点多而零碎,题目类型复杂多变,不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遇到难题躲着走,严重影响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利用问题教学,将数学知识的拓展与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得数学知识学活、用活;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问题为中心,提出不同解法,突破思维局限,使学生感受解答数学题目的乐趣.
例如,在讲解“不等式”知识时,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求解:3<2x-3<5. 该题目难度并不大,但学生因掌握基础知识不牢固导致解题错误. 为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与理解题目,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不同解法进行求解.
教师:同学们!咱们先用直接去掉绝对值的方法进行求解,请思考如何去掉绝对值.
学生:应该分类讨论,按照绝对值中的值大于0和小于0进行讨论.
教师:回答正确,按照这个思路可以得出正确结果. 同学们,利用之前学过的等价命题法,是否可以直接去掉绝对值呢?
学生:可以.
教师:好的,现在已经有两种解题方法了,但是我不想用这两种方法,我想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进行求解,同学们思考一下,该怎么进行解答.
教师采用“一问一答”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方法开展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结果一道数学题目可以用三种解法进行解答,很好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掌握一种方法即可. 总之,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答题目的过程,正是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题目的过程,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及解题能力,今后遇到类似的题目学生便能够正确、快速地进行解答了.
举一反三,提升能力
高中数学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采用题海战术,不注重总结分析,只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能力提升缓慢;教师应注重利用问题教学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使学生掌握数学题目特点及命题规律,加深对数学题目的理解.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围绕“问题”做文章,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后进行解答,使学生从“题目的解答者”向“题目的生产者、解答者”转变,真正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且具有一定技巧性的工作,不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不仅教学投入较大,而且收效往往不尽如人意,高中数学教师应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多进行研讨;实践表明,问题教学能够有效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作为高中数学一线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问题教学的无限魅力,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之花绽放出奇光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