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泳,林丽英
(1.广东省广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510000;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广州 510000)
铜绿假单胞菌属于非发酵革兰阴性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人体皮肤、呼吸道及肠道内均存在[1],是医院获得性感染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2-3]。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能引起相应感染部位的炎性反应[4]。若住院患者有严重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5]、重症胰腺炎[6]等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随着近年来头孢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等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以及各种插管、导管、留置针、机械通气等侵袭性诊疗手段不断增加,免疫抑制剂、激素等广泛应用,铜绿假单胞菌所致感染不断增加,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为了解广州市中医医院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本研究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及对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肺病科、重症医学监护室、肾病科、肿瘤科及内分泌科住院患者送检的感染类标本,包括尿液、痰液(咽拭子)、血液等,在排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先后分离的药敏试验结果一致的重复菌株后,共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132株,来自132例患者。通过查阅患者病历记录患者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时间、近期免疫抑制剂及激素使用史、有无创伤性操作、转归等。病原学资料:通过查阅广州市中医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患者的病原学、药敏试验等结果。
1.2方法
1.2.1菌株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法,药敏试验折点执行2013年临床实验室检测标准。
1.2.2研究分组及观察指标 依据纳入患者预后不同分为好转组(n=101)和死亡组(n=31),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是否存在差异;分析患者预后可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1.3统计学处理 实验室结果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则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科室及标本中的分布构成比较 科室分布:脑病科35例(26.52%),肺病科32例(24.24%),重症医学监护室23例(17.42%),肾病科20例(15.15%),肿瘤科14例(10.61%),内分泌科8例(6.06%);标本分布:痰液(咽拭子)52例(39.39%),尿液51例(38.64%),血液26例(19.70%),其他3例(2.27%)。
2.2132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见表1。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几乎完全耐药,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替坦、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呋辛酯、呋喃妥因耐药率均较高。
2.3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见表2。132例患者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好转101例,死亡31例,病死率23.4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近期免疫抑制剂及激素使用史、有留置导管装置、初始用药选择碳青霉烯类与好转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有机械通气史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铜绿假单胞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n(%)]
表2 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患者不同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2.4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患者不同预后多因素分析 见表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机械通气史、有留置导管装置史、初始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可能是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表3 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患者不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检出较多的以痰液(咽拭子)、血液、尿液标本为主。铜绿假单胞菌最易感染的部位为肺部,与本研究检测出阳性最多的标本为痰液(咽拭子)一致。
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几乎完全耐药,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替坦、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呋辛酯、呋喃妥因耐药率较高,可能原因是一方面考虑铜绿假单胞菌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另一方面可间接反映医院科室不同抗菌药物的应用趋势及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影响。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性较高,一般超过50.00%[6-8]。本研究检测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5.15%,与周莹等[9]研究结果一致。一般认为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3类:产碳青霉烯酶[10]、高产AmpC酶或超广谱β-内酰胺酶[11]合并外膜蛋白缺失及外排泵过度表达。有研究表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12]。
随着对抗菌药物新药的不断研发及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越来越高,且耐药率也越来越高。大量研究证实,长期应用头孢类或碳青霉烯抗菌药物、机械通气、过长的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天数等是内科患者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的独立危险因素[13-15]。本研究发现,有机械通气史、有留置导管装置史、初始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可能是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抗感染和呼吸机支持是重症监护病房、脑病科及重症肺部感染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初始经验用药、无菌操作等就显得十分重要。